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在发展中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大胆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为毕业生搭建了就业平台。目前,"订单式"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观念落后、师资不足、缺乏管理的方法和力度、重技术轻人文、学生综合能力弱。完善我国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一要树立"订单式"培养理念,二要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三要把好招生关和就业关,四要坚守人才培养的大学理想。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并实现校企、产学深度融合,是目前高职院校进行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保证学生掌握的知识与岗位要求零距离,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途径。对高职院校在深化"订单式"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及有待对人才培养观念和人才培养质量观的转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职业人才培养为主要目的,面向社会需求的开放式教育模式。本文通过对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特点、实施过程和效果等方面,阐述了高职院校能够很好落实"以就业为导向"和"产学结合"的办学思想,能够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间的紧密合作,能够实现学生、企业和高职院校的三方共赢。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构建"订单式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而且可以提高企业用人的满意度。"订单式校企合作"办学的实施过程可分为明确合作关系签订合作协议、组建校企合作共育组织、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选拔学生组建"订单培养班"、校企双方共同实施人才培养以及优选毕业生安置就业等六个部分。"订单式校企合作"既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举措,又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能力对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高职学生就业状况及存在问题的分析,高职院校必须转变观念、调整措施、提高质量,进一步优化"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正确处理高职学生科学就业与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关系,才能提高高职院校办学效益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杨泉良 《职教论坛》2006,(15):17-18
动态订单式培养,发展了订单式培养模式,动态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介入,使学校办学有了更为明显的灵活性特点,它不仅适应了高职院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目标,而且"动态"所包含的主动性,使这种服务更有成效.同时,动态订单式培养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以就业为导向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发展职业教育的成功范例.丰富的实际经验引导出从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特征、条件等方面的论述,并提出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其中包括专业改革、课程改革和评价改革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毕业生就业难成为了各高职院校的难题,其原因一方面是就业市场的供大于求,另一方面则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各方面能力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要求。对此,各高职院校纷纷转换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迅速发展起来。本文提出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三大优势,并对其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实现零距离就业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邹德奎 《教育探索》2007,(6):137-138
基于对高职学生就业状况和存在问题的分析,高职院校只有转变观念,调整措施,进一步优化"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才能提高高职院校办学效益和人才培养质量,确保学生科学就业.  相似文献   

10.
“订单式”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对于人才的培养与需求实现“无缝对接”的有效途径。“订单式”人才培养对于吸引企业共同参与高职学生培养,实现教学模式改革,提升学生素质,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等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并己逐渐得到学校、企业及社会的认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