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去年年底,一家杂志刊登了一篇题为《女经济犯与“美男计”》的文章,文章开头这样写道:1990年春夏之交。南中国的广东。新闻媒介接连披露爆炸新闻……看到“南中国”之词,心里很不是滋味。当然,“南中国”比“中国南部”显得“气派”、“简练”、“时髦”。然而,“南中国”之说,我们的读者能接受吗?我们的人民能答应吗?也许有人会说,不就把“中国南部”写成了“南中国”吗,何必说得这样严重。可你是否想过,这样乱造词句,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结果也将出现诸如“东中国”、“西中国”、“东北中国”、  相似文献   

2.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电子游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作为“第九艺术”,电子游戏的“中国风”和“中国化”分别代表了中国电子游戏艺术在国际交流中呈现出的风格属性。电子游戏的“中国风”是指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电子游戏走出国门,对海外的电子游戏产生影响的特性。电子游戏的“中国化”是指海外游戏走进国内,并被国内玩家转化接受,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游戏模式。电子游戏促进了全球文化交流,展示了文化的融合和共享。中国电子游戏艺术在国际交流情境下的“中国风”与“中国化”,也是解决其如何更好地“走出去”“请进来”“走下去”的问题。国际交流,文化互鉴,我们需要国产游戏在全球化时代坚守和提升其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2008年1月,2007年度中国互联网品牌栏目(频道)的名单出炉,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干龙网“奥运”频道、中华网“汽车”频道、中国广播网“电子杂志”、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中国台湾网“台商服务中心”、中国网“中国访谈”、中国经济网“国际经济”、中国政府网“在线访谈”、中国新闻网“新闻中心”、中青网“中国青少年预防艾滋病活动网”、天山网“西域文化”、东方网“和谐论坛”、东南新闻网“西岸时评”、四川新闻网“麻辣社区”、央视国际“复兴论坛”、百度“知道”、红网“红辣椒评论”、国际在线“网络电台”、南方网“南方时评”、胶东在线“网上民声”、搜狐网“体育”频道、新华网“新华手机报”、新浪网“娱乐”频道、腾讯“中国音乐联播榜”等25个网站的栏目或频道获此殊荣。  相似文献   

4.
“中国最美期刊”遴选活动创意主要来自“世界最美的书”和“中国最美的书”评选活动。“中国最美期刊”遴选活动自2014年创立以来已经举办了四届,共有399种期刊入选“中国最美期刊”。文章以“中国最美期刊”遴选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的独特视角,讲述了“中国最美期刊”的美好故事。  相似文献   

5.
“中国著作权法”涉及三个著作权法史的时间概念:300年的人类著作权法史、100年的中国著作权法史、20年的新中国著作权法史.这三个著作权法史时间表征了“中国著作权法”两个概念维度: “著作权法”概念与“中国”概念.本文从“不变”与“变”两个角度分别阐释了“著作权法”概念与“中国”概念的要义,并指出,有三种世界概念支配了我们对“中国著作权法”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进入新的21世纪以来,中国少儿图书出版繁荣发展,一直以两位数高速增长,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创造了中国童书“大国崛起”的“美丽童话”,成了一支拉动中国出版上行的的“领涨力量”,被誉为中国图书市场上的一棵“常青树”.中国少儿图书出版的“黄金时代”能持续多久?中国少儿图书出版的“美丽童话”能持续多久?中国少儿图书出版的“天花板”到底有多高?一直是出版界及社会相关部门关注的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7.
去年年底,一家杂志刊登了一篇题为《女经济犯与“美男计”》的文章,文章开头这样写道:1990年春夏之交。南中国的广东。新闻媒介接连披露爆炸新闻……看到“南中国”之词,心里很不是滋味。当然,“南中国”比“中国南部”显得“气派”、“简练”、“时髦”。然而,“南中国”之说,我们的读者能接受吗?我们的人民能答应吗?也许有人会说,不就把“中国南部”写成了“南中国”吗,何必说得这样严重。可你是否想过,这样  相似文献   

8.
“中国辞书奖”设立 由新闻出版署主办,中国辞书学会承办的“中国辞书奖”已于日前设立,第一届“中国辞书奖”将于明年正式评定。据了解,“中国辞书奖”今后将每两年评定一次,只有获得“中国辞书奖”一等奖、二等奖的辞书,方能送评“国家图书奖”。  相似文献   

9.
一梁启超当年在谈到中国历史的研究时曾说过,根据中国的历史的发展,研究中国的历史可以划分为:“中国的中国”、“亚洲的中国”以及“世界的中国”三个阶段。所谓“中国的中国”的研究阶段是指中国的先秦史,  相似文献   

10.
《四川档案》2013,(3):1-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十八大提出“两个百年”梦”的美好明天。兴的“中国梦”,既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归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让人民共享“出彩机会”根结底,“中国梦”的本,共享“中国梦”。党的的奋斗目标,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为亿万中国人清晰勾勒出“中国  相似文献   

