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新华通讯社灿若群星的记者队伍中,原解放军分社社长兼党组书记,肩负少将军衔的高级记者刘回年格外引人注目。1963年7月,刘回年刚从江西大学新闻系毕业就被组织上看中,分配进新华社担任军事记者,经总政治部批准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5年起担任新华社国内核心小组成员;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奉命率中央记者组赴沪工作;1977年4月任新华社上海分社代理社长兼党委书记;  相似文献   

2.
南振中,男,河南省灵宝市人,1942年5月生,汉族,中共党员,高级记者。1964年7月毕业于郑州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同年8月被分配到新华通讯社工作,历任新华社山东分社记者、副社长、社长,新华社副总编辑、总编辑,1993年4月起担任新华社党组副书记、副...  相似文献   

3.
记者是什么?记者是记录新闻的人; 新闻是什么?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或称“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信息的传播”; 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今天的历史是昨天的新闻,从这层意义上看,记者是记录历史的人。 记者是历史的见证人。新中国成立51年,记者们用 文字、用声音、用图像,见证并记录着祖国前进的每一个 步伐。从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宣告新 中国成立的“开国大典”,到1984年10月1日邓小平同 志“大阅兵”,到1999年10月1日江泽民同志检阅三军 将士和五十万群众游行;从1949年春…  相似文献   

4.
一条汇集海内外众多现代传媒产业、投资总额约300亿元的“国际传媒大道”即将在北京南城兴建。 记者从5月22日开幕的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国际现代传媒高新技术成果展览会上了解到,目前,“国际传媒大道”的开发建设已经取得重大进展。其中,由新华通讯社等单位  相似文献   

5.
这枚蓝底白字的景泰蓝徽章。是由国民党北平统治区制作的。上方半圆形排列的是“新华通讯社”;下方是“北平分社”,背面的同胎上刻有37的字样。将这枚“北平分社”第37号徽章珍藏整整58年的是原新华社北平分社的记者鲁果(原名王继尧)。  相似文献   

6.
从2004年开始,“把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从耕地拓展到林地,从田地延伸到山上”的集体林权制度在江西试行。这场“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的改革,被评价为“带来了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2007年4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江西武宁等地考察后指出:“要大力宣传江西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就像宣传当年的‘小岗村大包干’一样。”  相似文献   

7.
1941年7月,《青年记者》前身《记者生活》创刊,由大众日报编辑部采访部、新华通讯社山东分社、中国青年记者学会山东分会创办,内部业务刊  相似文献   

8.
去年5月17日,作为人民日报的记者,我和报社的另外一位同仁首次到台湾“驻点采访”,这也是祖国大陆报纸类媒体的记者首次到台湾“驻点采访”,从那个时候开始,祖国的宝岛台湾就开始有了人民日报记者忙碌的身影。光阴荏苒,转眼人民日报记者到台湾“驻点采访”已届周年。尽管这方面的工作还是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但我还是愿意将自己在台湾“驻点采访”的点滴体会谈出来与大家分享。头脑要冷静迫于岛内民众要求改善两岸关系的压力,经过两岸新闻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台湾当局于2000年11月10日宣布开放大陆记者以轮替方式赴台“…  相似文献   

9.
●第一个名字被用作街道名称的中国记者许宝健《经济日报》记者。1992年5月,他采写的《从孟楼到孟楼》的长篇通讯在《经济日报》头版发表后,引起了豫鄂两省的强烈反响,两省省委书记分别到实地考察并作批示。1992年5月28日,河南孟楼规划的15条街道全面贯通,为感谢记者,便把新建的连接两个孟楼的街道命名为“宝健路”。●第一个建议“设立特区”的记者连云山《人民日报》军事记者、军事评论员、国际评论员。1962年秋冬之交,连云山深入到深圳边境和香港九龙等地采访考察后,写下包括建议在深圳边境一带建立“特别政策…  相似文献   

10.
在晋中新解放区采访掠影(上)───1948年7月23日至8月17日《战地日记》摘录吴群作者简介:本文作者当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政治部华北画报社的摄影记者。现为新华通讯社高级记者(已离休),中国老年摄影家协会顾问,及协会文史委员会主任。七月二十五...  相似文献   

11.
新华网广州5月12日电(记者 黄玫 王凯蕾)新华通讯社与招商银行12日在深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新华通讯社副社长鲁炜、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出席签约仪式。  相似文献   

12.
最近有新华通讯社的节目推销员带着该社记者现场口播新闻样板节目到各地广播电台洽谈合作,据说销路还不错。这至少给我们传递了两个重要信息:一是在竞争之下,媒体交叉错位经营初见端倪;二是“适销对路”的音频信息产品是有市场的。这对于正在启动之中的广播产业来说或许是一个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一场历史上罕见的洪水揪动着世人的心,也掀起了江西有线电视台全体采编人员心中的波澜。从我省进入防汛紧急状态起,江西有线电视台就闻“汛”而动,派出一批记者,深入抗洪最危险、最紧张的一线,在报道抗洪大军壮举的同时,千里长堤上也留下了记者挥洒的汗水和艰难的足迹。从进入紧急防汛状态以来,江西有线电视台编发抗洪新闻300多条,其中既有重大事件的现场报道,更有饱含记者深情的新闻特写和相关言论。社会反映:江西有线电视台节目这一段时间有看头、有深度、有影响。我以我“心”荐轩辕这次的抗洪是对新闻队伍政治、业务素质的…  相似文献   

14.
新闻絮语     
《新闻界》1999,(1)
“赶记者”与“请记者”扬抑1998年6月9日,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林志英一行5人到商丘市检查工作,发现跟着7个记者,立即停车“赶”走记者,并说:“我们这种检查,是工作性的,不是新闻。新闻单位不能只围着领导转……新闻报道也要破除‘官本位’”。无独有偶...  相似文献   

15.
访穆青     
新华通讯社社长穆青到上海,本刊记者访问了他。他回顾了自己的新闻生涯,道出了一条新闻工作的真谛。请看魏永征的专访《访穆青》。  相似文献   

16.
巧妇无米炊     
江西不是个出新闻的地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常有记者这样感慨.果真如此,倒真难为江西的记者们了.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总理李鹏出席联合国安理会首脑会议,举世关注。上海文汇报驻联合国记者张焕培自纽约发来专电《摄下李鹏出席安理会的历史镜头》,报道新华通讯社驻联合国记者刘心宁争分夺秒进行采访活动的经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各国记者争相报道李鹏出席安理会这条热点新闻的盛况。  相似文献   

18.
《档案与史学》2007,(11):3-3
11月7日 新华通讯社成立 1931年11月7日,红色中华通讯社从江西瑞金发出了中华苏维埃成立的消息,同时宣告了它自身的成立。通讯社创建初期只有几名工作人员,用一部从国民党军队缴获来的电台抄收消息和发布新闻。1937年1月25日起改名为新华通讯社,简称“新华社”。建国后改建成国家通讯社。如今已成为世界六大通讯社之一。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2周年之际,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重要时刻,回顾我四十多年的成长历程,心情非常激动,是伟大的党和新华通讯社,把我这名小小打字员,培育成了国家通讯社的高级记者。  相似文献   

20.
穆青新闻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从《雁翎队》到《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从《历史的审判》到《珠江起风帆》,半个多世纪来,一个人的名字总是与党的新闻史上这些产生重大影响的著名报道紧紧连在一起。他就是在人民群众中享有盛誉的著名记者、新华通讯社原社长穆青/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