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SNS网站用户以现实的社会关系为基础在网络中构建虚拟的人际网络,结合人际竞争情报相关理论提出基于SNS开展企业人际竞争情报工作.针对该构想实地走访和调查了多家SNS网站和中小企业,总结了实际情况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之上设计了面向企业人际竞争情报的SNS系统,阐述了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详细探讨了系统的数据库和功能模块,具体论述了人际信息资源管理、人际网络构建、人际网络可视化和人际网络分析四个模块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2.
SNS社交网站以其独特的传播属性和商业价值为企业品牌传播提供了绝佳的舞台。本文通过对SNS社交网站传播特性的分析研究和实例列举.探讨了SNS对于品牌传播的独特作用.旨在进一步明晰如何通过SNS进行有效的品牌传播和品牌塑造。  相似文献   

3.
以人人网为代表的SNS社交网站的出现打破了虚拟人际传播与现实人际传播之间的界限,并且将二者融合起来。它采用实名制,并且为用户提供形式多样的交流形式,既弥补了传统网络人际传播中的非语言形式,又可实现一般网际传播中的异步交流,这种独特的新型网络人际交往模式构建起一个崭新的社会网络圈子。然而由于声音、眼神以及交往情景等限制,它依然无法在传播效果上等同于现实的面对面人际传播。  相似文献   

4.
进入web2.0时代,互联网成为个体网民的交流平台,SNS类型的网站逐渐兴起,实名制的校园SNS网站逐渐向现实化回归,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一种新的人际传播方式。本人将以往类似的文献作为研究借鉴,以问卷调查为主要方式,试分析当代校园SNS网站人际传播特点,对校园SNS网站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人际传播活动产生的影响做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校内网的SNS人际传播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校内网是典型的SNS校园网站,其传播主体是个体间的人际传播。本文通过对校内网的人际传播主体、符号、内容、传播情景以及传播中时间因素的分析,旨在说明SNS下的人际传播并非是虚幻的、不真实的,并非只是对面对面人际传播所带来的种种社会线索的一味的消除。SNS人际传播局部社会线索的消失有可能反而会激发人们对其他社会线索的探求,同时SNS有可能带来面对面人际传播所不具备的社会线索。本文同时对基于SNS校内网所特有的传播特征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社会性网络服务(SNS)流行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卉 《新闻世界》2009,(5):114-115
社会性网络服务(SNS)是WEB2.0时代标志性的网络服务新型模式,它成为连接虚拟网络与真实人际关系的桥梁,也成为人们青睐的人际传播新工具。它的普及与兴起到底说明了什么?为何人们在已经拥有众多传播工具的同时,仍然需要如此依赖于社会性网络服务的使用?其流行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社会性网络服务到底有何法宝?  相似文献   

7.
杨梓 《新闻世界》2011,(9):160-161
SNS社区具有真实性、私密性与工具性等特征,企业利用SNS社区进行品牌传播,具有传播效率较高、表现形式丰富、广告目标受众精准等优势。然而,在这些优越性的背后,同样存在盲目模仿成功企业的模式以及合作伙伴变动频繁等局限性。为使企业更好地利用SNS社区进行品牌传播,本文提出企业要使品牌人格化;将产品宣传和SNS社区的趣味游戏相结合;建立互动项目完善品牌宣传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进入web2.0时代,互联网成为个体网民的交流平台,SNS类型的网站逐渐兴起,实名制的校园SNS网站逐渐向现实化回归,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一种新的人际传播方式.本人将以往类似的文献作为研究借鉴,以问卷调查为主要方式,试分析当代校园SNS网站人际传播特点,对校园SNS网站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人际传播活动产生的影响做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基于口碑传播构建的SNS广告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NS的内核在于在互联网上实现"通过信赖的人找到需要的人",每个用户都可以从自身辐射出一个私有的可信赖的人际网络.人际关系的网状结构为口碑传播提供了介质,使信息通过SNS平台实现大规模向外辐射成为可能.驱动基于关系链的口碑传播,实现口碑传播的可评和可控,是培养SNS自身口碑传播广告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马丽 《传媒》2014,(22)
移动互联技术的便捷化和全天候,使虚拟人际传播主体及人际关系发生异化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大。文章分析了移动互联时代虚拟人际传播异化的原因、特征和表现,并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技术的变革下,品牌方开始关注虚拟形象的优势,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与虚拟形象合作或塑造其自身品牌的虚拟形象,以打造拥有独特“人际”关系与“人格”属性的人格化载体,形成与受众新的互动关系。在当前传播背景下,品牌人格化是一种新的品牌建设战略,虚拟形象的人格化可赋予品牌生命力,与品牌共同成长。品牌人格化的建构不是只塑造其外在形象,更要赋予其独特的人格化特性,荣格的原型理论为品牌的人格化路径提供了原型参考,助力品牌方利用虚拟形象进行人格化发展战略的运营。  相似文献   

