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8 毫秒
1.
“北京微博发布厅”11月17日开始上线运行,首批共有20个北京市政府部门的政务微博加入“发布厅”,7个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开通个人微博,通过“发布厅”与网友沟通。据了解,这是全国各省市区开通的首个省级政务微博发布群。  相似文献   

2.
北京微博发布厅11月17日开始上线运行,首批共有20个北京市政府部门的政务微博加入发布厅,7个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开通个人微博,通过发布厅与网友沟通。据了解,这是全国各省市区开通的首个省级政务微博发布群。Hi,我是王惠(微博)。为什么叫北  相似文献   

3.
2011年11月17日,"今天小雨,出门的童鞋请注意添加衣物"、"节能超市试点单位征集火热进行中"……这些温馨熟悉的网络语言在微博上被频频转发,它们来自全国首个省级政务微博发布群——"北京微博发布厅"。首批20个政府部门的政务微博、7个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开通个人微博与网友互动。今后,纳入"北京微博发布厅"的所有委办局官方微博也都将开通"私信"功能。当天"走马上任"的新博主、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主任王惠说,"我们不作僵尸不作秀"。  相似文献   

4.
媒体脸谱     
《青年记者》2013,(6):2-3
央视打造春节公益广告央视多个频道在春节期间推出《关爱老人——爸爸的谎言篇》、《关爱老人——妈妈的等待篇》、《关爱失智老人——打包篇》、《春节回家篇》等多条"回家"系列公益广告。"新华社法人微博发布厅"上线2月1日,"新华社法人微博发布厅"在新华网、腾讯网等网站正式亮相。"新华社法人微博发布厅"集中展示了新华社旗下名牌栏目、社办报刊等百余个法人微博账号,集成权威优质资讯,  相似文献   

5.
政务微博,搭建了政府和百姓交流的新型"直通车",它体现的不仅仅是单个政府部门的声音,而是代表了政府的整体形象. 北京首创的"微博集群化"政务服务模式——全国首个省级政务微博群"北京微博发布厅",将各部门的政务微博整合在一起,变部门"独唱"为"合唱",网友通过一个平台就能及时了解各类政策信息,并向相关政府部门提出意见、建议.微博为民的同时,一声"亲们"的称谓,更是打破了百姓心中对政府的刻板印象,北京政府亲民的形象通过政务微博展现在百姓面前,而政务微博散发的良性互动魅力,也在悄然改变着政府机构的"问政"理念和思路.  相似文献   

6.
网络社交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社交方式,微博作为有代表性的社交平台已经成为新时期信息发布中心和民意的集散地。在这种大环境下,"北京微博发布厅"正式创立,开始了网络问政的突破性尝试,真正地体察民情、听取民意,是网络时代摸索出的新群众路线。本文从政务微博的发展现状入手,主要探讨其给网络舆论带来的影响。我们认为,政务微博背后的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利用好这个平台,切实维护群众利益,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  相似文献   

7.
政务微博集群化主要是指以微博"发布厅"的形式聚合各政府职能部门的微博,使其联合成群,整合资源、集体发声。本文将对"湖北微博厅"发布的微博信息量、微博评论量、转发量、政务微博内容分布情况等进行量化分析,探索出影响政务微博影响力的一些路径,力求为中国政务微博的发展提供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9月15日,《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举行。北京市档案局(馆)局(馆)长陈乐人出席发布会,就"十二五"时期我市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的编制情况、主要内容和特点进行了介绍,并逐一回答了媒体记者的相关提问。市档案局(馆)副局(馆)长罗运鹤也出  相似文献   

9.
1.北京市档案局、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布《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规划》.9月15日,《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在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工作任务和保障措施,是"十二五"时期全市档案工作的行动纲领,作为市级一般专项规划,首次纳入市政府新闻发布平台,由市档案局、市发改委与市政府新闻办共同发布.新华社、人民日报、北京电视台等近40家中外媒体出席发布会,报道30余篇次,产生良好影响.  相似文献   

