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家庭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体和谐社会实践中,需要以社会主义婚姻家庭观为基础实现家庭和谐。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诠释的社会主义婚姻家庭观为研究视角,针对爱情观、道德观、义务观展开分析讨论,旨在为人民群众形成正确家庭婚姻观提供参考与借鉴,期待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知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2.
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家庭这个社会的基本单位。因此,如何走中国特色的和谐婚姻家庭建设道路便成了现阶段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从构建和谐婚姻家庭的角度研究可知,离婚率的攀升、教育子女的方式不当、街坊邻里关系疏远及有缺陷的生活方式等都是影响婚姻家庭和谐的因素;促进经济发展、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减少和预防家庭暴力、促进家庭邻里关系的和谐及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等都是中国特色的和谐婚姻家庭的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3.
乔素英 《焦作大学学报》2013,(1):123-124,127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家庭的和谐,就谈不上社会的和谐,和谐家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透过儒家的经典之作《论语》,我们不难发现,孔子个人不但很重视家庭的和谐,而且还提供了构建和谐家庭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律内容,婚姻家庭制度的完善对调节家庭关系、婚姻关系,构建和谐社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离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一个更为完善的法律去规范去调整它。要从离婚判决的法定条件、财产划分、保障权利、赔偿制度等方面认真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律内容,婚姻家庭制度的完善对调节家庭关系、婚姻关系,构建和谐社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离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一个更为完善的法律去规范去调整它。要从离婚判决的法定条件、财产划分、保障权利、赔偿制度等方面认真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谐机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构建一个和谐机关:一是要健全规章制度,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科学完善的机关制度;二是在贯彻执行各项制度时,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三是建立一个民主友爱的人际环境。只有机关和谐才能促进社会和谐,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单位形象。  相似文献   

7.
人的和谐意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首先应当加强人的和谐意识培养。和谐社会构建不仅是要建立物质和谐,更重要的是要建立精神和谐。以和谐为中心的生态美育,对促进入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精神和谐具有独特的作用。加强生态美育,重视精神和谐,各方面要相互配合,积极培养人的和谐意识,是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中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离不开健全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农村社会公平的“调节器”,也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稳定器”,为农村和谐社会构建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为农村和谐社会构建提供必要的物质保证。必须大力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
家庭美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是每个家庭成员都应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准则,是社会为维护婚姻家庭生活和谐而提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素养,应该做自觉遵守家庭美德的模范,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文章就大学生与家庭美德、当前大学生实践家庭美德的状况以及大学生家庭美德养成的主要途径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和谐社会需要政府转变理念,建立法治政府.当前在和谐社会理念下,法治政府构建制度建设,应从畅通利益表达渠道,完善社会冲突解决机制,健全政府内部制度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1.
刘鹏翔 《辽宁高职学报》2010,12(12):19-20,74
"和谐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与目标。高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谐教育"亦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的"和谐教育"主要体现在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的结合,应培养出既有较强技术能力又有较高人文素质的"技术人文主义者"。  相似文献   

12.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不仅是一个涉及经济政策和收入分配制度的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涉及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战略、政治秩序、社会稳定和价值追求的理论问题,是一个涉及我国社会改革的方向和性质的重大现实问题。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公平相协调,使效率与公平实现有机统一,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和重要支撑。在实践中,我国逐步探索出一条既注重效率又维护公平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路。  相似文献   

13.
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体现,是个体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已有的研究表明,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全国常模,而高校教师的心理和谐很大程度上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和谐以及教与学的心理和谐。当前高校教师可以从个体内部心理自我认识的和谐、知情意的和谐和人格的和谐,以及外在关系的人际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和谐等方面来构建自身的心理和谐;高校的管理可以从建立健全教师管理体制、营造和谐的环境和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等方面给高校教师提供心理和谐的支持,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4.
建设和谐社会是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的必然要求,它既是社会文明的体现,也是人民群众的需要。文章分析了我国目前出现一些不和谐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一些官员缺乏民本思想、职业本位意识不强以及贫富悬殊引起的社会分化等;进而提出要有效建设好和谐社会,必须树立和谐社会的理念、构筑和谐社会构建的利益协调和疏导机制、夯实和谐社会的社会基础、净化和谐社会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法制保障,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只有坚持依法治国,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强化法律的执行,树立法治的权威,才能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性别和谐是人类两性关系世界中十分重要的学术概念,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内容。消除性别歧视、落实农村男女两性的平等地位和发展权利,需要健全和完善以妇代会为主导,其它非政府妇女组织和民间妇女信仰团体为辅助的多元化妇女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是和谐社会构建的生力军,作为公民中最具发展潜力的群体,是公民教育实施的重要对象。当下大学生国家意识减弱、责任意识较低、公德意识缺失的现象不可忽视。通过公民意识教育,在提升大学生群体的公民素质水准的同时,带动整个社会公民素质的提升,这不仅是关注大学生素质和命运的体现,而且也是一个国家把握现在、走向未来的重要举措。以"一中心双基地四平台",增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是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所设计的理想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其中,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沙利·傅立叶的“和谐社会”思想具有代表性。他围绕和谐社会提出一系列观点、看法,并付诸实践——成立了法郎吉社区。虽然今天看来空想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思想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并且已经成为遥远的历史,但是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干我国正在构建的社会主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同居权,也称同居义务,是指夫妻之间享有的、以性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身份权。同居权具有权利义务的双重属性,且与人身有密切联系,在现实中很容易发生冲突,我们应针对不同情况,在权利和平等保护原则的前提下,分别进行协调,使各自的权利在一定范围内都能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20.
同居权,也称同居义务,是指夫妻之间享有的、以性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身份权。同居权具有权利义务的双重属性,且与人身有密切联系,在现实中很容易发生冲突,我们应针对不同情况,在权利和平等保护原则的前提下,分别进行协调,使各自的权利在一定范围内都能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