12.
王慧 《东南传播》2010,(6):75-77
SNS类网站近年来发展迅速,无论是美国的Facebook,还是其在中国的复制品人人网、开心网,都已经拥有了众多的使用者,成为网络世界中的佼佼者。SNS的崛起为传统的网络传播模式输入了新鲜的血液,网络交往不再只是匿名、虚拟的代言词,SNS让网络人际传播呈现现实化的回归。目前已有的研究多是从受众的角度来分析SNS取得成功的缘由,本文则试图从网站自身出发,用历时性的视角,考察其受追捧的内在机制。总结出其过往的核心竞争机制,当下着力拓展的机制,以及未来应当纳入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3.
SNS对人际传播中行动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詹恂  彭涛 《新闻界》2008,(6):37-40
本文以“社会行动”的视角,从SNS这样一种社交网络在人际传播中的行动、对信息传播行动的影响、促使人际传播的目的理性化、影响了受众对媒介选择的行动和促生了新的公共空间等几个方面来分析了SNS对人际传播中行动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校园SNS照进现实——以校内网的人际传播模式为例SNS是Web2.0应用的典型模式之一,而人际传播是SNS最主要的传播形态。文章以校内网注册用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两所高校的校内网用户网络调查搜集的多项数据,结合7W传播模式,从传者、内容、媒介、受者、效果、  相似文献   

15.
何佳 《新闻世界》2014,(2):155-157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打破了人们交往的时空限制,借助网络(如QQ、微博、微信、人人网等)向他人表达内心情感情绪或态度观点的自我表露已成为当代大学生业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面对面的人际传播,网络空间的自我表露已成为建立或维护人际关系的一个新平台。本文主要以国内发展较成熟的SNS网站——人人网为例,对其人际传播中个体自我表露的主要途径和特点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陈雪 《现代视听》2012,(2):55-58
文章首先论证了微博传播属于人际传播中的一种,继而对"微博人际传播"与"微博人际关系"的概念进行了厘定,通过剖析"微博人际关系"与现实人际关系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差异进而阐释出"微博人际关系"具有交往情境的超时空性、交往主体的去社会性、交往中介的多符号化、交往关系的"半真实化"以及交往对象的自由化的新特质。  相似文献   

17.
品牌自创虚拟IP的传播说服路径具有行为经济学中典型的非理性要素的框架特点.本文通过对品牌自创虚拟IP的可塑性、人格性、适配性等核心特点的分析,认为其在形象的感官刺激、人格的情感渲染、适配的场景消费三个层面存在非理性说服现象,并存在着内容形象引擎不完备,情感传播叙事障碍以及场景化变现未成熟的说服困境.本文认为,品牌方应加...  相似文献   

18.
文莉 《声屏世界》2012,(5):157-158
在传播碎片化、分众化的时代,传统的灌输型营销模式在精准性、营销成本、营销效果上显露出越来越多的不足,而互动性所带来的精准化和低成本成就了SNS。今年以来,开心网与国际知名车企率先合作的植入式互动营销,则在最大限度的实现用户之间互动、用户与品牌互动的同时,做到线上游戏与线下品牌认知融为一体,不仅帮助企业增强口碑传播和用户忠诚度,又能在用户间形成互动营销活动的二次传播。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国内SNS的发展概况,以及与SNS紧密相关的个人社会资本的概念.社会网络服务(SNS)是一种“社会化”的互联网使用方式,它既可以允许用户将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网络迁移到虚拟世界中来,又可以帮助用户在虚拟平台上构建新的人际关系,从而将对用户的强关系、弱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聚集型社会资本和桥梁型社会资本产生一定...  相似文献   

20.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之所以被普遍采用,就在于它的强烈纪实性,在于它符合人类接受信息的普遍规律,在于其人际化传播的特点。所谓“人际化传播”,就是把人际关系、人际沟通原则运用到大众传播行为当中去,强化记者在采访现场的作用,将机械化、电子化更加人格化、人情化,使大众传播成为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人际信息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