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科学史家皮克斯通(John V.Pickstone)是英国伯恩利人。他先学习生理学,后攻读哲学博士。1974年,他来到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研究医院史,并在12年后创建了该校的科学、技术和医学史中心(STM)。2000年,他在本校出版了一部名为《认识方式:一种新的科学、技术和医学史》(Ways of Knowing:A New History of Science,Technology and Medicine)的著作,翌年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再版。该书在出版伊始,就受到英国一些权威学者的高度评价。在该书扉页上,伦敦大学学院韦尔科姆医学史中心的波特教授称赞它"构建了我们现在所拥有的最激动人心的综合"。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耶鲁大学医学史图书馆珍藏的《Ying咭Li国新出种痘奇书》及与该书收藏过程相关的人物和事件,指出该书是反映近代中西医学交流史的重要献,值得引起医学史和科学史研究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科学史家皮克斯通(John V.Pickstone)是英国伯恩利人.他先学习生理学,后攻读哲学博士.1974年,他来到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研究医院史,并在12年后创建了该校的科学、技术和医学史中心(STM).  相似文献   

4.
<正>他说:当一个医生,一辈子能治好多少病人?如果发明一种预防方法,就可以使亿万人不得传染病。他是第一个投身病毒研究的中国人,是开辟了微生物学新篇章的医者,是推翻日本人人尊崇、号称"发现沙眼病毒体第一人"医学家野口英世论断的中国医生。英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称他是"预防领域里一位顽强的战士""他祖国的优秀科学公仆""一个必须写在世界医学史上的中国人"。时至今日,中国知道他名字的人,依然很少。他就是世界著名微生物专家汤飞凡。  相似文献   

5.
<正>44月26日,由中国科协—北京大学科学文化研究院、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科学文化论坛暨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揭牌仪式在北京大学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21,(2)
鉴于目前多数卫生职业学校并没有开设专门的医学史课程,在内科学教学过程中进行有关医学史的渗透教育,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科学素养和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其在科学研究上的批判精神和为医学献身的精神。教师要注意平时积累医学史素材,充分和专业课教学内容相结合,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医学史教育。  相似文献   

