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使用长竿短线钓草缝,最让人烦 脑的事儿是解决浮漂问题。使用蜈蚣漂距离远些就不易看清楚,使用长身立漂入水困难出水还容易将漂折断。因此大多数钓友都使用短身浮漂。但短身浮漂的灵敏度不高,因此十分矛盾。我使用长身立漂钓草缝的方法是:用1厘米长细塑料电线外皮一段套在主线上充当漂座(漂脚粗可用气门心),漂座上端再套2~3毫米长一段气门心,浮漂插入漂座后将上端气门心套在视漂根部(见图),这样组装后浮漂与主线平行,在草缝中可直出直入,灵敏度也很高。此方法也适用于钓冰洞。望众钓友不妨一试用长身浮漂钓草缝@李世贤!呼…  相似文献   

2.
(二)长竿短线钓法 用长竿配短线,是在水草丛生的水域钓草膛、戳拱和戳苇茬的传统钓法。长竿配短线可以装浮漂底钓,也可以不装浮漂也不用坠子浮钓。 1.长竿短线装浮漂底钓法  相似文献   

3.
朱伟 《中国钓鱼》2001,(2):16-17
我习惯用七星漂垂钓,并摹仿钓线有“水线”和“风线”之分,把七星漂也分为两种:入水的浮漂称作“水漂”.漂浮在水面的浮漂称作“风漂”。平常人们垂钓都是通过观察“风漂”的变化来掌握提竿时机,在这里我介绍一种观察“水漂”而得知鱼讯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我地渔具店里出售的浮漂座,是有一个铜芯的那种。使用时,浮漂脚可插在灵活旋转的橡胶棒上,主线可以穿过浮漂座的铜芯。这种浮漂座的缺陷是铜芯的孔太小,如果钓线稍粗或不太直,浮漂座就不易在主线上滑动。为了改进这种浮漂座,我把浮漂座的铜芯剪去,让钓线直接穿过固定铜芯的小环,再配用稍大的太空豆,浮漂座就可以在主线上痛痛快快地滑动了。■  相似文献   

5.
池塘伉俪     
那是深秋的一个星期天早上,我静静地坐在市郊的一个鱼塘边,一手握着鱼竿,两眼紧紧地盯着水面上那支红绿相间的浮漂。秋风吹到脸上微微有点凉意,可我一点也不在乎。今天是我第一次跟丈夫来钓鱼,一心想着能钓上鱼,甚至连周围的美景也顾不上看一眼。忽然,浮漂轻轻地点了几下,按照丈夫昨晚的“理论指导”,我知道这是鱼在吃饵了。我顿时紧张起来,把鱼竿握得更紧了。只见浮漂又上下抖动了几下,忽地沉没了,我赶紧把鱼竿用力一提,手感很沉,鱼竿弯成了弓形。哈,鱼上钩了!但它却不是乖乖地就擒,而是一个劲地向鱼塘深处窜。我死死地提…  相似文献   

6.
一、草洞钓法。草丛多鱼,倘选洞孔钓鲫必有收效。洞面有30厘米见方,甚至再小些亦可投钩,钓法为长竿短线单钩钓,其目的是操作方便并防止挂草跑鱼。如草丛无洞,则可自己割草开洞或钓草边,效果也不错。  相似文献   

7.
何蔚蓝 《钓鱼》2012,(21):20-21
认识浮漂的灵敏与迟钝浮漂灵敏点的误区一支浮漂的灵敏点在哪里?各有各的说法。寻找灵敏点,台湾争论了几十年,大陆也找了十几年,至今仍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说法。以前的说法是把浮漂调整到水平,之后平均一目一目的修剪铅皮,一直修剪到某一目浮漂突然浮起不止一目,这个目数位置,就定为灵敏点。这种说法有点牵强,做起来也麻烦,我认为缺乏科学性。如果修剪铅皮得到一支浮漂的灵敏点在5~6目之间,而用它来钓鲫鱼,就出问题了。鲫鱼饵的比重轻,一颗鱼饵的  相似文献   

8.
浮漂筒巧改     
李致奎 《钓鱼》2010,(8):49-49
渔具店出售的圆柱形透明塑料浮漂筒,因价格低、携带方便,是很多业余钓鱼人的首选。但这种浮漂筒容易损伤浮漂。一是几支浮漂装在一个筒中,浮漂与浮漂,浮漂与筒壁相互摩擦碰撞容易磨损浮漂的漆皮;二是携带时注意不够,漂筒倒立,容易使漂尾折弯损坏。我做一小改,方法简单,使用起来以上弊病也全解决了。  相似文献   

9.
衣善新 《钓鱼》2010,(3):12-14
用悬坠钓法钓小鱼时,我想找一个能快速入水的浮漂,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翻身快的浮漂。试用了几款,觉得都不理想。什么样的浮漂翻身快?浮漂入水受到几种力的影响?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做了几个简单测试,觉得可以在理论上对对漂翻身的受力情况进行大体的描述。  相似文献   

