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采用实地调查、问卷调查、访谈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就厦门市全民健身路径建设中的软、硬件建设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厦门市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地域分布日趋合理;良好的健身环境推进了城市环境与文化建设的和谐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基本满足了市民体育健身的需求;各区街道和社区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形式多样的宣传,为市民更加深刻地了解、更加科学地利用全民健身路径发挥了良好作用;有关法规政策为规范体育设施建设、保护、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社区体育设施数字信息化为群众健身活动提供了便捷的服务,为实现社区体育资源科学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城乡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推动全民健身广泛开展、助推体育强国建设的战略基石,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实现城乡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保障供需平衡,为体育强国奠基;城乡一体化发展,为体育强国助力;健全监督考核机制,为体育强国统度;激励社会力量参与,为体育强国建设加速。但同时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如充分性问题:全民健身供给需求多元化,增加体育强国建设难度;均衡性问题:全民健身资源分布范围呈聚集化,体育强国建设资源失衡;标准性问题:全民健身检验体系单一,体育强国建设动力缺失;效率性问题:全民健身功用产出隐性化,减缓体育强国建设进程。建议:促进供需双方协同联动,守好体育强国建设服务全民健身底线;构建东中西部帮扶机制,用活体育强国建设资源;构建县域—省市—国家考评体系,统一城乡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构建个人—社会—政府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夯实体育强国建设民生底线,推动城乡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同频共振,继而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3.
城市体育场馆是满足市民参与体育健身需求、增强体质健康的重要物质载体和提升市民生活质量的有力保障,对促进全民健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城市体育场馆服务全民健身存在问题及发展策略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我国城市大型体育赛事需求的大型体育场馆与全民健身需要的中小型体育场馆之间的结构失衡严重;体育场馆数量少,且布局不合理和被占现象严重;体育场馆服务功能单一和利用率低以及体育场馆建设政策法规执行难等是城市体育场馆服务全民健身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此提出科学合理布局城市体育场馆服务全民健身发展的规划与建设、实施新城区体育场馆规划布局建设发展和构建城市体育场馆服务全民健身保障体系的发展策略,希望借此弥补当前我国城市体育场馆服务全民健身发展研究中的不足,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城市体育场馆建设服务全民健身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构建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问卷调查、田野实证等方法,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受区域经济、教育、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影响,民族群众生活水平发展落差巨大和城乡差距悬殊,群众体育发展不平衡,全民健身服务业有效供给相对匮乏,群众享有基本体育服务环境、程度、条件有着现实的差异.为此,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应以"完善组织管理体系"、"形成多元化融资渠道"、"举办特色赛事与体育活动"、"提供政策法规援助"和"建立评估表彰机制"为初始化建设目标,并形成以西北民族文化为基因,以人文地理环境为依托的全民健身工程.研究旨在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满足各民族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要,进而全面提高各民族群众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利用文献资料、统计分析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我国首个"全民健身日"活动开展状况进行全面深入地总结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全民健身日"的确立是适应人民群众体育健身的需求;是进一步发挥体育的综合功能和社会效应,丰富社会体育文化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促进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目标迈进的需要.要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全面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以往的全民健身活动紧密结合,建立健全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以辽宁举办第十二届全运会为背景,分析了全运会推动全民健身品牌文化活动建设的既往经验,提出了基于辽宁区域特色的"职工体育大赛"、"群众体育文化创编成果大赛"、"体育达人秀"、"村落体育活动成果巡展"、"全民健身景观体育"、"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大会"等辽宁全民健身品牌文化活动建设模式,旨在为辽宁全民健身品牌文化活动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全民健身视域下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需求情况、高校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现状、高校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冲突"与"共融",以及高校培养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策略等展开深入调查与研究.研究认为,全民健身开展催生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社会需求,高校为迎合全民健身发展开设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培养专业社会体育指导员是适应社会体育发展需要的,但目前高校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冲突"大于"共融".高校在培养专业社会体育指导员过程中应加强市场调研,以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课程改革,加强学科研究,提升办学水平,为全民健身事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专业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全民健身文化的概念,分析推动全民健身文化建设的原因及相关举措。主要结论:全民健身文化以改善民族体质和健康为目的,以运动、娱乐、养生、保健等活动为手段,它面对全体国民,渗入社会的生活方式,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进入社会的大文化系统;休闲是全民健身文化的核心,因此要加强以休闲为核心的全民健身文化建设。建议:建立正确的休闲观念;建立具有本土色彩的体育休闲活动项目体系;创立全民健身文化形象为全民健身产业、消费打开局面。  相似文献   

9.
农村社区建设的滞后性及体育组织文化建设的薄弱性,不利于实现全民健身计划和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公民社会的到来,催生了农村社区体育组织文化建设的需求.以体育组织文化和公民社会理论为指导,对农村社区体育组织文化建设的契机进行分析,提出新农村社区体育组织文化建设的策略,如发展农村社区体育组织,加大农村社区体育组织的投入,提升农村社区居民参与意识和能力,健全组织体系等.  相似文献   

