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移动互联网是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的结合,即具有"随时、随地、随身"的移动特点,又具有"分享、开放、互动"的互联网优势。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为4.29亿人,同比增幅高达37.64%。而2012年年底,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超过5.2亿人次。到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或将首次超过互联网用户数。在移动互联网全新的传播生态下,海量信息、移动获取、互动沟通传播特点使移动互联网媒体用户呈  相似文献   

2.
张毅 《声屏世界》2012,(1):178-179
提起无线广告,还得从11年前开始说起。从2000年的中国移动的移动梦网增值业务开始到2003年WAP门户网站广告,再到后来短信群发的广告模式,一路走来,无线广告的发展模式可谓千姿百态。直到2008年,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崛起,手机应用广告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3.
移动互联网颠覆广告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动互联网是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的结合,即具有"随时、随地、随身"的移动特点,又具有"分享、开放、互动"的互联网优势.它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宽带的部署、智能3G手机、平板电脑的使用普及而到来.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为4.29亿人,同比增幅高达37.64%.而2012年底,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将超过5.2亿人次.到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或将首次超过互联网用户数.[1]为适应移动互联营销环境的变化,向越加挑剔的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企业不断寻求新技术、新盈利模式,在摆脱常规交易模式和市场局限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价值网络.  相似文献   

4.
移动互联网广告发展现状及其困境近年来,整个移动互联网行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但被视为移动互联网盈利来源之一的移动广告并没同步井喷。2012年,移动广告业绩尤其是品牌广告主移动广告投入在所有广告份额中占比之低令人震惊,甚至当年出现所谓"春天说"与"泡沫论"之争,前者强调移动广告极其灿烂的前景——"这是一个200亿美元(美国)的巨大市场",后者则相当怀疑乃至全盘否定:移动终  相似文献   

5.
王少磊 《视听界》2015,(1):31-35
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近几年的发展趋势。社交产品(比如新浪微博与腾讯微信)之外,新闻客户端一直被认为是"另一张移动互联网门票"。在激烈的竞争态势下,如何运营新闻客户端实现盈利?这方面商业网站的成功尝试,是否可以被传统媒体移植拷贝?一度被贬低的门户网站"用户——流量——广告"模式,在今天似乎重新显示出效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移动互联网处于“黎明前的黑暗”——90.4%的移动互联网网民为30岁以下人群,购买力不强;广大的独立WAP网站的赢利模式还在苦苦寻觅中;运营商的“霸王条约”若隐若现;资费过高……青涩的中国移动互联网,还需要阳光与雨露的眷顾。  相似文献   

7.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移动社交软件不断普及,互联网商业公司的盈利属性与其产品社交属性之间的天然冲突,使得如何找到盈利与用户体验的平衡点成为一个难题。其中广告模式是最传统也最普遍的盈利模式,尽管由于社交媒体的社交化、私人化属性,隐私数据的泄露与广告的频繁出现令用户反感,但它终究是一个绕不过去的盈利模式。本文就SNS社交网站、微博、即时通信三大移动社交媒体在广告模式的盈利实践现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从2012年起,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就已经全面赶超电脑互联网用户,至2016年第二季度,移动应用在社交、视频、新闻、工具以及购物领域的渗透率就已经超过50%,成为广告主最为青睐的广告投放渠道之一。甚至有市场机构预测,2016年底中国移动端广告规模将全面超越个人电脑端,占互联网广告支出的56%,2017年将进一步占到67%,达到1881.9亿元.  相似文献   

9.
从今年双11来看,天猫、京东、苏宁易购、唯品会等电商移动端订单均超60%,势头之猛超乎想象。移动互联网营销的爆发为电商移动化起到了催化作用,据统计,201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广告支出增长了90%。在面对移动新常态时,企业需重新审视移动营销环境,对移动媒体而言,占据流量入口成为关键。  相似文献   

