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张伟 《考试周刊》2010,(50):165-165
一案例一:在《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第一单元综合探究课《正确对待金钱》的教学中,许多老师为了贪图省事,学生还没有探究,就把所谓的标准答案讲给了学生,这样就削弱了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长此以往,新课改就会变味,就会出现"新瓶装旧酒"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一、案例点击【案例一】在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第一单元综合探究课《正确对待金钱》的教学中,一位老师把探究活动的要求讲了一下,就根据教学内容把他认为是正确的标准答案告诉学生,要求学生按他的要求去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微探究"即微型探究性教学,是指根据教学内容,围绕某个小知识点或某一问题,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让学生用自我探究或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它作为探究性教学的一种,为数学课堂教学找到了一种有效的实施途径.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数学课堂教学各环节中如何渗透微探究,浅谈一下自身的做法与体会,供参考.一、概念教学中的微探究,让学生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案例1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乘方"的教学片断.  相似文献   

4.
黄新江 《考试周刊》2010,(29):168-169
"科学探究"是物理《新课标》强调的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本文作者结合物理教学经验,认为在实施新的"科学探究"教学模式时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探究性实验;鼓励课后探究,以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5.
史小侠 《教师》2011,(28):46-46
新《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何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更好地让学生感受到民主、探究之乐,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以求找到快乐探究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课题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一节教材是这样安排的,教材首先开门见山,由课题提出"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这一问题,并通过作出假设,进行实验探究,引导学生思考。  相似文献   

7.
郑立东 《学子》2013,(8):55-55
随着"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随着科技化生产的普及,各行各业越来越需要"钻研意识坚、动手能力强"的人才,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需求,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在《科学课程标准》中首次提出了"科学探究"的概念,并强调:"科学教学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进而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根据这一精神,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开展合理有效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像"科学家"一  相似文献   

8.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科学探究过程的要素中有一条:合作与交流。课堂教学中的"合作与交流"主要是通过"课堂讨论"的途径来实现的。课堂讨论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9.
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绝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个科学探究的结论。但现实教学中,不少教师使用《科学探究手册》、《科学探究学案》等教学资料,过分地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进行"指导",这些以教师视角编写的《手册》或《学案》,让学生依既定步骤"按方抓药",阻碍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章由一堂《圆锥体体积计算》的教学案例引发出疑问:什么才是真正的探究活动?数学教育应当成为让学生去亲身体验的数学问题解决的一种活动,教师不应该仅仅是简单的证明事实,而应该努力使学生能获得发现,真正使学生经历一个探究与发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是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动物的行为"一节安排的探究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掌握探究动物行为的方法。笔者带领学生生物学科技小组设计了2种探究实验装置,应用于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2.
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能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一种重要教学模式,本文在此基础上,结合脚手架思想阐述了基于信息的问题探究模式的理论基础、一般流程,并结合典型案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在实验教学方面作出了重大调整,在"课程性质"中新增了对化学实验的阐述,明确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关键是要充分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创新性学习的理念,有机结合"自主、合作、探究"的现代学习方式。为此,联系自己的教学研究与实践,谈谈阅读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15.
研究性学习在教育和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学习化学的兴趣,本文依据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中有关洗涤剂的建议,设计了"探究洗洁精对鱼存活的影响"的研究性学习案例.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贯彻《语文课程标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认真落实新课标的必然要求。在课堂中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有利于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分析了中职学生特点、中职语文教学特征和"探究学习"法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探究学习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使用的优势,探析了其在教学中应用的实施步骤。文章结合《生命的五种恩赐》、《宇宙的边疆》、《胡同文化》与《浪漫的灵魂》四篇中职语文课文教学的具体实践,分析了"探究学习"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并强调了教学中应注意的"通识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精神是《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与我们如今的时代精神相吻合的。只有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发展,创新才成为现实。在此,笔者试图对语文探究教学模式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鲁迅先生的经典名篇《祝福》,百教不厌,百学出新。日前我在这一课的探究教学中,有学生用一"被"字总结出祥林嫂的命运,可谓一字"警奇",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20.
沈嵘  郭玉英  曾路 《教育学报》2003,(12):28-31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纳入内容标准 ,要求在教学中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 ,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这就涉及到对科学态度、科学探究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 ,以及如何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问题。本文讨论了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并通过实际的教学案例说明如何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