10.
1995年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我国的大众体育公共服务网络覆盖面增大,城市体育公共设施日益完善,市民体育活动的开展有所推进。但是,市民的体育健身参与状况仍不乐观。通过整理近三年来核心期刊的相关文章,探索我国市民体育健身参与的研究进程,认为:大众的休闲意识制约体育健身的广泛参与;市民体育生活化的愿景尚未实现;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与健身的个性需求存在矛盾;市民体育参与率的提高离不开体育志愿者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中国郑开国际马拉松赛事的内涵、特点以及发起的缘由三方面进行分析,探究景观体育对全民健身活动的价值意义。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郑开国际马拉松的开展,丰富了两地市民的体育锻炼手段;强化了两地市民的全民健身意识;促进了两地全民健身战略的实施;推动了体育生活化的进程;实现了市民免费观赏体育赛事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法治视域下加强全民健身基层组织建设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我国社会生活组织化结构的变迁中,活跃在城乡社区全民健身基层组织的发展及其规范化建设,关乎到广大群众体育健身的权利诉求,决定着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全局。阐述在中国公民社会成长中加强和规范全民健身基层组织建设的时代需求,介绍我国全民健身基层组织的建设概况,从法律保障和现实困境2个方面探讨我国全民健身基层组织的制度环境,进而从法律性质与职能方面对全民健身基层组织体系中管理类机构、各种体育协会、公益性实体单位、分散型健身活动组织进行规范化梳理,并从多个方面指出加强我国全民健身基层组织建设的法治路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综述法、数理统计法,通过对长治市市民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现状以及影响长治市全民健身发展的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力求找到推动全民健身发展的对策,增强民众体质,丰富民众文化生活,加强长治市市区精神文化建设以及对各县体育方面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我国全民健身面临健康中国、体育强国建设与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多重需求,通过总结"十三五"期间全民健身发展状况,基于未来我国全民健身发展的内外环境,从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发展任务和政策措施等方面对新时期全民健身发展战略进行系统思考。认为加强重点人群体育健身行为干预、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立"体卫协同"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大力提升全民健身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全面推进全民健身智慧化是在多重需求叠加下全民健身发展的重点任务,应予以组织、政策、人才、科技、监测评估方面相应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使得村落体育有了较大发展。村落体育是社会体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有效载体,建设与发展村落体育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传播村落体育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谈等科学研究方法,以河南省"村官学院"十六个乡村工作站所在行政村的村落体育为研究对象,从微观的角度审视与分析了村落体育的发展现状、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和解决路径,虽不能以此为依据推断其它村落体育,但可为认识村落体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媒介技术与健身需求交互建构是5G时代"移动互联+全民健身"的生成机制,供需主体同向共变是其发展状态,多元要素系统融合是其演进趋势,并最终在实践中生成"数字化健身共同体"形态。直面5G时代"移动互联+全民健身"机遇与挑战,探索突围路径:完善体育科技伦理体系,以"人民性"作为衡量技术发展的标准;制定针对性政策法规,协调政策激励与过程监管;做好顶层设计,引导数字健身平台与体育实体产业协同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引进社会力量与新型人才共建全民健身事业;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助力健康中国与体育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17.
后疫情时代下,全民健身新的功能、任务与路径对国家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研究认为,从侧面思考,疫情有可能是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落实的拐点,对全民健康和全面小康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全民健身是积极防控疫情的良策,是稳定社会秩序的手段,是形成终身体育的环境,是提高身心健康的基础。全民健身有利于提升民众幸福感和获得感;满足健身健康需求,推动实现体育强国梦;协同学习型社区,推动科学健身型社区建设;提高居民健身意识,构建家庭式健身环境;完善在线健身教学,促进居家自主健身学习。全民健身的实现路径:高举疫情科学防控和全民健身体育思想;建设科学健身型社区等相关软硬件基础设施;发挥体育科研人员的力量,激发全民健身意识;建设在线体育课程,提高居家健身安全性和效果。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分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缩小城乡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为出发点,从我国过去的"重经济、轻社会"发展战略、城乡"二元结构"以及由此衍生的国家在群众体育发展中采取"城乡两策"等层面,解析了农村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滞后的成因;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现实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方法,联系社会指标及"事物量化研究"的相关理论,阐释了新农村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制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张凤彪 《体育科学》2012,32(4):11-19
以公共经济学、财政学、全民健身等相关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湖南省全民健身公共支出现状进行深入剖析,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1)湖南省体育公共支出规模及体育财政支出占文化体育与传媒财政支出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湖南省体育财政支出结构不够合理,各项支出所占比例相差悬殊;3)湖南省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支出结构不合理,投资效率和使用效率均偏低;4)湖南省全民健身活动举办次数和规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湖南省每10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偏低,城乡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不平衡。  相似文献   

20.
《少年体育训练》2014,(1):38-39
<正>常州地处苏南经济发达地区,2007年实现以县为单位的全面小康,目前正在积极创建国家现代化建设示范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市民健身的热情空前高涨,健身需求迅速增长,但体育行政部门力量相对薄弱。常州市体育局仅有24个行政编制,所辖两市五区只有武进区单独设有体育局,其他辖市(区)均与教育、文化等部门合并,力量相对不足。近年来,常州在建成"10分钟体育健身圈"的基础上,正在建设包括健身设施、健身组织、健身活动和健身服务等内容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和如此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