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根据人力资本理论,高等教育可视为一种能改善个人未来收入状况的“资本品”.高等教育投资对于个人而言,是一种投入较大的投资活动.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在学费攀升、社会经济通货膨胀率提高、就业市场萎缩等因素的影响下,个人教育成本提高、收益降低、投资风险相应增大.为规避高等教育个人投资风险,保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投资者个人、高校和政府都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2.
个体教育投资风险与教育资产组合选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个体教育投资是形成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由于受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和人力资本固有属性的限制而成为风险投资,有其特定的风险内涵、风险类型和不同投资者对待风险的态度偏好。个体教育投资风险与个体的受教育年限和职业或专业选择密切相关。风险与受教育年限的关系包含在教育收益方程中,风险随受教育年限的增加而递减。不同职业具有不同的收入和风险,择业是对职业收入与风险的综合选择。在风险条件下,对个体受教育年限和职业的组合选择是实现个体教育投资效用最大化的重要模式。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个人投资在知识经济时代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存在着就业风险、专业风险、预期收益风险和教育过度风险等投资风险。因此,教育投资者应当对风险的存在形成理性认识,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及时洞察就业市场,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防范在就业困境下的高等教育投资风险。  相似文献   

4.
我国教育投资在三级教育中的分配与教育公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教育投资总量一定的情况下,教育投资按什么样的比例在三级教育中分配是关系教育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我国教育投资不适当的向高等教育倾斜,存在着重高等教育轻初等教育的倾向,这是不合理的一义务教育作为国家的基础教育,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增加义务教育的投资是公平的、合理的。而高等教育是一种个人收益率极高的教育,因此,减少高等教育的投资也是一种公平、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基于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家庭高等教育投资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和大众化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大学生的就业越来越困难,家庭和个人高等教育投资风险也越来越大。劳动力市场上大学生的供过于求、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家庭在获取信息上的不对称性以及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都给家庭高等教育投资不同程度地带来风险。规避风险必须从选择适合自身实际的教育投资方式、国家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大学生人力资本质量、树立自主创业意识、合理选择劳动力市场等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经典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对高等教育投资是有回报的,然而由于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着各种不确定因素,个体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是有风险的。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切入点,从高等教育成本、就业、收益等三个方面来探讨弱势群体高等教育投资存在的诸多风险,可以防范和规避教育投资风险。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个人高等教育选择风险成因分析,站在社会学角度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视角选用均衡理论来规避个人高等教育选择风险,从按照分层次实施各类教育,建立、完善对经济贫困家庭和较低社会阶层家庭子女资助制度,对民办高校和高职院校应由国家立法机构制定法律制度等方面作出理性思考,其目的在于降低高等教育个人选择风险,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的紧迫性 1.高等教育本身要求.在我国现阶段,引入高等教育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竞争机制,使各教育主体之间存在市场化的竞争,提高教育质量,使教育资源达到优化配置,从而提高高等教育效率.高等教育是准公共产品,再加之投资周期长,投资风险大,社会或个人对教育投入积极性不足;如果完全以国家作为高等教育投资的主体,那么就必然导致这种准公共产品的过度消费与浪费并存.在这种模式下,资金的无偿使用必然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如果完全由市场来提供,虽然消费者个人的收益达到了最大化,但从社会整体来看却受到了损失,导致资源配置相对不足.对于高等教育这种准公共产品,单纯的市场提供或公共提供都不能使资源的配置达到最优,因此应该考虑采用市场提供和政府提供相结合的方式.国家财政投入的有限与人们对高等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基本矛盾是"穷国办大教育",即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强烈需求与公共财政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即在坚持国家投资主体为主,积极进行公立高校体制改革的同时,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发展各种形式的民办高等教育,积极开展公、民办学校之间以及中外高校之间的合作办学.  相似文献   

9.
廖娟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8(3):150-164,192
本文以中国居民收入分配课题组2002年城镇住户调查的数据为基础,利用明瑟收入方程和probit回归方法对高等教育收入风险与个人选择上大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高等教育投资的风险和收益并没有对普通高中生的教育选择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高考制度仍是决定学生能否上大学的关键性因素,这限制了学生选择大学教育的主动权;个体的风险态度对选择高等教育有显著效应,风险厌恶程度越高的个体越愿意投资高等教育,这与我国劳动力市场体制内外的收入和风险存在较大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个人投资风险与消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婵香 《煤炭高等教育》2009,27(2):43-45,57
个人对高等教育投资的风险表现在教育过度风险、专业风险、就业风险、预期收益风险和主体风险。文章从教育和消费的取舍关系、博弈论和成本收益三个角度对高等教育个人投资的风险进行原因分析,从而得出高等教育个人投资风险的消解对策。  相似文献   

