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无线传感网络融合了传感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领域一种全新的发展方向。介绍了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节点结构、网络体系,重点研究分析了无线传感网络中的各项关键热点技术;介绍了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对无线传感网络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无线传感网络作为新兴的测控网络技术,是能够自主实现数据采集、融合和传输应用的智能网络应用系统。无线传感网络是逻辑上的信息世界与真实的物理世界紧密结合,从而真正实现”普适计算”模式。目前在节点硬件平台的研究比较少,很多采用国外产品,因此首先对国内外的无线传感节点进行分析,研制了一款无线控制节点,结合无线采集节点组成了一个小型无线传感网络测控系统。实现了采集节点与上住机的通讯,并使用上位机软件对无线数据的传输特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最后通过无线传感网络测控系统对温室的温湿度实施了控制,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感网络中数据的差异性越来越大,数据属性差异会造成冲突,传感网络通讯耗时,网络节点效率较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信息纠错校验的传感网络低错通信算法.运用改进的概率决策理论对数据进行融合差异出错概率判断,通过数据融合技术保证数据的最大化差异融合,保证能量耗尽的节点与出错节点的数据能够保证融合错误率最小,传感网络在低错状态下进行通信.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大幅提高传感网络的通信效率,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线性静态传感网络的生命周期受到网络中数据融合容错性能的影响,为了提高网络的生命周期,需要提高网络数据融合的容错性能,提高数据重构精度。传统方法采用基于传感器节点信誉度集分析的传感网络生命周期延展算法,无法有效去除簇头节点的数据冗余,功耗较大。提出一种基于极大似然估计法的线性静态传感网络的生命周期延展算法。进行线性静态传感网络模型构建,设置信标节点的个数和位置以及节点间通信半径,进行数据融合处理,根据极大似然法进行数据融合的冗余性分析,得到线性传感网络的生命周期延展的扰动方程,由此实现了极大似然生命周期延展算法改进。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数据融合质量较好,使用定点迭代来加快算法的收敛性,节省了网络能量,延迟了网络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5.
林丹 《中国科技信息》2008,(12):108-110
无线传感网络的各个传感器节点集成了传感、数据处理、无线通信和电源在一个很小的模块上,功耗是制约着节点寿命的关键因素。ADC作为被感知环境和传感器网络的数据接口,是传感器微节点硬件构成的一个重要器件。文章根据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结构与特点,定义了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AD设计要求,同时通过进一步分析不同类型的模数转换器,提出适用于无线传感网络AD的结构。  相似文献   

6.
群智能算法良好的自适应性与移动传感节点部署所需的组织性具有相似性。作为群智能算法的一种,粒子群优化算法具有结构简单、实现容易、易于收敛等特点。无线传感网络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如何动态部署移动节点,达到提高无线传感网络覆盖率和降低节点移动能耗。本文介绍了粒子群优化算法与无线传感节点部署的相关知识,并对粒子群优化算法应用于无线传感节点部署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针对无线传感网络中节点在数据分发操作中由于能量耗尽而失效的现状,对无线传感网络中的代码更新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从无线传感网络节点能耗的角度出发,设计了基于能量有效性的代码更新机制,详细探讨了能量有效性下收发节点代码更新机制的实现进程及方法,并进行了性能仿真测试,仿真结果表明该代码分发协议机制能够明显降低节点能耗、延长无线传感网络节点的寿命,对于进一步提高无线传感网络节点代码更新及数据操作方面的研究及应用具有一定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较容易地获得海量数据,比如基因芯片数据、卫星传感数据、文本数据、互联网数据(百度、谷歌、脸书、推特等)。"这些数据的最大特点就是海量、高维。"刘汉中说道。海量可以理解,高维又是什么概念呢?"高维数据是指数据的维度远远大于样本量,例如基本芯片数据、大脑核磁共振成像数据、传感数据、社交网络数据等。"刘汉中给出了解释。如何利用统计学的模型和方法有效地分析和处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自组织网络动态融合,提高复杂应用环境下的无线传感网络的稳定性和通信能力。传统方法中对自组织网络动态融合采用时延-多普勒域动态重组的融合机制,导致相邻节点功率均衡偏差,融合性能不好。提出一种基于分布传感的容迟自组织网络动态融合算法。构建无线传感自组织网络的网络模型,设计短距离通信的主从式无线传输信道自适应跟踪技术和冲激响应特性分析模型,使用分段副本相关检测器对分布频段内频谱进行分段滤波和检测,进行无线传输信道自适应均衡设计,通过相关处理后,可消除这种多径干扰的影响,得到分布传感的容迟自组织网络动态融合结果,实验得出,该算法的融合精度较高,信号保真度较好,优于传统算法,展示了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在舆情监控和管理的实践过程中,迅速有效地识别出舆情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对舆情的监督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从内容与结构双重维度,设计一种完整的网络舆情关键节点挖掘、识别和分类的技术方法。涉及GooSeeker、Gephi、Fuzzy AHP和TOPSIS等软件和算法,并以新浪微博“8·12滨海爆炸”事件为例进行具体分析。[结果/结论]突破了单纯从单一维度进行关键节点排序的局限性,使关键节点的识别与分类进一步深入,并明确演化特征,对网络舆情的科学应对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
周荣  喻登科 《现代情报》2018,38(4):170-176
[目的/意义]从一个更为系统的视角梳理和评述国内外知识网络研究文献,为后来研究者提供参考与启发。[方法/过程]通过文献整理归纳,将知识网络研究分为结构、行为、演化和绩效四个方面,并对每一方面的研究成果加以系统整理和述评。[结果/结论]目前,知识网络已经成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研究领域。在结构维度,集中在拓扑结构和小世界网络结构的探索,以及对网络结构生成机制的探究;在行为维度,重在知识网络中的知识学习、共享、整合、协同创新等环节的机理与路径分析;在演化维度,聚焦于演化机制模型的构建与仿真试验;在绩效维度,着眼于知识网络对知识增长、技术创新、组织成长的积极影响等。  相似文献   

