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浒传》中人物所作的诗词仅有十首,其中酒后诗有五首,而这之中有四首是宋江所作,这一叙事现象在《水浒传》众多人物的许多相似塑造中显得独特。因为酒后诗是宋江冲破理性樊笼的心理的真实写照,分析这四首酒后诗,能清建认识宋江的“忠”与“义”的相互关系以及他的人性的发展和其中的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2.
[单元概说] 本单元由五篇文言文和五首诗词组成。从体裁来看,《公输》和《唐雎不辱使命》可以当作记叙文来读。《(荔枝图)序》、《核舟记》、《山市》可以视为说明文,条理非常清楚。《诗词五首》,前两首为唐诗,第三首为明诗,最后是两首宋词。学习本单元,通过诵读培养文言语感,了解课文  相似文献   

3.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诗词中最早以印刷文字的形式而流传的诗作,也是最早被译成外文传到国外的“毛诗”。这首名作的发表与传播,与美国进步记者、著名作家埃德加·斯诺写的一部经典著作——《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名为《西行漫记》)密不可分。[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诗人,“湖畔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名作《我似流云天自游》是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陶渊明是中国古代“田园诗派”最杰出的代表人物,《饮酒》是其重要的代表作,其中尤以第五首最为脍炙人口。以往研究多从文学的角度来分析两首诗的主题,而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为基础,运用及物性理论对《我似流云天自游》和《饮酒(其五)》进行定量和定性的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及物性理论作为评析诗词的一种客观方法和有效途径,有助于探究诗词背后的独特意境,感受其中的意象之美。  相似文献   

5.
一数月前,徐元先生来信称,他选注的历代《集句诗词三百首》已经完成,约二十多万字,"请求"我们为他写一篇序言。还说:"因年老体衰,再加老眼昏花,能够达到这样的规模,可说已是鞠躬尽瘁,尽了全力。"徐先生是我们尊敬的学识渊博的长者,以耄耋之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诗词内容与中秋节有关的句子颇多。例如唐代王建《十五夜望月》、李朴《中秋》、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刘禹锡《八月十五夜玩月》,宋代苏轼《水调歌头》、《中秋月》、辛弃疾《太常引》(一轮秋影转金波)、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等等。而生活在元大都十余年(也有学者考证在元朝生活近三十年)的高丽文臣李齐贤填写的《玉漏迟·蜀中中秋值雨》这首词,虽然内容也写中秋节的民俗节令,但亦有其独特的文学意蕴。  相似文献   

7.
在毛泽东的诗词中,题赠作家的只有一首,那就是专为丁玲写的《临江仙》,足见毛泽东对丁玲的器重。这首词是这样写的:  相似文献   

8.
王英志《袁枚书法作品中的集外诗词九首考释》(《文学遗产》加08年第6期)一文,至少有三首诗著作权误判。《扇面绝句三首》前一首见《瓯香馆集》卷八,题作《题画赠李先生》;后两首见《瓯香馆集》卷二,题为《观潮》,俱为清初“毗陵六逸之冠”恽格的作品。  相似文献   