11.
经济因素对个人高等教育选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远伟  高巍 《教育学报》2007,3(4):83-91
今天的个人高等教育选择中,经济因素所起的作用是否在不断增强,对不同经济背景的受教育者是否产生着分化作用,从而对个人接受高等教育的公平性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对未来社会的阶层分布和贫富分化产生着负面作用。为了回答上述问题,利用11所高校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获得的研究结论是:个人的家庭经济条件对个人的高等教育选择行为具有显著影响,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更有利于经济富裕家庭的子女;高等教育与个人未来收入均等化存在非一致性和确定性,使得个体人力资本投资具有差异性;个人接受高等教育需要付出很高的费用,因此限制了他们的选择行为。对此,提出建立对经济贫困家庭和较低社会阶层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专项资金转移支付制度;国家和政府加大对第二、三层次高校的教育投资;对民办性质高校和高等职业学院制订专门法律,明确规定他们招收低收入或较低社会阶层家庭子女的入学人数比例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课题组2002年住户调查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系数的变异系数作为风险值,本文计算出中国教育个人投资风险值,并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中国个人教育投资风险为0.18,相对于其他国家较高.笔者提出两点建议,一是结合个人教育投资风险现状,引导高等教育理性需求;二是制定以风险转移和分担为核心的成本分担机制和学生贷款政策.  相似文献   

13.
We develop a theory of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school quality on student choices of education, and to understand its effect on economic growth. In a dynamic general equilibrium closed economy, primary education is mandatory but there is an opportunity to continue to secondary education and beyond. High-quality education increases the returns to schooling, and hence the incentives to accumulate human capital. This is caused by two different channels: higher quality makes education accessible to more people (extensive margin), and once individuals decide to participate in higher education, higher-quality increases the investment made per individual (intensive margin). Furthermore, educational quality determines human capital composition and growth. Cross-country data evidence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channels are quantitatively important and that the effect of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education on growth depends on the stage of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使教育投资风险凸现。本文选取中部地区湖南省的部分县市作为调查样本区域,针对就业难对农村家庭的教育选择意愿的影响实施了田野调查,并运用三阶段Log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大学生就业难总体上降低了农村家庭的教育投资意愿,对就业风险的预期使农村的弱势家庭以及欠发达社区农村家庭面临着更大的选择困境。一方面,预算约束使部分农村弱势家庭有放弃子女教育的意愿,另一方面,在没有更好选择的情况下部分弱势家庭的教育意愿又非常高。由于经济机会的缺乏,欠发达地区的家庭更愿意通过上大学来改变子女的命运,这就是教育致贫产生的根源。当前,需要通过有效的补偿和保障机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5.
Brazil fell behind in higher education attainment for the cohorts born in the 1950s and 1960s. We jointly model educational choices,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and wages, and compute the average, marginal and internal rate of returns to schooling after controlling for changes in ability composition at all levels of education. We find very high returns to college, which indicate that the disappointing trend in higher education could reflect binding credit constraints, psychic costs or uncertainty about future earnings gains from schooling.  相似文献   

16.
Why has Australian offshore higher education become the educational investment of choice for many students? What benefits do students anticipate from this education?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al goals and educational experience? To address these questions, this paper draws on findings from empirical research conducted with students studying at an offshore campus of an Australian university in Malaysia. It was found that students typically chose to enroll with the Australian university to receive a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Reasons offered for seeking a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effectively delineated two groups of students. For Malaysian nationals, a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was valued largely as a passport to employment with (Western)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operating in Malaysia. Generally the Malaysian students made positional investments in Australian offshore higher education. For non-Malaysian students a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was typically selected as an aid to procuring a new identity. These students chose a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with the hope of expunging provincial outlooks. From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they wanted new ways of viewing the world, new habits of thinking and new skills and approaches. They sought a personal metamorphosis. These students, therefore, typically made self-transformative investment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The paper further shows that investment choices influenced the way students experienced their education. Of the two populations distinguished by investment type, students who made self-transformative investments were more likely to respond positively to challenging education experiences associated with studying at the campus.  相似文献   

17.
家庭背景如何影响教育获得:基于居住空间分异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经验研究表明,教育在中国人地位获得中的作用在加强,与此同时,人们也发现来自家庭背景,或者说阶层背景的差异对人们的教育获得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那么家庭背景是如何影响人们的教育获得的呢?通过对人们居住空间分异的分析可以发现,家庭背景对人们教育获得的影响,有一部分是通过对教育资源的选择与争夺来实现,而这种选择和争夺又可以通过对基础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城市空间的竞争来实现.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是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基础.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是指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数量与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等方面对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需要的满足度,以及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环境下直接参与国际竞争的基本能力.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是由教育基础、教育主体、科学研究和教育投入4个核心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9个二级指标.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评价具有竞争力等级分类的模糊性和教育竞争力影响因素的模糊性,以及数据统计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