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换乘次数最少的公交线路查询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道每条公交线上的站点的基础上,首先以换乘次数最少作为最优标准,当换乘次数相同时再以站.董数最少为最优标准,用集合的方法给出了任意两站点之间的最优公交线路的查询算法;并给出了,选择换乘次数多,但站点数少的公交线路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介绍并实现了搜索引擎版WebGIS中换乘次数最少的公交最优方案,完成了公交换乘功能模块。该算法首要考虑换乘次数最少,并综合考虑出行时间及路程,在小范围内加入步行因素,得出了一条最佳的出行方案。  相似文献   

3.
换乘是公共交通中常见的问题.为在公交换乘中选择最佳路径,建立了多目标选择的公交换乘最佳路径算法.其核心是通过建立线路关系矩阵,找到起始站点到目的站点3次换乘之内的所有换乘方案,根据优先考虑的目标从所有方案中选出最佳路径,并同时考虑发车频率、各站间行驶时间和距离、转乘车行走的时间和距离、交通费用等实际因素.最后用一算例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在公交线路中,由于某些站点之间存在有来行无去行的现象,为更加客观地描述公交网络,本文建立有向公交网络改进模型,并以换乘次数最少为首要因素,创建最少换乘矩阵,时间和票价为次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本将重合于多个站点的2条公交线路,抽象成相交于1点的2条直线,从而形成基于线的城市公交线路网状拓扑结构。然后根据树的新增分叉生成原则,自动生成数目有限的树,通过宽度优先全遍历该树,即可获得所有从A地去B地的最少换乘次数乘车方案,并从中找出乘车总站数最少的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6.
为了使乘客换乘次数少、步行距离短、乘车时间短、站点换乘方便、路线快捷,研究设计了最优公交路线查询系统。首先介绍了最优公交路线查询算法的设计,然后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数据库设计与功能实现。公交路线查询系统的使用可以快速地查询到最优路线,给乘客的出行带来了更多的便捷。  相似文献   

7.
以开发城市公交查询系统为目的,结合公交系统特点,应用图论和规划中的相关理论,以换乘次数最少为主要考虑因素,依据北京市公交系统相关信息,建立了最优路线查询系统的数学模型与算法设计,给出了不同需求下的最优乘车路线方案。  相似文献   

8.
本系统以Microsoft Visual Studio.Net为开发平台,前台采用Visual C#、后台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作为主要开发工具,采取ADO技术连接数据库,实现了公交车线路,站点,换乘的查询.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地震发生后地面搜索特定区域的最佳路径为方向,以搜索整个区域所用时间最少的角度来研究。在小队搜索完整个区域后,以小队的用时最少为目标建立优化模型。对问题一,首先,利用线性回归模型大略地计算出搜索时间;其次,提出几种搜索救援方案并确定影响各种方案的因素;最后,利用层次分析法选择出最佳搜索方案,提出几种行走路线,利用线性回归和比较对照法选择出最优的行走路线。对问题二,利用问题一中的解题思路,让三组成员分区域搜索,在分配三组人员的问题上利用问题一中的20人一组的地毯式搜索方法,经过合理的推断把50名搜索队员分成小队,然后算出搜索完整个矩形区域所用的时间。  相似文献   

10.
一种快速的基于分区域的公交线路选择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快速的基于分区域的公交线路选择算法。本算法首先把所有的公交车站划分为若干个区域,然后按照每个线路上为目标区域的站点数来确定搜索线路的优先级,而对于一条特定的线路上的站点,则按照站点是否在目标区域来确定搜索优先级。算法只搜索其中优先级较高的一部分,并且使用从起点终点两向同时搜索的技术,极大地减少了搜索空间。实验表明,该算法是快速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输油管管线设计及建设费用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对称点法、费马点法,利用偏导数求极值法确定了两个炼油厂到铁路线距离和两炼油厂间距离的各种不同情形下车站应处的位置和管线设计的最短线路,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结合实例,利用相应的模型进行了求解和验证,得出较为合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在实际的交通网络中,基于边序列搜索思想的最短路径搜索算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因交通网络具有动态时变的特性,在满足交通流先进先出(FIFO)约束的前提条件下,对最短路径搜索算法的路权矩阵进行处理,根据路段上的交通流量,测算车辆通过路段所需的行程时间,最后将基于边序列搜索思想应用到单源的动态交通路径寻优算法中.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一个假设的搜索问题,采用一种完全遍历算法,通过路径规划寻求若干条连接起始点到终点的运动轨迹,即最优或次优有效路径,并通过把要搜索的区域环境分解成为路径带,然后建立全局最优路径规划模型,力求在这个分块区域环境中寻找一种搜索时间最短的最优路径。  相似文献   

14.
在经典Dijkstra算法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道路情况,以邻接表作为道路网的存储结构,在寻找下一个最短路径时,可减少搜索次数;实现了基于Dijkstra算法的最短路径的查询在GIS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利用元胞自动机模型对周围环境已知的机器人的运动进行规划。对机器人所在空间建模后,通过演化规则计算最短路径,使机器人成功避开障碍到达终点。实验结果表明机器人能快速搜索到无碰路径,证明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校园火灾环境为平台,提出一种安全疏散模型。该模型基于图的广度优先遍历和弗洛伊德算法计算每个建筑的危险程度,利用迪杰斯特拉算法搜索用户当前位置到各个疏散出口的最短路径,综合每个建筑的危险度和最短路径的长度计算了疏散代价函数,最终获得最安全、最高效的最优疏散路径。本文提出的模型不仅适用于校园环境,也对各类景区、城市交通等更加复杂环境下的安全疏散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兵  王小霞 《唐山学院学报》2017,30(3):45-49,54
使用传统算法求解最短路径问题时,收敛速度慢,且求得的路径并不是所有行程的最短路径。为此文章提出一种求解最短路径问题的仿水流算法。该算法结合水流量局部更新和全局动态更新,能够动态调配水流量值,避免算法陷入停滞状态;局部搜索中,对于更优路径的水流使用2-opt方法进行搜索,以此提高收敛速度。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与其他算法相比,仿水流算法收敛速度快,收敛精度高,鲁棒性好,所求的最短路径明显优于传统算法。  相似文献   

18.
当灾情发生后,总是需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搜索任务,为此我们设计了地面搜索的数学模型。首先,利用动态规划和图的遍历的方法,设计了一个最短路径,并计算出20人的队伍完成的搜索任务的时间。然后,我们把50人分成3组,用相同的方法设计了搜索路径并计算出所用的时间。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在给定设备、按规定工序下多种工件加工排序问题的研究,得出了基于最短加工时间规则和优化加工顺序规则基础上的工件加工排序模型。该模型按工件加工时间长短,从短到长顺序排列,同时要求最紧张设备等待时间最小化。在设备等待时间最小化的前提下,优先加工在该设备上加工时间最短的工件,兼顾启发性的搜索方法,使平均流程时间最短。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证实了该算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