9.
1959年3月11日,胡适读到大陆出版的毛泽东诗词,他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看见大陆上所谓‘文物出版社’刻印的毛泽东《诗词十九首》,共九页。真有点肉麻!其中最末一首即是‘全国文人’大捧的‘蝶恋花’词,没有一句通的!抄在这里: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中诗词的翻译在《红楼梦》英译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最不易翻译的部分之一。而意象作为中国古典诗词的灵魂应该在翻译中最大限度地得以再现。从霍克斯和杨宪益译本中各选取五首林黛玉诗词对其诗歌中意象的再现进行对比研究,为诗词翻译中意象的再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一部“文备众体”、韵散相间的伟大小说,又是一首耐人寻味、咀嚼不尽的长诗。《红楼梦》前八十回中融汇了大量的诗词曲赋等韵文,这些诗词韵文是作者为作品中的人物代拟的,是刻画典型形象、预示人物结局的艺术手段。作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诗词韵文具有高度的个性化、情感化色彩,作者通过人物的诗歌创作和题咏、制谜等活动,借题发挥、伤时骂世,丰富小说情节、营造作品意境,预示与概括人物命运。因此,这些诗词韵文对深化小说的主旨,突出典型人物的性格特征,丰富和发展故事情节都具有重要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12.
吴耐 《吉林教育》2008,(3):128-128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四册教师用书》中第29课《古代诗词五首》中,教材编著者将辛弃疾(《西江月》里“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两句译为“明月出来了,树枝上的鹊一见到光,惊飞不定;半夜还有鸣蝉,起了阵阵清风。”在下面的注解中,“别枝”被注为“这里作树枝解释。原意是另一枝。”  相似文献   

13.
鉴赏古典诗词,对象不同,要求不同。有时只需观其大略,浅尝辄止;有时则须揣摩文本,感悟诗情;有时还需探究物理,寻觅诗心。指导学生鉴赏时,不能对每一首诗词采用同一种教法,也不必对每一首诗词都作面面俱到深入细致地分析和研讨,而应根据教学的目标和对象采取不同的鉴赏方法。本文以苏轼《定风波》一词(人教版语文课标教材高中必修4)为例,说明诗词鉴赏的不同要求和不同层次。  相似文献   

14.
近代汉语的研究起步很晚,老一辈语言学家黎锦熙,张相,吕叔湘,等是这一学科的先驱者,此后断断续续有些研究的论著发表。五六十年代有两部重要的著作发表:张相的《诗词曲语辞汇释》(中华书局,1953)和蒋礼鸿的《敦煌变文字义通释》增订本,1981,上海古籍出版社。  相似文献   

15.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于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水的形象无处不在:“一夕小敷山下梦,水如环佩月如襟”(杜牧《沈下贤》),“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自居易《暮江吟》),“三山半落青山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干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颇州”(温庭筠《梦江南》),“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冯延已《谒金门》),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中的诗词不仅是精彩荟萃的艺术大观园,形象而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也是小说情节发展的有力补充,隐秘而合理地暗示了故事发生的前因后果。《红楼梦》之所以成为人们最钟爱的书,有一部分原因就是诗词首首精彩,值得反复吟咏回味。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高中《语》第三册共编选38首古今诗词(不含《读本》和课中练习),数量之多,为建国以来中学语教材之少见。集中系统地学习大量诗词,这有利于广大中学生加深对诗词学艺术的理解,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修养和精神品位。  相似文献   

18.
一部残本的《红楼梦》,已足以证明曹雪芹是一位天才的现实主义文学艺术家,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艺术成就。单就引诗词入小说这种形式,就是对古典小说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本文主要谈谈《红楼梦》诗词的独特成就。  相似文献   

19.
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其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引发了人们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则代表了人类的美好愿望。这两句最令人感慨,也是这首诗最难翻译的部分。笔者在《名作精译——《中国翻译》汉译英选粹》中找到了朱纯生的译本。下文将会对该译本中某些有争议的句子进行评论。  相似文献   

20.
《金瓶梅》的作是谁,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诸多说法中,“大名士说”是较有影响的一种。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仍会发现此论多有不能自圆其说之处。在《金瓶梅》研究中,有一块不被人们注意的死角。那就是它的诗词部分。《金瓶梅》及《金瓶梅词话》有着大量的诗词,以洁本《词话》而言,共有诗词362首,一是创作出现的错误,如混韵、重韵、失律、重字、串调等。从《金瓶梅》的诗词中存在着大量谬误来看,可以证明:《金瓶梅》的作绝对不是什么“大名士”或“名士”,甚至绝对不是中地举的“士”,《金瓶梅》的真正作,应该是无名的民间艺人,是说书艺人的“脚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