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川酒诗话     
巴蜀酒业,肇始于先秦,兴盛于唐宋,明清继之。在古典诗歌里,有许多名篇佳构赞颂巴蜀美酒,形成特有的四川酒文化。  相似文献   

2.
川酒诗话     
巴蜀酒业,肇始于先秦,兴盛于唐宋.明清继之。在古典诗歌里,有许多名篇佳构赞颂巴蜀美酒,形成特有的四川酒化。  相似文献   

3.
终唐一代,长安地区先后实行过自由开放、禁酒、榷酒制、榷酒钱制、榷曲制等多种不同的酒业政策。随着时间推移,长安的酒业政策逐步从宽松走向强化,对酒业的控制性日益增强。它的发展演变同长安的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有着一定联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4.
《现代企业教育》2009,(23):92-93
近日,记者从知情人处得知,宝丰酒业设计的新版广告的主题是从未听说过的4清标准",这是产品标准还是工艺流程标准?是谁发起制定的?为什么在宝丰酒业诞生?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随即赶赴宝丰酒业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5.
2014年7月22日百润股份(002568)停牌,重组注入预调鸡尾酒龙头巴斯克酒业,停牌前公司股价17.78元(前复权),2015年4月7日公司再次停牌,停牌前股价79.9元,在不到9个月的时间里,百润股份因为注入巴斯克酒业股价涨幅为350%,按照增发后股本计算,百润股份市值近380亿元,预调鸡尾酒行业成为食品饮料行业中增速最快的行业。而今黑牛食品(002387)通过旗下全资公司广州达奇于2014年介入了这一快速增长的行业。  相似文献   

6.
中国白酒业已迈入酒文化创意时代。酒文化创意应在继承中国酒文化的基础上,以酒业中所蕴含的中国酒文化资源或元素为基础进行横纵比较、研究及提炼,以提高酒业的附加值,开拓广阔的市场。  相似文献   

7.
民国时期的我国酿酒业有了新的发展。南方盛行黄酒,北方盛行烧酒。西方葡萄酒和啤酒的生产技术传入东部地区。各地名酒在展览会中脱颖而出,大量名酒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绍兴、汾阳、凤翔、洋河、茅台等特色酒业产区形成,为我国酒业带来了新活力。  相似文献   

8.
元代制酒业与酒业政策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元一代.制酒业相当发达.酒类品种增加.产量提高.制酒技术有新突破;元代实行限制性酒业政策.榷酤与禁酒并行.酒业政策多变.榷酤时兴时废,禁酒时严时驰,呈现与政治相适应的经济政策特点。  相似文献   

9.
羊城 《职业技术》2006,(21):55-55
去年年中,在广东东莞地区打工的华小姐花了几千元血汗钱,买下了某酒业公司一套多功能“节能设备”,号称既能生产白酒、黄酒、啤酒,还能生产诸多饮料。她是在出租车里听到了某酿酒公司关于“不花一分钱,免费学习酿酒技术”的广播宣传后才跃跃欲试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酒的原始发明人很难断定,但比较合理的推断是起源于上古时期粮食的自然发酵.黄帝、仪狄、杜康等都是自觉酿酒并有所创造的人.商朝发明了曲和蘖.周朝的酿酒技术已达相当水平.汉代的酿酒业进一步发展,这主要表现在酒曲制作技术的改进和酒类的增多.唐代酒业更加兴旺发达,并创造出以“春”命名的名酒系列.宋代酒业发展的新趋势是长江以南广大地区酒业生产的迅猛崛起,尤以江苏酒业最为发达,并形成了“川黔名酒带”.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主要并非指的是一种时态,而是一种思想态度和意识,以及一种崭新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教育的全部蕴念所在。根据后现代基本精神,本文力图重新审视教育过程中目前已被广泛认可的师生关系,从一种全面的、多元化、多层次的视角反思传统的师生关系,从而对师生关系问题形成新的有益的认识,即师生关系应从二元对立的主客关系转变为相互作用的共生关系,由单向的知识传授关系转变为双向的平等对话关系,从理性保障的师生关系转变为情感保障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2.
陈毅元帅的战争诗词是20世纪生动形象的革命战争史,又是壮美深沉的民族精英心灵史:在审美上既重风骨,又富意境;在形式上古近体并重,且创作颇丰。陈毅其人品性高洁,风骨凛然,其诗亦然,是20世纪传统诗词当之无愧的大家。  相似文献   

