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雪寒 《考试周刊》2010,(24):172-173
尊重学生人格,张扬其个性,让地理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但由于传统教学弊端的存在,课堂沉闷、机械和模式化,缺乏生机和活力,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激发,师生的生命活力得不到有效发挥。因此,革除这些弊端,让地理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是我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2.
陈杨霞 《历史教学问题》2004,(4):100-101,79
尊重生命,体现人性,以人为本,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但由于传统教学理念使课堂缺乏生机与活力,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激发,师生的生命活力得不到有效发挥。因此,转变教学理念,构建充满活力的历史课堂,让生命活力竞相进发,应是历史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历史课堂是一种“操作性的教学课堂”,是一种“死的默写课堂”。缺乏创新意识,效率低下。本文依靠建构主义理论,浅析历史“生命”课堂的特点,阐述历史“生命”课堂构建的途径,渗透新课程理念,使历史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成为一种“有生命的教学”。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是一种“操作性的教学”,是一种“死的教学”。缺乏创新意识,效率低下。本文阐述历史“生命”课堂构建的途径,渗透新课程理念,使历史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成为一种“有生命的教学”.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是一种“操作性的教学”,是一种“死的教学”.缺乏创新意识,效率低下。本文阐述历史“生命”课堂构建的途径,渗透新课程理念,使历史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成为一种“有生命的教学”。  相似文献   

6.
尊重生命,体现人性,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但由于传统教学的弊端依然存在,课堂沉闷,机械和模式化;课堂缺乏生机与活力,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激发,师生的生命活力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因此,革除这些弊端,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英语课堂是英语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尊重生命,体现人性,以人为本,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但由于传统教学理念使课堂缺乏生机与活力,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激发,师生的生命力得不到有效发挥。因此,转变教学理念,构建充满活力的政治课堂,让活力竞相进发,应是新课程改革中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叶澜教授的《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载于《教育研究》1997年第9期),可谓是“生命课堂”的开山之篇,它犹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心田。今天,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理念,更应该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我们希望语文教学能重新焕发生命的活力,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创新实践的殿堂。下面结合本人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拙见.。  相似文献   

9.
尊重生命,体现人性,以人为本,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但由于传统教学理念使课堂缺乏生机与活力,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激发,师生的生命活力得不到有效发挥。因此,转变教学理念,构建充满活力的历史课堂,让生命活力竞相迸发,应是历史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当务之急。一、营造课堂氛围,给学生以安全的心理支持和谐发展是教育的理想境界,也是新课程改革极力倡导和追求的价值取向,而和谐发展的核心是人格的和谐发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赏识学生、尊重学生的需要,是激活学生主体意识的基本条件。人…  相似文献   

10.
陈利 《陕西教育》2004,(11):29-29
尊重生命,体现人性,以人为本,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但由于传统教学理念使课堂缺乏生机与活力,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激发,师生的生命力得不到有效发挥。因此,转变教学理念,构建充满活力的政治课堂,让活力竞相进发,应是新课程改革中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叶澜说:“要让课堂焕发生命与活力。”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学习中的体验,关注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才能彰显学生的生命活力,让课堂教学焕发异彩。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促进课堂的生成呢?  相似文献   

12.
如何引导那些以生命为载体的动态生成性资源,构建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新课堂,使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涌动生命的灵性呢?一、预设教学设计。促进动态生成要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就必须改革“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改进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主动发展的需要,为课堂的动态生成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3.
"没有设计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对课堂教学的设计,强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情感、想象、领悟等多方面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灵性,缺乏生命活力。如何让我们的地理课堂焕发新的生命力呢?本文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转变观念,优化设计,让地理课堂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14.
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是:尊重生命,体现人格,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课堂教学较为沉闷,教学方法也较为单一,缺乏生机和活力.所以,革除这些弊端,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历史课堂应该是历史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动态生成以其具有的主体性、互动性、真实性、丰富性、过程性、开放性、复杂性等特点逐渐被人们认识,追求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渐渐成为思想品德课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构建充满生命力的思想品德课堂应是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教学改革没有使教条僵化的课堂获取实质性活力。国家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启动,课改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成为师生焕发生命活力的主阵地”初见端倪。课程标准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它五彩斑斓,生机  相似文献   

17.
课堂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教育创新的平台,是师生点燃灵感、激发创新、集聚智慧的舞台.随着叶澜老师"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口号的提出,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指导课程追求生命活力势在必行.高专幼儿科学教育课程的老师需要在转变教学观念、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素养、优化课堂氛围、注重语言艺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等方面来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从而提高教育效果,达成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8.
尊重生命 ,体现人性 ,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但由于传统教学的弊端依然存在 ,课堂沉闷、机械和模式化 ;课堂缺乏生机与活力 ,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激发 ,师生的生命活力得不到有效发挥。因此 ,革除这些弊端 ,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地理课堂应是地理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当务之急。一、课堂氛围 :变专制为民主 ,给学生以安全的心理支持和谐发展是教育的理想境界 ,也是新课程改革极力倡导和追求的价值取向 ,而和谐发展的核心是人格的和谐发展。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 ,在师生平等对话中 ,学生…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各种新的教学理念扑面而来,语文课堂一改以前传统的满堂灌,由冷冷清清走向了热热闹闹,语文课堂由此充满了生机,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但揭开热闹课堂的面纱来,其实质也并不尽然。  相似文献   

20.
该文结合高中数学教学实际,提出“有效教学”.为此,在数学教学理念的有效性、把握教材的有效性、情境创设的有效性、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合作探究的有效性、课堂练习的有效性、课堂评价的有效性等方面,若能充分地改革或提高,则会让数学课堂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从而实现课堂高效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