10.
我国政务机构和官员微博在2010年"微博元年"之后开始高速攀升,增长率保持在200%以上。不少专家学者认为,2011年政务微博快速发展,堪称为我国政务微博的元年。由新浪与《中国改革》杂志联合主办的"2011政务微博年度高峰论坛"于2012年12月12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20余个省市的180余名代表将探讨年度政务微博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11.
栾轶玫 《视听界》2012,(1):125-125
2011岁末,有两件微博事件引入关注,一个是12月18日《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对外公布,明确要求微博用户后台实名;另一个是搜狐网、中国互联网协会、北京互联网网管办等多家机构联合召开研讨会;探讨“微博有无版权、应不应受到版权保护”。这两件事是在中国微博用户数突破2.8亿,访问时长突破2.7亿小时的背景下展开的。所谓微博发展“形势逼入”,法律法规“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12.
宋昌进 《新闻世界》2014,(2):128-129
政务微博既是传递主流舆论的新阵地,也是感知民意、传递政声的有效手段,同时还是作风转变的生动窗口。近年来,安徽有关部门聚集多方资源,开设"安徽微博发布厅",大力办好以@安徽发布为代表的系列政务微博,主动发声,创新服务,为网民提供一站式信息平台,标志着安徽政务微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集团军"作战新阶段,而这背后则是政府职能理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平萍 《中国记者》2012,(9):82-83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示范作用 "北京暴雨,整夜无眠.《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与大家共同守望.为每一位尚未平安到家的人祈福,向每一位仍然奋战在救援一线的人致敬!北京,加油!"7月22日凌晨4时58分,账号"@人民日报"在人民网、新浪网上同步发出第一条微博,标志着《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在两大微博平台正式上线.  相似文献   

14.
传媒资讯     
《新闻前哨》2012,(9):5-6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上线"北京暴雨,整夜无眠。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与大家共同守望。为每一位尚未平安到家的人祈福,向每一位仍然奋战在救援一线的人致敬!北京,加油!"7月22日凌晨4时58分,账号"@人民日报"在人民网、新浪网上同步发出第一条微博,标志着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在两大微博平台正式上线。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开设,得到网友积极响应。许多网民留言,对人民日报开设官方微博表示认可。网友"张根清"表示:"人民日报这次很给力,用新媒体弥补传统媒体的不足,用传统媒体的责任强化新媒体的力量。"也有网友对人民日报如何在新媒体舆论场上发挥更大作用,提出了期待和建议。人民日报官方微博  相似文献   

15.
2010年9月10日,一个网名为"赵庭景美"的北京女画家在新浪微博出名了,原因是她在盛怒之下将自己"捉奸"的经历和心理发布到微博上.这件事反映出的深层次问题是:网民利用网络时不能自制,导致了话语权滥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收集2011年2月28日到2011年3月28日期间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北京"366条微博消息,对"微博问政"进行叙事学研究。结果发现,"微博问政"的叙事总体上同其他微博叙事没有什么差别,博主北京市公安局使用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与受众进行互动对话交流,主动加强与民众的沟通,听取民众意见。其在"平安北京"的操作过程中明确自己的公安角色定位,能够使用平实的语言,主动公开信息,低姿态地进行问政工作,服务大众。同时,微博提供给民众更大的舞台空间,这逐渐影响到话语权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李小龙 《新闻知识》2012,(10):107-108,68
近年来国内微博用户群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微博在社会发展、大众传播以及个人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微博传播中"把关人"角色的缺失,微博也成了虚假信息肆意传播的平台。2011年底,北京市公布将实行微博实名制的信息,再一次将关于微博社会功能的探讨拉进人们的视野。本文将从若干微博事件入手,对匿名制和实名制下微博发挥的社会功能进行比较,探讨当下实施微博实名制将要面对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4,(11):45-53
传播效果是衡量媒介效能的指标之一。在突发危机事件中,政府官方微博的危机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事件的发展态势,而构筑政务微博的话语权则成为政府危机传播的重要目标。本文以新浪政务微博"北京发布"在"7·21"暴雨中的危机传播为例,研究了政务微博的危机表达和传播效果,从政务微博管理主体、政务微博运营现状以及危机传播技巧三方面提出了政务微博的危机传播及话语重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北京"7·21"暴雨事件中,传统媒体的官方微博、政府部门的政务微博,以及意见领袖微博在微博舆论场中相互激荡,在促进信息公开、引导网络舆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对微博舆论场中的上述三种主要力量进行分析,总结突发性事件中微博舆论场的舆论表达特点,为相关各方应对今后类似事件提出更多微博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孙振虎  张驰 《现代传播》2013,35(8):51-54
当下我们正处于风险社会之中,而新兴的网络媒体放大了风险的可能性,这对于当下社会管理和政府的形象塑造带来巨大的挑战,如何使用政务微博应对风险,进行危机公关,成为了当下的热点问题。本文将以2012年"7.21北京大雨事件"为案例,研究北京市公安局微博"@平安北京"在事件中所起到的作用,探讨政务微博应对风险、塑造政府形象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