13.
冯契认为,一切概念都有摹写现实与规范现实的双重作用,逻辑原则也体现着后验性与先验性的统一.在逻辑理论的证成问题上,"概念的双重作用"要求逻辑理论的建构必须坚持后验性与先验性的统一.有见于现代逻辑论证理论的普遍主义、先验主义倾向,非形式逻辑试图从后验性与先验性、普遍性与情境性的统一中去证成自身.  相似文献   

14.
《文选》选文,有“对问”一类。问对作为人际语言交际的基本形式,由来已久;卜辞是人神问对,旨是决疑;《尚书》是君臣问对,旨在择贤;《论语》是师徒问对,旨在问道;《孟子》是君士问对,旨在问难;《庄子》是人物、物物问对,旨在说理。对问体在以专论为特色的第三阶段诸子散文消失,转移到以《战国策》为代表的史传散文中,《战国策》也是君士问对,旨在问计。对问作为文体是作为手法的问对句型发展而来,其基本特征是设词见志,抒发郁陶之情。宋玉《对楚王问》作为对问体的唯一代表,从问对内容上确立了文体范式,是北方文化与楚文化的结晶,成为骈赋尤其是设论体的直接渊薮。  相似文献   

15.
利用初等微分学比较了单参数平均与对数和指数平均的几何组合,发现了使得双向不等式Jp(a,b)1/2-3)/2]和所有a,b>0且a≠b成立的p的最大值和q的最小值,其中Jp(a,b),L(a,b)和I(a,b)分别表示a与b的p-次单参数平均、对数平均和指数平均.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Lifelong learning is something which one does for oneself that no one else can do for one: it is a public and personal human activity, rather than private or individualistic. One of the features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is the paucity of a language for learning as process and participative experience. Personalised learning requires a sense of the worthwhileness of 'being a learner'– a virtue in the 21st century. A sense of one's own worth as a person is essential to understanding one's identity as a learner. Research suggests the human capacity to learn can be understood as a form of consciousness which i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values, attitudes and dispositions, with a lateral and a temporal connectivity. This 'consciousness' has several dimensions which are all related to becoming a person, with a learning identity. They also enable the learner to become aware of and appropriate what is of worth and map onto the sorts of core values that learning communities espouse. Awareness of self and of one's own worth as a person is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becoming a learner' and for identifying and engaging with 'what is of worth'. Furthermore, a sense of self as a learner is formed in relationship, and understood as one learns to tell one's own story, as a participant in the conversation of the learning community. Character is the way in which we refer to that quality of personhood in which there is rooted the capacity to change and learn over time.  相似文献   

17.
校长首先应当是专业化教育者,懂得教育教学规律,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学校的教学和课程负责,并起到示范和引导作用;校长又负有统领学校组织的整体发展之责,因而应当是一个领导者,一个职业化的学校最高层的领导者,即职业化的领导者。校长既是专业化的教育者,又是职业化的领导者,是专业化教育者和职业化领导者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8.
歌唱是一种听觉的艺术,一首歌曲是由词、曲作者共同创作而成。演唱必须在充分尊重歌曲原作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歌曲的分析和理解,然后再准确处理和表现。歌曲的处理是手段,歌曲的表现是目的,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因此,对歌曲的处理与表现进行深入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地方本科院校学报具有学术窗口、学院名片、学人摇篮、服务平台等功能。对地方本科院校学报进行科学的定位,首先要结合学校定位,其次要着眼地域定位,寻求错位发展,尤其要处理好学术性与应用性的关系、内向性与开放性的关系、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关系。为提高学报的办刊水平与质量,办出特色,地方本科院校学报要坚持走特色化与品牌化道路,在办刊质量、学术品位、特色栏目创设、编辑素质、装帧设计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20.
所谓办学理念,是指人们对办学的基本信念,指人们对自己学校的定性、定位及职能的认识.办学理念对办好一所学校至关重要,"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乃是暨华中学的办学理念.对校外,它是一面彰显办学特色的旗帜;对校内,它是一个统一思想、引领行动的纲领.文章拟就办学理念作初步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暨华中学办学实践,针对办学实践中的问题,交流一点办学理念的探索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