7.
2009年,来自欧洲、美国、澳大利亚和印度的61家科学、技术和医学史杂志的主编联合发表了社论《杂志遭到威胁:科学、技术和医学史杂志主编联合声明》(Journals under Threat:A Joint Response from History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Editors),刊登在各杂志当年的第1期上。该社论强烈抗议2008年欧洲科学基金会(European Science Foundation,ESF)发布的欧洲人文科学文献索引(European Reference Index for the Humanities,ERIH)对期刊进行的评级,并集体拒绝欧洲人文科学文献索引将它们收录其中。在科学、技术和医学史学者的抗议以及其他人文学科学者的批评下,2010年欧洲科学基金会开始调整欧洲人文科学文献索引的设计,放弃最初对期刊进行评级的做法,提出"文献资料的发展路径"(the bibliographic approach),将它重新定位为一个尽可能收录欧洲各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出版物的基础数据库(1)。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两个基本理念发挥了关键作用。首先,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并不一定发表在所谓的"核心"期刊上,而是很可能发表在其他期刊上。其次,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虽然在不断地国际化,在研究中使用本国语写作与使用英语等国际通用语言写作依然是同等重要的。所以必须保护杂志的多样性,鼓励新创办的杂志和本国语的杂志,从而有助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杂志遭到威胁》的社论不仅是国际科学、技术和医学史学科发展上的一份重要史料,而且对于中国当前的科学技术史乃至整个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进行评级的趋势在中国目前愈演愈烈,并且伴随着日趋严重的大学和研究所等学术机构中学者的等级化和科层化。面对这一处境,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可能需要联合起来,采取一些实际的行动,例如拒绝某些极不合理的评价指标和体系,不管它们是针对学术期刊或者学者本身的。欧洲科学基金会发布欧洲人文科学文献索引的事件以及随后的进展,为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学者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案例,其中的理念和经验值得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正6月3日,由中国科协—北京大学科学文化研究院、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科学文化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科协—北京大学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北京大学校长郝平,科技部党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著名化学家史家李乔苹教授毕生致力于中国化学事业,在化学教育,化学史研究和化工生产上所取得的成就,指出他是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化学史的先驱,著述宏富,他五十年前撰著的《中国化学史》及其以后的数次增订本和英译本,均获得国际科学史界的高度评价。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6月3日,由中国科协—北京大学科学文化研究院、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科学文化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以"抗疫与科学文化建设"为主题,邀请8位国内来自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围绕主题展开交流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17世纪的医学革命》一书的评析,试图初步回答何谓西方近代早期的"医学革命"这一问题,并对其爆发的历史背景做出初步的分析介绍,指出其在近代医学史和科学史中的重要价值,期冀其在未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赫崇本是我国现代著名的物理海洋学家,海洋教育家,中国海洋科学的奠基之一,他开创了中国“水团”研究,特别是对中国黄海冷水团的系统研究;他领导并参与了1958-1960年间进行的全国海洋综合调查,积累了中国海洋研究的丰富资料,总结了关于浅海的海洋调查方法;他致力于我国物理海洋科学和海洋教育事业,培养了一批物理海洋科学研究的出色人才,为我国海洋科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中国拓扑学的奠基人——江泽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涵(1902-1994年)是中国拓扑学的奠基人和中国数学会创始之一。他在60多年的学术研究和数学教育的生涯中,为中国现代数学,特别是拓扑学的研究,作出了开拓性和创造性工作,培养了大批数学人才,造就一个卓有成就的“中国拓扑学派”他为了进一步发展中国的数学事业,又自己捐资设立“江泽涵奖学金”鼓励学生勇于超过老师,在学述上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4.
宣统年间,在我国东北地区发生了一次震惊外的鼠疫病大流行,当时清政府控制疫情,在沈阳隆重举办了有11个国家参加的“万国鼠疫研究会”。该文根据档案史料,对这次盛会进行全面分析研究,文中包括会前准备,大会事项,与会人员,大会总结,学术交流五项内容,我们认为,此次盛会,是我国近代医学史上的由我国政府主办的首次国际学术会议,其影响之大,意义之深远是空前的,它的召开,是我国防疫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15.
何丙郁与中国科技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丙郁是国际著名中国科技史家和国际中国科技史研究组织者。该文以珂丙郁介入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及李约瑟博士的三次合作为径,以何丙郁在中国科技史研究方面的亲历为维,论述在他在中国科技史研究及组织等方面的成就。  相似文献   

16.
《学会》2020,(6)
正6月3日,由中国科协—北京大学科学文化研究院、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科学文化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以"抗疫与科学文化建设"为主题,邀请8位国内来自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围绕主题展开交流和讨论。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科协—北京大  相似文献   

17.
正中医学在我国医学史上发展千年,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现代社会中仍旧在临床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传统科学技术,不可不谓是中华文明历代传承的瑰宝。细数中医学的发展历程,其在更新过程中不断汲取不同时代的多种自然和人文学科的知识,将人、自然、文化三者有机融合,使这门学科不仅仅在"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同时也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成为至关重  相似文献   

18.
2001年8月15日,美国国家帮会犯罪研究中心举行“特雷什高级研究奖”颁奖仪式,一位鹤发童颜、神采奕奕的中国学者健步走上领奖台,他就是中国著名社会史学家、中国秘密社会问题研究专家、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蔡少卿教授,他成为历年来获此殊荣的首位中国学者。“特雷什高级研究奖”创立于  相似文献   

19.
《自然科学进展》杂志刊载的基金论文产出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然科学进展》(月刊)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1991年创刊,目前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共同主办。10多年来他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且标志着我国自然科学最新进展的国家级综合性学术期刊,刊载了大量的中国科研人员在自然科学各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高  相似文献   

20.
《科学中国人》2004,(9):i014-i015
在“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室主任任海平博士应邀为该论坛做报告,他在题为《中国国防现代化的新途径》的报告中提出,“民转军”将成为二十一世纪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重大趋势和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