10.
李鹏 《声屏世界》2014,(1):61-62
正媒体碎片化时代的特征"大众传媒已不复存在"。这是美国广告协会首席执行官鲍勃.利奥狄斯(Bob liodice)的一句预言。今天,这句话正在逐渐变成现实。随着移动互联网、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急速普及",媒体碎片化"的特征已显得愈加明显。一般而言,报纸、杂志、电台、电视都是传统媒介,其后是互联网,然后是以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互联网时代是以门户网站为中心的时代,这个时代基本上沿袭着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但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随着App、微博、微信等技术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2012年是中国移动互联网继续高速发展的一年,也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大幅度增长,远远超过中国网民的增长幅度。手机网民数量首次超过PC机网民数量,预示着移动网民将继续大幅增长,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与空间异常广阔。这一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看点与亮点多体现在移动网络方面。  相似文献   

12.
王雷 《今传媒》2012,(8):71-72
据艾瑞咨询的报告预测,中国移动营销的规模将由2011年的24.2亿元激增到2015年的245亿元[1]。整合营销传播(IMC)逐渐取代传统的传播方式,成为营销传播最重要的传播手段。但在移动互联网络领域,尚未建立起关于整合营销传播的应用模式。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建立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整合营销传播模式已成迫切命题之一。  相似文献   

13.
《信息系统工程》2009,(1):76-76
2008年12月9日,第三届中国移动互联网大会在北京艾维克酒店举行。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陈金桥在会上透露,电信研究院最近搞移动互联网的战略,评估发现移动互联网正在部分复制固定互联网的成功模式,相对于移动互联网发达的国家来说,我国对移动互联网的重视远远不够,下一步需要在政策上有新的倾斜。  相似文献   

14.
正"现在报纸越来越难订了!"这是各地市报负责发行的同行近几年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发行何去何从?固有的发行模式转型与否?成为大家急需解决的问题。最近几年,PC互联网已日趋饱和。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月,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8.38亿户,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人,占总网民数的八成多。伴随着移动终端价格的下降及wifi的广泛铺设,移动互联网呈现井喷现象。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进入全民时代,移动互联网已经悄悄地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王清 《新闻世界》2012,(4):138-139
随着3G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平台上一种新的营销模式产生——"SoLoMo",这种将社交、位置和移动互联整合起来的传播模式具有较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也代表着未来移动互联营销的发展方向。本文对SoLoMo模式下的"人人报到"上的广告营销活动进行分析,阐述移动互联时代SoLoMo广告的多元化营销。  相似文献   

16.
项目背景 伴随着移动网民群体的快速壮大,移动互联网行业已经成为竞争激烈的新领域。早在201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就已达3.5亿,预计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用户数有望超过传统互联网的用户数。随着移动终端设备成本的不断降低、移动通讯流量开销的持续下降、移动互联网应用范围的日益扩大,移动互联网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期。  相似文献   

17.
张颿 《声屏世界》2012,(2):105-106
据Enfodesk易观智库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年度综合报告2011》显示,3G技术的发展使得中国移动互联网运营商的主导权逐渐减弱,但移动互联网发展已成为趋势。报告还显示,2011年移动互联网用户与互联网用户重叠率将超过70%,到2012年将完成互联网用户向移动互联网  相似文献   

18.
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介环境的变革与技术更新引导户外广告趋向数字化、智能化和互动化,在消费者信息接受心理与行为的变化中,"情感"的作用和价值非常突出。基于这一背景,本文在梳理现有主要广告传播心理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户外广告传播"注意-兴趣-行动-情感-分享(AIAES)"模式,对其各要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模式运用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提起移动互联网营销,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短信广告",然而移动终端性能的不断提升、LBS(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和AR(虚拟现实)技术的日渐成熟,给移动互联网营销带来无限可能。移动互联网广告的优势截至2011年Q3,中国3G用户突破1亿,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快速提升,预计到2013年,  相似文献   

20.
吴红晓 《传媒》2010,(12):6-11
"移动改变生活",这是中国移动-这家全球最大也是最挣钱移动通信公司的董事长王建宙面对外界概括移动行业时,常挂在嘴边的话.同时,这也是中国移动少有的多年未更换也没过时的推广广告.它阐述的是手机对人们现代生活方式的根本性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