11.
一、“中国版权经营人”的定位 “中国版权经营人”这个名词只是一种临时创造,若出版同仁有不同意见或者能有更准确的提法,极愿意与之商讨。 这个名词有三层意义:第一,是“中国”这个限定词,由此将“中国版权经营人”与“国际版权经营人”区别开来,这是因为“中国版权经营人”  相似文献   

12.
媒体脸谱     
“中国关键词”多语网络平台发布
  2014年12月19日“,中国关键词”多语网络平台发布,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政治建设”“国际形势和外交战略”等5个专题的首批77条核心词汇的权威解读和阐释,以中、英、法、俄、日、阿拉伯、西班牙等7个语种同步对全球发布。该平台由中国外文局、中国翻译研究院、中国翻译协会和中国网合力打造。  相似文献   

13.
新闻的社会性建构决定中国对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学习必须是创造性的“拿来主义”建构,“中国质素”的植入是保证其免于“逾淮成枳”的根本性规约.“中国质素”主要表现为党管媒体的政治维度、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维度以及中国新闻业传承的启蒙维度.然而“中国质素”重构不是“中国质素”的自构,而是“中国质素”与西方新闻专业主义在积极互动中进行建设性的重构.然而新闻专业主义“中国质素”重构只是一个框架性的建议,这个框架具有开放性,不过,在一定历史阶段这一建构框架具有相对不可僭越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梦”是中国发展模式具体符号化后的体现,它描述了中国发展的美好愿景,回答了“中国梦与普通个人梦想的关系”,也回应了“中国梦与世界发展的关系”.因此,能否对“中国梦”进行准确、完整的国际传播,关系到我国能否掌握国际传播话语权、提高国家形象及影响力等重要问题.中央电视台英语新闻频道是针对世界广大英语人口的中国电视频道,是央视对外传播的重镇.从2013年至今,CCTV NEWS分别以“Chinese Dream”“The Chinese Dream”“My Chinese Dream”为主题,做出了一系列“中国梦”专题节目.  相似文献   

15.
一个几千年前就能造出丝绸和瓷器的国家,为何至今没有驰名国际的时尚品牌和一流设计师?法国精品行业联合会中国区荣誉代表杜孟对这个问题百思不解。的确,近百年前中国“辑里丝”就在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奖,但今天全球的顶尖丝巾却是法国的“爱玛仕”,身价百倍于“中国造”“;瓷器”(china)曾是别人景仰中国的代名词,但现在静静躺在中国高级百货店里“待价而沽”的精美陶瓷却是“德国打造“”西班牙进口“”意大利手工”……再看看作为世界纺织工厂的中国时装业,除了OEM“、品牌授权“”代客加工”,我们没有“中国创造”的世界品牌,也没有“…  相似文献   

16.
2007年3月10日,北京某报第5版刊登有关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的报道,标题是《大陆20名超级富豪上榜》。这篇报道的标题、正文和一版导读中,多次出现“大陆”、“中国大陆”的提法。台独势力为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就一直用“中国大陆”的提法,因此,内地媒体在新闻宣传中不要自称“中国大陆”。正确的提法是“中国内地”。当  相似文献   

17.
倪玲 《新闻界》2006,(3):45-45
轰轰烈烈的2005“梦想中国”大型电视活动已经落幕,2006“梦想中国”正在进行。对于2005的“梦想中国”,在许多赞扬与非议声中,“金蝶”奖的归属已经不再重要,人们关心更多的则是“梦想中国”这个节目本身的魅力。这个时代的人们拥有太多的“梦想”,而他们的“梦想”又由这个时  相似文献   

18.
在“华夷天下观”的影响下,中国古代并没有产生“亚洲”的概念。明末,利玛窦带来的世界地图,给国人了带来了“五洲”、“亚细亚”的观念,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观渐渐被“中国”、“亚洲”、“世界”的世界秩序观所取代。  相似文献   

19.
《新闻前哨》2008,(4):2-2
据新华网:1月30日电“2007年度中国互联网站品牌栏目(频道)”在京揭晓。它们是: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新华网“新华手机报”、中国网“中国访谈”、国际在线“网络电台”、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央视国际“复兴论坛”、中青网“中国青少年预防艾滋病活动网”、中国经济网“国际经济”、中国台湾网“台商服务中心”、中国广播网“电子杂志”、  相似文献   

20.
“德”是古代中国人独创的概念。中国“文德”论兼有“文之德”与“文人之德”两方面意义。在“诗言志”纲领下的古代中国人心目中的“文之德”,是把文学的本质定位在抒发正确崇高的思想情感上,把文学的功能定位在弘扬积极向上的社会价值取向上。由此而来的中国“文人之德”,则要求文人立身修德,有高尚的思想境界和情操。中国古人提出的培养“文德”的途径是“养气”,具体包括“感物”与“读书”两个方面。古代文论的这些思想精华,对于新时代文学“中国梦”的圆梦之旅,有着积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