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0 毫秒
1.
一、对仗是律诗的必要条件律诗和绝句,在平仄方面,格律要求相同;但在对仗方面,格律要求却不一样。在绝句中,对仗可有可无;在律诗中,对仗却非有不可,否则便不入律。律诗共有四联: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在这四联中,“颔联”和“颈联”必须用对仗,“首联”和“尾联”可用可不用对仗。例如: 观猎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对仗)  相似文献   

2.
绝句与律诗     
绝句是从律诗中截取而来,因而亦称截(绝)句。律诗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十四言(上下联各七字)或十言(上下联各五字),分半断句成联,颔联与颈  相似文献   

3.
律诗共八句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每联对句末字押韵,有的律诗首联出句末字也入韵,这是律诗的特点之一;律诗的特点之二就颔联、颈联结构对称工整(即对偶);其特点之三是“对”“粘”,即由其平仄韵律决定的,律诗除首句入韵的首联外,每联之中出句与对句的平仄相反,这叫作“对”;律诗上下联相“粘”,即上联对句的第二个字与下联出句的第二个字平仄声调一致,这就叫“粘”;其特点之四,从内容表达看,一般是先记叙描写,后议论抒情.只要掌握律诗的这四大特点,运用到律诗排序的不同题型中进行分析,就能准确迅速地排除错项,选出答案.  相似文献   

4.
“起承转合”本是近体诗的章法。绝句的第一句,律诗的首联为“起”;绝句的第二句,律诗的颔联为“承”;绝句的第三句,律诗的颈联为“承”;绝句的第四句,律诗的尾联为“合”。此法运用得当,且内容尚佳,就是一首不错的诗,反之,既使内容再好,若乱了章法,那诗是要大打折扣的。我们若把此法运用到议论文的写作当中去,为学生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古代诗人创作过程中的布局谋篇,虽没有明确的规定,但也有一种“章法”。这就是元代范椁说的:“起、承、转、合。”所谓“起”,即开始;“承”,即承接;“转”,即转写;“合”,即收合。譬如律诗,首联为“起”,颔联为“承”,颈联为“转”,尾联为“合”。绝句则是首句为“起”,次句为“承”,三句为“转”,末句为“合”。律诗如杜甫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相似文献   

6.
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山居秋瞑》一诗,充分体现了作者“诗中有画”的艺术风格:首联点题,颔联颈联再由景写人,尾联抒情明志,揭示全诗主旨。全诗以自然关来表现诗人的思想美、人格美及其理想中的社会之美。  相似文献   

7.
对偶是一种修辞方式,就是用对称的字句来加强语言效果。“偶”在这里是双数、成对的意思。对仗是指律诗(包括赋)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对偶的语句。而对联则是指将诗赋中的对偶句独立成为上下两联完全对仗的文学形式。要弄清对偶、对仗、对联这三者的关系,关键在于弄懂什么叫对仗。律诗共八句,分为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的上句叫做出句,下句叫做对句。上句和下旬的平仄关系,叫做“对”;前联和后联的平  相似文献   

8.
名联赏析     
对联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有人认为它起源于律诗的对仗,律诗的颔联和颈联要求对仗,很多工整的对仗,成了后世的名联。例如主人待客,常吟诵的“花径不曾缘客少,蓬户今始为君开。”是唐代诗人杜甫《客至》里的颈联。当时杜甫刚刚定居成都草堂,正值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热情好客的主人清扫院落,敞开蓬门,殷勤接待来客。再如人们经常用来描写爱情或友情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是晚唐诗人李商隐的《无题》中的颔联。  相似文献   

9.
时下,语文教学的深度、广度是语文教师热衷的追逐.这样的课堂因为文化因素而显得富有内涵,文化资源的引入也使课堂变得厚重.那么,在文化的大背景之下,我们究竟该如何利用文化资源,丰富语文内涵呢? 一、精当地整合文化资源 在执教《七律·长征》时,教师先引领学生初步感知律诗的诗体特点,丰富文本的文化内涵.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始于南北朝,形成于唐朝,在平仄、押韵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规定.律诗分为五言和七言两种,一首八句,两句一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相似文献   

