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在商品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即在简单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在内涵,产生的条件,解决的途径有以及作用等方面是根本不同的,不能混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应该从商品生产,商品交换过程和国家宏观调控的角度,寻找顺利解决商品经济基本矛盾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对社会基本矛盾理论进行了发展和创新,提出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途径与方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从而实现了根本动力与直接动力的辩证统一。邓小平改革动力论给我们留下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是在总结毛泽东晚年在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上的失误和对国情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坚持了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论:把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分开,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表现进行深入具体地研究,找到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和方法,即改革;强调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社会主义的具体体制进行全面改革,通过改革把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转化为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深化了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论:以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提供了正确的思路和方法,找准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科学地解答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问题,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找到了发展生产力最具时代意义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问题是毛泽东、邓小平都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毛泽东虽然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但是没有把基本矛盾的思想贯彻到主要矛盾及党的中心工作中去。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大幕的开启,正是由邓小平对基本矛盾的研究和认识开始的,邓小平对于基本矛盾理论的贡献在于,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要区分为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必须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邓小平基本矛盾理论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社会发展状况决定了它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其社会基本矛盾性质的表现形式不可能等同一般形态的社会主义,笔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其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而由于初级阶段不同于一般形态的社会主义,因而其社会基本矛盾性质的表现形式又具有其特殊性,具有更多的对抗性。  相似文献   

6.
进一步坚定共产党员理想信念,必须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来认识和分析当今世界的变化及其趋热。由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人类社会依次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五种形态,并还将经过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使人类步人共产主义。但是。一种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尤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它要经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资本主义在其走向衰亡的过程中,不排斥资本主义经济在一段时期内的局部发展;社会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难免遭受某些困难和挫折,这都是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的正常现象。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吸收资本主义创造的文化成果,这不是社会主义的耻辱,而正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决定着社会主义运动和发展的走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在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中,达到了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全面深层把握,认为: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优越性,是把握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原则;要正确区分“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准确把握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相矛盾”方面,使改革有的放矢;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这些思想进一步继承并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相似文献   

8.
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建设能够顺利并且正确进行的前提和基础.邓小平在正确地解读了前人思想的基础上,纠正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作了重大突破和发展,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现在,我们来探讨邓小平发展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社会基本矛盾和生产力本身两方面入手论述了邓小平关于我国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认为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重要手段,科学技术是促进生产力内涵量增长的关键因素。社会主义社会在全面推进改革的同时,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相似文献   

10.
纵观人类社会历史可看,在各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改革,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改革,是合乎规律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与阶级社会的改革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特殊性,特别是社会主义改革的特点,对于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方针、政策和具体做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在现阶段其表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构与石乡二元结构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与社会不同利益群体多样化要求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在现阶段的具体表现及其对立统一运动,成为我国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的动力。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探索,经历了三个前后相继的认识阶段,即毛泽东的基本矛盾动力论,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和江泽民的创新动力论,反映了党在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上认识的深化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般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而创新则是知识经济时代条件下推动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核心动力。基本矛盾———改革———创新的动力轨迹表明我党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探索历经艰辛,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13.
矛盾分析法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本方法。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问题,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做了许多探讨,邓小平在此基础上,运用矛盾分析法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再认识,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关系问题,被“四人帮”搞得很乱,流毒深广。长期以来,普遍流传着这样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必然集中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矛盾斗争”。为了给这种观点制造理论依据,“四人帮”及其御用文人还编造出所谓“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二重性”的谬论。看起来这种观点是很马克思主义,很有点革命性的,然而,却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这种观点,一、与实际情况不符;二、使毛主席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是对抗性的”论断,成为不可理解的;三、混淆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与旧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阶级关系上不同表现的界限;四、是为“四人帮”反革命政治纲领服务的。  相似文献   

15.
在讲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一专题时,遇到了许多理论上正在讨论的问题,现作如下的简要介绍。一、“社会基本矛盾”这个范畴是不是科学的?“社会基本矛盾”,现在都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来使用,但这个范畴是不是科学的,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社会基本矛盾”这一概念是科学的。(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是马克思研究人类社会不断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而得出的“总的结果”,毛泽东同志把这一原理运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称之为“社会基本矛盾”。(二)“社会基本矛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是明确概括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第一人,是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的奠基和倡导,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的创立和实践,是社会主义改革事业的总设计师。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这是在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的命题之前就应当确立的理论前提;把存在的旧社会的残余和新制度的不完善因素、以及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会随社会的发展出现相对落后的因素等,作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存在矛盾并成为社会基本矛盾的原因,是对矛盾极其狭隘的理解,并混淆了社会主义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具体矛盾与社会基本矛盾的区别;把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看作是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完善加以解决的,则否定了共产主义代替社会主义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探求、奠基和创新发展,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学说的基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同一个问题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和发展规律是我们党认识自我,明确工作重心,制定路线、方针、政策,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牢牢把握和实践科学的唯物史观是我们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是否还存在着矛盾和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的问题,是一个曾经争论很久的问题。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书中,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两类社会矛盾的理论和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从而彻底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