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古徽州这片土地上以及从古徽州走出去的人之中,曾有非常著名的私人藏书家。徽州私人藏书之所以丰富,一是因为这块土地上文风昌盛,二是因为有经济基础。丰富的私人藏书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的产生是文字、文献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文化现象;通过阐述文明古国图书馆起源的证据,重点介绍中国藏书楼四大系统,即官府藏书、私人藏书、寺院藏书、书院藏书系统及其特点;指出公共图书馆的出现是近现代图书馆兴盛的重要标志,当代图书馆的复合化、特色化是融入社会文化发展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3.
近代江苏藏书是历史上江苏藏书的延续,但其藏书观念更为通达,藏书更讲求实用,藏书家之间的联系也更为密切,这是私人藏书封闭性走向开放性的翻来重要标志。近代江苏藏书家注重地方文献的收藏,积极维护图书主权,并以自己丰富的藏书经验为控江苏图书馆的创建、管理作出了贡献。随着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的改变,江苏私人藏书最终走向了衰落。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文化学的角度审视中国传统私家藏书这一文化现象的文化功能,提出传统私家藏书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发挥着认知功能、规范功能及满足需要的功能。传统私家藏书文化功能的丧失意味着传统私家藏书的衰落  相似文献   

5.
胡平法 《台州学院学报》2005,27(1):25-28,32
台州有较早的藏书历史,最早的藏书是天台山国清寺的佛藏.宋朝以后藏书日渐增加,私人藏书猛增,逐步形成一定地方特色的藏书传统.主要表现为:爱藏乡贤著述及抄本、稿本;注重藏书传承;藏以致用等.  相似文献   

6.
陈垣先生是我国现当代著名学者型藏书家,他藏书注重实用,非常注重批校本和手稿本的保存,其中题赠本也是藏书的重要组成部分。陈垣先生的藏书思想既启迪了后世私人藏书家,也充分体现出他独特的治学方法与学术品格。  相似文献   

7.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具有提要内容的私人藏书家编撰之藏书目录,在中国目录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与重要的意义。从文学史与文学批评学术史的角度看,《郡斋读书志》目录体例的创制、图书类目的设置以及序与提要的撰写都反映出作者的文学批评观念。它不仅是一部目录学巨著,也是一部带有文学史、文学批评史性质的札记,是了解宋代文学与政治文化的独特文献。赵希弁《读书附志》在文学批评上对《郡斋读书志》也有重要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8.
明清之际的苏南地区,藏书事业极为发达,这一地区除了出现大批卓有影响的私人藏书家外,还出现了许多藏书家族。这些家族都把藏书作为家族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有藏书,就必然要有相应的管理条例。但今天家族藏书条例已很难看到。在清费登墀重修,费廷琮、费廷熙补修《吴江费氏族谱》(清光绪十三年费廷熙抄本)中,尚保留有一份《养和阁矩约》。这是费氏家族的藏书规条,也是一篇重要的藏书史料。它不仅对研究家族藏书史,就是对研究中国藏书史,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这份资料一般不容易看到,故全文抄录如下,并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9.
中国几千年来的藏书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藏书的历史收藏、保存、传播了丰富的文化典籍和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藏书形成了文化,好书的力量,功在千秋,得"藏"而万古流芳。中国藏书中尤以公藏、私藏的历史最为辉煌。中国藏书发展史起源于上古时期,兴起于秦汉魏晋南北朝,发展于隋唐五代,繁荣于宋元,鼎盛于明清。中国藏书文化主要是官吏藏书文化,它是中国传统藏书文化的主流。  相似文献   

10.
明代历时二百七十多年,是我国藏书史上比较发达的时期。这个时期不但公家藏书数量可观,私人藏书较之宋、元也有很大的发展。其时,公藏主要集中在北京,私藏则偏聚于东南的江浙一带。仅据吴晗《江浙藏书家史略》考实,江浙一带,私人藏书家就有近千人之多,其中主要是明、清两代间的藏书家。明代上海,由于是东南文化、经济重镇,故著名的私人藏书家很多。  相似文献   