13.
陈盛  韦链 《科教文汇》2013,(16):199-200
网络集群事件作为研究热点之一,还存在概念界定不清的现象。本文在对网络集群事件定义进行整合的基础上,以大学生网民为研究对象,主要从群体相对剥夺感、群体认同、群体效能、去个性化、从众等维度对网络集群事件的心理形成进行了简单探索。  相似文献   

14.
将“互联网+”技术与物流业融合起来,构建高度互联互通的物流网络体系,才能不断提高现代物流业的智能化、自动化、专业化水平。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互联互通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进行研究,分析大数据等技术的物流应用趋势。除此之外,创新性的构建了制造业、冷链和电商三大物流网络体系,阐释了如何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下加强物流网络体系的互联互通。最后,笔者对推进现代物流网络体系的互联互通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物联网迅速发展,传感器已在各个领域大量使用,智慧地球的概念正逐步影响个人、企业乃至政府的行为工作方式.而数据采集技术作为物网络一个关键环节,影响着物联网的效率和精确性.在当前的生产和生活当中,一个物联网的建立常常涉及到很多传感器或者数据采集设备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些设备的性能和功能也在快速的更新.一个传感器或者数据采集设备的增减常常又会伴随着数据采集程序的更新,企业要与时俱进、提高效率,当随时改善物联网结构,这样的一种改善必然引起新的工程开发,从而导致了新项目实施的成本增加和周期延长.为了避免这种程序的重复开发,提高物联网改善的效率,本文采用在Myeclipse开发平台运用java语言设计并实现了可配置数据采集软件系统.该系统具有高通用性和高移植性,可以通过不同参数配置对不同的传感器或数据采集设备实现数据的采集.  相似文献   

16.
17.
发现协同创新网络类型、分析网络整体结构特征及其创新绩效影响因素,为提高协同合作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协同创新视角,以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共同专利权人为研究对象,用Louvain算法识别协同创新网络。根据网络整体结构特征,用K-means聚类算法划分协同创新网络类型,并深入分析每种网络。用专利数量和专利质量衡量网络创新绩效,以合作强度和网络整体结构特征为条件属性,网络创新绩效为决策属性,用CART决策树分析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新方法以数据驱动为视角,借助数据挖掘技术深入剖析网络结构特征、合作强度和创新绩效之间的非线性知识规则。研究结果表明:(1)共有四种协同创新网络,即二元协同创新网络、星型协同创新网络、完全协同创新网络和复杂协同创新网络,不同网络类型的整体结构特征和创新绩效差异化明显,证实了分类讨论的合理性与科学性。(2)二元协同创新网络和完全协同创新网络没有明显的核心成员,星型协同创新网络和复杂协同创新网络存在核心成员。(3)在不受其他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复杂协同创新网络和星型协同创新网络的合作强度分别对网络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和负向影响;在二元协同创新网络中,过高或过低的合作强度均有助...  相似文献   

18.
全球价值网络新格局下后发企业如何实现追赶和超越追赶,转变其在价值网络中的角色,实现价值网络结构重构,构建新的竞争格局,是企业管理实践面临的重要问题。在文献回顾基础上,从价值网络结构特征出发,引入“互联网+”背景下的信息共享,探索价值网络结构重构的具体路径。利用328个有效样本数据对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网络密度这一结构特征对价值网络结构重构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信息共享在网络密度和价值网络结构重构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同时,信息共享部分中介效应受调节变量资源获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Compared to human vision, conventional machine vision composed of an image sensor and processor suffers from high latency and large power consumption due to physically separated image sensing and processing. A neuromorphic vision system with brain-inspired visual perception provides a promising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Here we propose and demonstrate a prototype neuromorphic vision system by networking a retinomorphic sensor with a memristive crossbar. We fabricate the retinomorphic sensor by using WSe2/h-BN/Al2O3 van der Waals heterostructures with gate-tunable photoresponses, to closely mimic the human retinal capabilities in simultaneously sensing and processing images. We then network the sensor with a large-scale Pt/Ta/HfO2/Ta one-transistor-one-resistor (1T1R) memristive crossbar, which plays a similar role to the visual cortex in the human brain. The realized neuromorphic vision system allows for fast letter recognition and object tracking, indicating the capabilities of image sensing, processing and recognition in the full analog regime. Our work suggests that such a neuromorphic vision system may open up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 in future visual perception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20.
曹兴  马慧 《科学学研究》2019,37(1):165-174
通过分析新兴技术“多核心”创新网络形成机理,研究了新兴技术创新网络知识增长机制,构建了新兴技术“多核心”创新网络双重双向形成模型。运用仿真方法动态模拟新兴技术“多核心”创新网络形成过程,分析新兴技术创新网络结构及其节点动态演进的规律。研究表明新兴技术创新网络形成依赖于企业间知识转移行为,具有生命周期特性;在网络形成发展期知识状态增速最大并趋于饱和;在网络形成稳定期具有无标度特性,呈现“多核心”网络结构;新兴技术企业扩大知识转移的频率和范围,加速提升企业知识状态,是成为网络核心企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