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教育文汇》是我很喜欢的期刊,也是和我很有缘分的朋友。与《教育文汇》相识相交以来,我读了《教育文汇》的大量优秀文章,受益匪浅。我也先后在《教育文汇》上发表了6篇文章,还被邀请参加了5次《教育文汇》笔会。  相似文献   

2.
史峰 《教育文汇》2007,(6):45-45
我是山东的教师,《教育文汇》是安徽的刊物。山东安徽虽然隔着山山水水,但正应了一句老话“有缘千里来相会”,地域空间的相隔并没有隔断我与《教育文汇》的缘分,让我续起了与《教育文汇》这份“命中注定”的机缘。  相似文献   

3.
邓梁 《教育文汇》2007,(8):53-53
《教育文汇》,你让我“一见钟情”。虽然几年过去了,但初识《教育文汇》的情形我仍然记忆犹新。那次,我去找一位同事换课,不巧他正好上课去了。我便来到他的办公桌前,打算给他留张便条。无意间,看到桌子上摆着一本杂志——《教育文汇》。我的眼睛顿时一亮,  相似文献   

4.
默视     
父亲去世已有一年,每当打开《教育文汇》,就想起父亲,想起我拥有它的那段难忘历程。  相似文献   

5.
这些年,我作为志愿者参加了援疆支教。在那遥远的地方,很难看到《教育文汇》了。于是,我打电话给朋友,让他给我邮寄了几本《教育文汇》。远在他乡,一看到《教育文汇》,便感到很温暖,仿佛夜里拥有一轮清月,清晨拥有一轮红日。它如桂花飘香,慢慢地弥散开来,使人在不觉问得到精神的滋养。  相似文献   

6.
一“、文翁杯“”我看《教育文汇》”征文2007年是《教育文汇》全新改版的第五个年头。为全面总结改版以来的成败得失,真正实现创建品牌期刊的第一阶段目标《,教育文汇》决定从即日起至2007年12月1日止与舒城师范学校联合举办“‘文翁杯’我看《教育文汇》征文”活动。征文可以  相似文献   

7.
一、“文翁杯”“我看《教育文汇》”征文2007年是《教育文汇》全新改版的第五个年头。为全面总结改版以来的成败得失,真正实现创建品牌期刊的第一阶段目标,《教育文汇》决定从即日起至2007年12月1日止与舒城师范学校联合举办“‘文翁杯’我看《教育文汇》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8.
2004年9月10日,是第20个教师节,我得到了从教20多年来最好的教师节礼物——2004年第9期《教育文汇》。这本杂志上登载我的一篇文章《让我们都来做阳光老师》。每个教师节,我都收到过礼物,但是最让我惊喜的,最有意义的是这一期的《教育文汇》。  相似文献   

9.
读你心动     
唐金龙 《教育文汇》2010,(12):53-54
今年刚到一所新学校,就给《教育文汇》发邮件,通报自己的新址。我和《教育文汇》交往近10年了,从当初的读者到“知名作者”也有近8年了。现在,我和《教育文汇》编辑部距离远了,但心贴得仍然那么近。  相似文献   

10.
我结识《教育文汇》纯属偶然。2008年秋天,我去一所学校听课,课间发现一位同行手里拿了一本《教育文汇》,便借来翻看,看着看着就入迷了。记得当时看到一则关于家庭教育的征文启事,便决定把刚写的一篇随笔投给《教育文汇》电子邮箱。  相似文献   

11.
张杰 《教育文汇》2010,(12):54-54
前几天填写2011年度专业报刊征订清单,我又毫不犹豫地填上了《教育文汇》。这是我第四年自费订《教育文汇》了。  相似文献   

12.
2001年初识《教育文汇》时,我就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记得第一次读《教育文汇》时我十分惊讶:原来教育文章还可以这样写呀!于是,我就停下写了七八年的诗和小说,写了几篇实实在在的属于自己生活的文章投给《教育文汇》。不久,我便接到编辑部的电话,说打算用我的一篇。当时我真的很激动,放下电话心情还久久不能平静。那篇文章发表后,我每年都要在《教育文汇》上发表文章,有一年还发表了4篇呢!  相似文献   

13.
认识《教育文汇》已有8个年头了。2002年,《教育文汇》刊发了我的一组书法作品。随后,我弃“书”(法)从文,虽在县教研室担任美术教研员,但却写了不少文章投给《教育文汇》,其中,亦有几篇文章刊出。  相似文献   

14.
敞开山门放眼世界红岩乡政府重奖向《成人教育》投稿作者。四川省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红岩乡党委、政府最近决定:自1994年起,设奖鼓励通讯员积极向《成人教育》写稿,投稿。《成人教育》刊用一篇教育新闻稿件,奖励作者双倍的稿酬。红岩乡,是秀山一个县的民族山乡...  相似文献   

15.
施麒俊 《教育文汇》2007,(11):46-46
在与《教育文汇》相识、相知、相聚的过程中,我受益匪浅。 首先《教育文汇》定位准确。其办刊理念是“面对教师的人文需求.营造教师的精神家园”,这在当今教育类报刊中独树一帜。在人文精神方面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把脉,  相似文献   

16.
白驹过隙,光阴流转,不经意间,《教育文汇》全新改版已步入第4个年头了。这对于她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件大事。由于《教育文汇》的改版比我接触该刊的时间要长几年,作为半路上的读者,我显然不具备评头论足的资格,且在万千读者和作者中也不缺一人之声,但尽管如此,我还是要凑上几句。我想以一个具有近30年高校教学工作者和管理者的身份,从读者的角度,对我喜欢的《教育文汇》(下称《文汇》)说几句。  相似文献   

17.
《中国高校招生》2004,(10):48-48
大家好!自从《高考加油站》、《人在高中》、《心理连线》栏目开设以来,受到了很多高中生的喜爱,从幽默诙谐的《原创笑料》,从真实记录高考心程的《我的高三日记》,从关注高中生各种心理困惑的《心理在线》,无不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生读者的关注,而且大家还踊跃投稿,我们每天都会收到几十封全国各地高中生的来信投稿。在为读者的热情感动的同时,我们也想提醒同学们写稿时的一些注意事项。有兴趣写稿练笔的同学一定要记得哦!但是,也要记得:不管文章是否发表。你已经用你的笔记录下了一段经历,值得回味的高中经历。  相似文献   

18.
单付辉 《教育文汇》2007,(11):45-45
与《教育文汇》相识纯属偶然,但又不失“一见钟情”之缘。 前年的一天,我校的孙校长和我说:“《教育文汇》杂志里有不少文章写得很好,你拿去读读,对你会有很大启发的。”我想,既然是校长推荐的杂志,那一定不会差,肯定值得去读。  相似文献   

19.
《教育文汇》办了100期,我读了100期,可谓百读不厌。每当月初拿到《教育文汇》时,我都迫不及待地从头到尾翻看一遍,然后精读其中佳作,并向我的同事推荐几篇美文。  相似文献   

20.
《山西教育》是我的良师益友。半个世纪以来,我不间断地阅读《山西教育》,认真学习、运用其所刊载的知识、经验,获益匪浅。同时,我坚持为《山西教育》写稿,算起来在其上发表的大稿小稿总计也有二十余篇,既宣传、介绍了所在单位的成绩和经验,也锻炼了自己的写作能力。投稿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