10.
吕渭坡 《钓鱼》2007,(4S):29-29
“钓鱼不钓草,等于空跑。”“钓草要钓洞,钓得鱼满篓。”这两句鱼谚我在十几年前早巳听过。农民的唱和据此在实践中出现过惊人的奇迹,他众多钓友的面前从草边、草洞里钓出骄人的鱼获量。但是,在实际施钓中,钓鱼人往往又会被某些急功近利的思想所左右,失去了钓好鱼的大好机会。特将近日出钓中的得与失,以拙文告诉钓友,从而证明钓草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1.
古代的浮漂     
浮漂是钓具的重要属具。浮漂虽小而作用甚大。掌握水的深浅和鱼水下吞钩信息,全靠浮漂的反馈。钓具发展到今天,浮漂也已千姿百态。钓鱼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而古人以什么作浮漂呢?我们从一些古籍中可略见一斑。羽毛和获梗就是其中的两种。《吕氏春秋·离俗》记述:“譬之若钓鱼,鱼有大小,饵有宜适,羽有动静。”意思是:钓鱼,对鱼的大小,钓饵应恰当合适,羽(浮漂)也会因鱼吞食钩饵而作出反应。《庄绰·鸡肋编》记述:“钓竿之半,系以获梗,谓之浮子。”获是一种茎直立的草本植物。上述两则记述可以看出,古人用羽毛和草梗来制…  相似文献   

12.
2001年老鬼钓鱼学校第五期学习班,本人有幸受邀讲解浮漂原理。有天训练期间发现A班一位学员A的浮漂有很多动作,但扬竿中鱼率很低,我看了一会儿发现他用的是漂尾长度约20厘米、15目的硬尾浮漂,我问这位学员浮漂调几目,他回答是三目,我告诉他应该修剪铅皮调六目,钓目不用改变就可提高中鱼率,学员照方法改变调目之后,问题得以解决。之后我到对面鱼池巡视发现有另外一位学员B的浮漂亦有很多动作,扬竿中鱼率也很低,更巧  相似文献   

13.
浮漂及运用     
丁俊 《中国钓鱼》2007,(2):24-24
竞技钓是一种系统化技巧性很强的垂钓活动,它包括钓组的配置、饵料的配制、浮漂的运用及调钓方法。下面就浮漂的运用及调钓方法谈谈我个人的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诸位钓友批评指正。我认为浮漂可分为两大类:定向型浮漂和综合型浮漂。一、定向型浮漂可分为四种:水皮漂、浅层  相似文献   

14.
姜超 《中国钓鱼》2005,(8):60-60
多钓友在挑选浮漂时,只是把浮漂滚动一下,如果不颤动的就是同心度好,属于好漂,反之就是次品,这样挑漂是十分片面的。挑选一支好的浮漂,首先要根据自己所钓鱼情,选择适合的漂型,最主要的是,仔细挑选漂身和漂尾的漆是否均匀,漂身漆有没有气泡,是否有裂纹,漂尾和漂脚的接口是否有明显的缺陷,最后再挑选浮漂的同心度。需要一提的是,独根、多片拼合的孔雀羽浮漂,还有软尾的浮漂,因其加工和自身的原因,很难达到笔直,在挑选这样的浮漂时,可以适当放低对同心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放生红鲤     
王建防 《钓鱼》2005,(24):53-53
浮漂像凝固在水面,一动不动,望眼欲穿,神情过于专注,以致忽略了携带泥土芬芳和煦微风的受抚。一整天了,我就在这儿临水而坐,与水中的浮漂僵持着。不知是我的饵不对路,还是这鱼太难伺候?  相似文献   

16.
剖析漂脚     
王怀斌 《钓鱼》2012,(15):20-21
浮漂是钓鱼人的眼睛,可当我们手中拿着一支漂时,我们到底能读懂多少关于浮漂的内涵呢?现在流传着很多关于浮漂的文章,可大家讨论来讨论去,最后对于是调高目灵,还是调低目灵还没有统一,我也看过几位大师关于浮漂的文章,粗略一看,句句精典,  相似文献   

17.
程宁 《中国钓鱼》2001,(5):23-25
在了解了浮漂的调钓原理后,还需要了解浮漂的选用依据。如果选用错了浮漂,即使调钓得正确,也照样钓不好。短身短尖子浮漂:适合于钓“水皮儿”(接近水面的浮鱼)。这种漂立身快,饵下沉的幅度小,便于游速较慢的鱼跟饵。粗短身硬长尖子浮漂:它立身快,适合捕捉中上层鱼讯。钓生口浮鱼时,丢鱼少。  相似文献   

18.
识漂与起鱼     
朱伟 《中国钓鱼》2005,(4):27-27
不同鱼类的摄食方式是不同的,所以浮漂的反应也各有所异。钓者应从浮漂的运动变化情况判断上钩的是什么鱼,浮漂处在何种状态是最佳提竿时机。  相似文献   

19.
浮漂的选择与如何调漂,是台钓的关键。目前,市面上流行的浮漂有孔翎漂、巴尔沙漂、塑料漂、芦竹漂、芦苇漂乃至木漂等等。相对而言,材质的选择对台钓的确有一定影响,但最为重要的却是浮漂的加工,也就是浮漂的浮力、形状、规格等几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调漂小工具     
悬坠钓由于灵敏度高,也被广大钓友移植到了休闲垂钓之中。当半水悬坠调好需要的目数后,根据水深调漂时,需要在钓钩上挂饵,每移动一次浮漂,就要挂一次饵,反复多次移动浮漂,才能把漂调到钓点的水深位置。作为竞技钓,这是钓前“打窝”的一个技巧。但是,休闲钓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