11.
清代官私藏书楼是保存典籍、传承文化的重要场所。清代最有代表性的官方藏书楼文渊阁是在私人藏书楼天一阁的规制上仿建的。通过对清代官私藏书楼的渊源、建筑规制、典藏管理等研究,认识到清代官私藏书楼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对清代官私藏书楼的考察也有助于深入揭示中国藏书事业变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根本动力,为现代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湖州的藏书文化历史悠久,两宋时期湖州出现了一批全国著名的藏书家,他们不仅收集了大量珍贵书籍,还积极地利用藏书进行学术创作与研究,取得了不俗的成果.同时,两宋时期湖州的藏书活动还起着承先启后的重要作用,从而为湖州绵延千年而不绝的藏书传统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潮汕地区历代私家藏书是潮汕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潮汕传统文化的核心与积淀,是一种成熟文明的标志。  相似文献   

14.
私人藏书在我国历史悠久,绵延不断,世代相承.明代王世贞是位在历史上广有影响的学者型藏书家.通过分析王世贞嗜书、爱书、求书的藏书动因及活动,研究他在我国藏书史上留下辉煌一页的藏书成就.  相似文献   

15.
图书是文化积累的重要工具。到清末,我国有典籍18万多部,共236万多卷。这些典籍赖以保存,离不了历史上多如繁星的藏书家。在清代,最有名的私人藏书有四大家:  相似文献   

16.
湖州自三国始设郡县,至南北朝时开始走向经济、文化的共同繁荣,成为经济发达、学术兴旺、文人荟萃之地,而古代典籍的收藏和利用作为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也与时代的步伐一致有规律地发展着,表现在私人藏书事业上,就是历代都涌现了众多的藏书家,而且其中不乏在中国藏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大家.清人郑元庆的《吴兴藏书录》就专门记载了晚明以前的一些湖州藏书家的藏书事迹,吴晗先生《两浙藏书家史略》录有湖州籍(包括  相似文献   

17.
明代私人藏书兴旺原因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代图书馆的藏书体系为公共系统图书馆、科研系统图书馆、学科图书馆三大系统。与现代图书馆的藏书体系不同,我国古代图书馆藏书体系为官府藏书、私人藏书、寺院藏书三大系统。可见私人藏书在古代藏书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我国的私人藏书源远流长。早在殷周二朝,文化上是“学在官府”,反映在图书方面则是“官守其书”。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学到民间”的秩序被确立,于是民间收藏图书工作开始了。首先,“士”藏书极为普遍。据《墨子》云:“今天下之士,君子之书不可胜载。”又“子墨子南游使卫、关中,载书甚多”。《庄子·天下篇》载:  相似文献   

18.
“私人藏书”已有悠久的历史,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文化技术的进步,在不同的阶段中,私人藏书的各种不同的形式大量涌现。当今的图书馆多以公办为主,忽视了民间以私款购置书刊的私人藏书所起的作用。特别是在图书馆经费紧缺,无法满足读者需求的情况下,如果能很好发挥私人藏书的作用,便能解决读者借书难的被动局面。所以,有必  相似文献   

19.
藏书在中国素为无上高雅的事业,也是读书人所梦想的幸福生活。所谓"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魏书·李谧传》),固然不无夸张,但亦可见"拥书万卷"的魅力和吸引力。藏书有公家藏书和私人藏书之分,公家藏书如七略四库固无论矣,私人藏书在中国藏书史上也曾有光彩夺目的非常表现。  相似文献   

20.
现如今互联网发展迅猛,各种新技术层数不穷,融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新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作为提供文化服务的公共场所,如何把握好这一优势环境,巧借东风提升全民文化素养,已成为公共图书馆重点发展方向.同时,可以与公共图书馆相媲美的私人藏书馆(室),也在蠢蠢欲动,同样想分享新媒体时代的红利,越来越多的个人加入到藏书行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