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创新的时代,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国家大计,教育为本。为民族和国家培养出时代需要的、富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语文教学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开展创新思维教育提高开发创新能力──创新思维教育研讨会综述乐逸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江泽...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教育在这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人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成败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然而我国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面,肩负若特殊的使命。”  相似文献   

8.
江总书记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之林.”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而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民族是由无数个有创新能力的个体组成的。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多半是在学生时代形成的。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培养开发创新的能力,只有从它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兴衰存亡这个高度来认识,才能把握它的深刻意义和重要性,激励我们不断开发个人及集体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民族之林。创新教学应成为每个教师探索的课题,创新也应是每个教师必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总书记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培养创新精神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是教师的神圣职责。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如何通过语文课课堂教学来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呢?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自主能力上下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先进民族之林。”从这里不难看出,在国际竞争中,一个国家的胜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新能力,取决于创造型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因此,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要设法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4.
教育肩负着培育民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任,缺乏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民族是难以屹立于先进民族之林的,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学习要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那么,高中语文怎样结合学科特点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曾说:“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诚然,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是很难立足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我国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机会,学生难以进行独立思考。难以标新立异。学生的创新意识被抹杀殆尽。因此,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培养能够参与国际竞争和应对挑战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我们当前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追求。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一味靠技术引进,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大学生是一个民族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创新是通过人们的努力来实现的。在这个知识经济、信息时代里,人与人的能力竞争日趋激烈,能力中最重要的是创新能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创造性与其所拥有的知识量之间并不是成正比关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就应该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结合新的《课程标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能力已成为时代发展对人的根本要求,自然也成为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创新精神的培养必须做到:明确创新精神涵义,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创新教学方法,创设创新环境,在实践中创新。  相似文献   

20.
李登炎 《农村教育》2002,(11):55-55
江泽民总书记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因此,在政治课教学中加强创新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是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