10.
王维的诗歌艺术造诣很高,精通各种表现手法。《观猎》首联使用“先声夺人”的手法,为全诗定下基调;颔联使用“以物衬人”的手法,突现将军的英武、雄健;颈联借用地名的文化内涵,丰满了将军的形象;尾联通过细节描写,揭示了将军踌躇满志的心态。  相似文献   

11.
《望岳》不是五律何铭《中学语文教学》1994年第8则载《让学生多读些古诗》一文,称杜甫名作《望岳》之诗体“是五律”,且“要求学生根据律诗的特点”将打乱的诗句“调整句序”。其他报刊所载亦见有“五律《望岳》”这种提法。此皆误识。一首五言律诗,必定同时具备...  相似文献   

12.
郭薇薇 《学语文》2000,(3):16-16
初中语文教材选用了崔颢的《黄鹤楼》,备课中,翻看教参,称其作意为“怀乡”。又翻了几篇析文,意同。反复恩之,依然存疑:其一,此律首联、颔联用字、用韵并不台律诗的规范,例有些古诗句法。其二:前两联与后两联似断成两截,文气不能一以贯之。  相似文献   

13.
陈志杰 《师道》2023,(5):44-46
<正>晚唐诗人韩偓所作的七律《残春旅舍》,记述诗人在客居之地的晚春,忆及故都长安风物人情,伤感中更坚持宁做唐朝遗民,绝不与其他士人一样依附新朝的意志。诗作首联平实浅白;颔联与颈联对仗工整新奇,向来为人所称道,被称为“晚唐巧句”(语出许学夷《诗源辨体》卷三十二);尾联直抒胸臆。试看其诗: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  相似文献   

14.
读《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是杜甫用律诗形式来反映现实的不朽作品之一,它和《三吏》《三别》等名篇一样,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爱国思想和“沉郁顿挫”的特有风格。全诗八句,首联破题,总写“春望”之景,情在景中,饱含着诗人忧国伤时的沉重心情。颔联具体写春天的花鸟,睹物伤怀,“国事”“家事”并写,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十分动人。颈联直抒胸臆,慨叹战祸连绵,生灵涂炭,复感家人分散,音信难通,情意绵绵,忧虞又生。尾联形象具体,  相似文献   

15.
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一诗,充分体现了作者"诗中有画"的艺术风格:首联点题,颔联写景,颈联再由景写人,尾联抒情明志,揭示主旨.全诗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思想美、人格美及其理想中的社会之美.  相似文献   

16.
《语文学习》2009年第11期刊发了谭志永《正视个体差异尊重不同见解——〈李杜诗五首〉课堂教学片段》,在第二个“片段”中,谭老师的学生认为,《客至》颔联“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不是互文”.理由是“此二语不是引起下文。而是承上启下.前一句承首联.后一句启颈联”;对这种“一分为二”的“切分”.谭老师予以充分肯定。对此.笔者颇不以为然。  相似文献   

17.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但它的兴盛与繁荣却跟八股文有密切关系。对联在五代时已具雏形,那时仅作为春联用,并没有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唐代律诗形成后,其颔联、颈联也可以作为对联看待,但当时人们只是在写律诗时讲究这两联的工整与否,把它作为律诗的一个组成部分来欣赏,也没有把它作为一种  相似文献   

18.
重在写人,还是写景?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一诗,《唐诗鉴赏辞典》对其颈联作如是分析: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  相似文献   

19.
这首诗的首联写孤桐的第一特征,枝繁叶茂,高大挺拔;颔联写孤桐的第二、第三特征,正直伟岸,虚心中空;颈联写孤桐的第四特征,它虽然老,但根长得更加壮实,在强烈阳光的照射下树叶更加茂盛,树荫更浓;尾联则是抒写孤桐的理想和报负。前三联描其形,第四联点其神。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的“一字师”1952年元旦,原在东北大学任教,后调任山西大学历史系教授的罗元贞写信给毛泽东,趁着向毛泽东祝贺新年的机会,汇报了自己学习毛泽东诗词的体会,并就对他尤其喜爱的《七律·长征》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觉得这首诗颈联“金沙浪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浪”字,与颔联“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浪”字含义相同,认为这样重复不妥。因为这是历来诗家所忌讳的,所以他建议将“浪拍”改为“水拍”,以避免律诗中间两联对仗句的用字重复的现象。这样一改,“水拍”的“水”字,虽然与第二句“万水千山只等闲”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