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音乐教育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它可以唤起人的潜在的经验和情感,激发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使人的心灵得到熏陶,人格获得升华.在高职院校开展音乐教育,不是单纯地以艺术教育为目的,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来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素质修养.旨在从整体上提高教育的质量,培养出既有职业专业知识与科学研究能力,又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艺术修养的高素质新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2.
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育人教育,也是艺术教育、美的教育。切实提高音乐教育质量,必须遵循美育的规律,坚持听觉与视觉的结合、欣赏与活动的结合、语言描述与想象的结合、知识技能与表现发挥的结合,从而使学生真正感受音乐形态美、动作美、内涵关、创造美,使我们的音乐教育由“美”向“善”达“真”,实现其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3.
审美教育亦称美感教育,即美育,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音乐以美的音色、美的节奏、美的和声、美的旋律构成了美的艺术形象,音乐教育通过对音乐作品(健康向上的)的演唱、演奏、欣赏等教学活动,把受教育者带进一个真、善、美的艺术天地,使他们授受审美教育的熏陶,激发其情感,培养其高尚的情操和审美情趣,从而能够达到构建其完善的人格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音乐是情感的自然流露、生活的真实写照,是历史的沉浮印记.优秀音乐表现的不仅是美,更是真、善和积极向上的思想.学校音乐教育的最大特点是通过美感教育,融汇音乐中健康的思想教育与艺术的美感体验,达到净化学生心灵的目的.在古今中外优秀音乐作品中采撷闪烁爱国思想的浪花,并根据校园生活的实际,选择符合学生接受能力的爱国思想题材的音乐作品,是学校音乐教育的一项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5.
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 ,在“风以化人”、“寓美于乐”、“寓教于乐”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其它教育手段不能替代的。在音乐教育和教学中体现审美教育 ,则既要抓住音乐这种艺术形式的特质和音乐教育教学的规律 ,更要结合审美教育的特点 ,把音乐教育和审美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审美教育自觉地融入音乐教育中。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师音乐教育面临两个问题,一是过分强调音乐的认识功能,二是过分强调音乐的德育功能。普通高师音乐审美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把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以审美为目的带动学生技术与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在参与艺术实践活动中学会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才能最终达到提高学生音乐审美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音乐是情感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念、加强对当代学生音乐审美的熏陶。这就要求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要以审美教育为主线指导整个音乐教学过程,让学生从中参与音乐生活、接受音乐熏陶、享受音乐的美。  相似文献   

8.
试论音乐审美教育的德育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蕴藏着强大的情感魅力.音乐教学中如何能在充分感受音乐作品内在美的基础上挖掘其蕴藏的思想美,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品德、高尚的道德情操的有效途径.也就是说: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寓思想品德教育于其中,这是音乐教育教学的有效方法和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音乐教学必须围绕审美活动这个核心。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的要点”。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音乐教育是中小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阵地之一。从美育的角度观察、研究音乐教育行为的理论,就是音乐审美教育。因此,音乐审美教育也应是音乐教育学中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研究课题和组成部分。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其它学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青少年心理研究和教学实践证明,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和开展艺术实践活动中,在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10.
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音乐教育的特征是情感审美,其教育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音乐教育以情感支持为载体,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实现音乐的德育功能。它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深刻而有力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声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象生活的艺术,它主要通过表演使接受者感受音乐的艺术形象,产生联想和想象,进而达到审美的目的.中学音乐教育活动是以中学生为主体,以适合青少年的音乐为客体,通过教师指导和设计的活动使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一种教育活动,从而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刨造美,其实质既为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2.
高师音乐艺术实践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艺术素养是人文素养的重要内容,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素养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艺术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学习艺术技能,同时在于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在高师音乐教育的各个环节中,艺术实践是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之一.因此,要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就不能不重视音乐艺术实践的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13.
音乐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知识、技能的训练、掌握过程,在这个教学过程中,除了相对单纯的知识和技能之外更多地体现的是对艺术的美的意识教育,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是音乐教育的核心,审美教育即美感教育,是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审美情操的教育,也就是美育。这  相似文献   

14.
音乐是擅长抒发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其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少年儿童掌握多少技能,更重要的是萌发初步的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因此,必须把欣赏、感受和表现等作为音乐教育的宗旨,通过音乐教师的引导,让少年儿童在教与学的情感体验中陶冶情操、汲取知识、收获快乐,进而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愉悦地成长.  相似文献   

15.
音乐教育是一项审美教育,是学校德、智、体、美、劳教育中必不可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创新教育是时代的需要,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更主要的要培养学生形成创造性的人格特征.音乐教育能提高情趣,陶冶情操;在音乐教育中,渗透德育,开发智力、促进智育,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样,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品质,都能起到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艺术教育功能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不是其他学科可以代替的.  相似文献   

16.
王丽 《考试周刊》2011,(88):225-225
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是提高个人艺术修养,树立正确审美观的重要手段。高中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明确地把“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作为首要教学目的,这就为我们指明了方向,高中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人,是别的学科不能代替的审美教育。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7.
奥尔夫教育理念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人们把奥尔夫音乐教育单纯的理解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不完全的.要真正全面地认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要在音乐教育实践中恰当地运用其教育理念从事音乐教育,就要结合本国音乐教育经验正确理解和把握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观念.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从音乐产生的本源和本质出发,即“诉诸感性,回归人本”这是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而奥尔夫音乐教育所强调的即兴性、灵活性、创造性恰恰是现如今的幼儿园教育所需要的,也就是说奥尔夫音乐教育是最适合人的启蒙教育.  相似文献   

18.
音乐艺术教育在启迪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塑造全面发展的新人、培养健康人格等方面有着特殊作用。通过音乐艺术教育,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艺术修养,提高其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等等。基础教育阶段是实施音乐教育的最佳时期。广大中小学教师,特别是中学音乐教师是实施系统音乐教育的主力军。建设一支政治、业务素质好的中小学音乐教师队伍,是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战略任务之一。本文拟就中学音乐教师在职培训的有关问题提出几点拙见:  相似文献   

19.
《教育》2008,(14)
思想力"原点"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音乐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所以音乐审美教育首先应当从它的音乐性出发,对音乐美最直接的体验以及培养学生领悟音乐美的最好的形式莫过于音乐欣赏。  相似文献   

20.
<正>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音乐教育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幼儿园音乐教育形式多样,音乐区域活动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组织形式,有助于在“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的过程中匹配幼儿间不同的能力发展水平和经验建构的需要。音乐区域活动,有效地推进了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游戏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