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没有告诉过她,一直以来我都把她当做最亲的妹妹,这个世上亲情如生命般珍贵,她是我生命里珍贵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母亲的情怀     
说起母亲,每个人心中都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感觉,是家的感受……而母爱又是多么博大。我认为,一个女人在孕育另一个新的生命时是最伟大的,她们要承担很大重量,承受巨大的痛苦,抵抗临产时的畏惧,当她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时,她会倾注她所有的爱让孩子幸福。在重庆,有这么一位母亲:她十七岁时高位截瘫,本来是不可能怀孕的,但上天怜悯她,她开始孕育小生命了。但她毕竟与别人不同,她得剖腹将孩子取出,否则孩子会夭折,但假如她剖腹,也可能她与孩子只能存活一个。这时她毅然选择留下孩子,她说,她是多么希望亲手带大孩子,但她也许没这个机会。所以她每…  相似文献   

3.
十一岁那年,母亲将另一个生命带进了我的生活。“凌子,快来看看你的弟弟,他长得好像你呀……”那一天,母亲刚刚出院,一进家门,她就迫不及待地将怀中的小生命递给我看。我狠狠地瞪了她一眼,厌恶地扭过头去,我憎恶这个养育了我十一年的女人。道喜的客人挤破了门槛,“真不容易呀,中年得子……”。爷爷  相似文献   

4.
孙瑞雪 《母婴世界》2008,(10):10-10
"一个完全被拉离生命本身的人,是无法以生命的方式面对孩子的。"我在幼儿园的门厅见到这个小女孩时,她正被妈妈抱着,当看到我时,她就把头脸埋进了妈妈的怀里。刚开始,她悄悄地露出一只眼睛,好奇地观察我这个陌生人。又过了一会儿,她开始扭过头来观察我,最后,她开始直起身体正面地观察我。观察结束后,她把注意力放回到妈妈的身上,不断亲吻着妈妈的颈项,双手捧着妈妈的脸,表达着对妈妈的爱。她的生命是何等的柔软和全然的开放,尽管她让妈妈帮她挡了一阵子。  相似文献   

5.
"欢"乐颂     
妈妈,是伟大的。因为她孕育了一个生命,把他带到了这个美丽的世界; 妈妈,是辛苦的。因为她担负着沉甸甸的责任和永远无法割舍的牵挂; 妈妈,是幸福的。因为她深切体验着生命的美妙。  相似文献   

6.
严歌苓的很多作品被拍成影视剧.她也是备受瞩目的金牌编剧,但她并不认同这个定位。“我是一个作家,编剧只是我的副业。”对于严歌苓来说,写作是“瘾”,已经融入她的生命,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了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  相似文献   

7.
感恩在心中     
这是一个发生在普通家庭里的真实故事。15年前一个女婴出生了,全家人都为这个小生命欣喜不已,但好景不长,女孩出生后不久便出现昏迷状态,由于年轻的父母没有经验,导致女孩成为脑瘫。但她的父母并没有将她放弃,而是带着她到处求医。女孩渐渐长大、懂  相似文献   

8.
肖林霞,这个17岁的患癌少女,以她顽强的毅力,忍受着刚失去父亲、失去左腿,甚至随时会失去生命的痛苦,向每一个日子发起了生命的挑战。她的事迹,令我们震撼,令我们振奋。  相似文献   

9.
她降临在这个世上时,迎接她的是几声叹息,爸爸的,妈妈的,还有姐姐的,因为"又是女孩"。可是,她的哭声却格外响亮,破烂不堪的小屋好像盛不下这个小生命,响亮的声音让呆看着她的妈妈本能地护紧了她,爸爸摇摇头走出屋去。  相似文献   

10.
汤春喜 《小读者》2011,(8):8-11
这个女人为了整个家,燃烧了她全部的爱,而这种爱,早已穿透女儿的生命,成为她成长里的一道亲情味。  相似文献   

11.
吴静欣 《家长》2013,(5):37-37
女儿晴晴6岁了,回想起这个小生命,从孕育、出生到慢慢长成一个水灵聪明又敏感害羞的小姑娘,我深刻感受到了生命的奇妙。同时,自己也经历了初为人母的惶恐、困惑、疲惫和一次次惊喜,一路走来,我的生活被这个小生命完全占据了。在女儿对我的依恋和信任面前,我渐渐懂得了母爱的无私,并且习惯了将自己的所有时间和空间都交付给她。  相似文献   

12.
冯有才 《课外生活》2009,(11):21-23
假如生命可以选择的话,我想,她一定还会选择来到这个世界的。  相似文献   

13.
三毛是一个以流浪为基础的作家,在她的作品中所反映出的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生命的态度较少有人去触碰,本文简述了三毛成长过程中的大喜大悲,通过她多舛的命运和笔下的人生观解析她为何选择直面死亡,用自杀的方式来与这个世界告别。  相似文献   

14.
爱让我坚强     
1988年元旦前夜,一个新的生命降临人世,伴随她而来的是人们祈盼的新年,但这个伴随新年而至的生命,却没有看到父母双亲的欢笑与祝福,而是愁苦与哀怨。这一切只因为她是个女孩,已经有了一个女儿的父母,希望这第二个孩子能是个传宗接代的男孩。于是,这个小  相似文献   

15.
穷人是非常了不起的人。一天晚上,我们外出,从街上带回了四个人,其中一个生命岌岌可危。于是我告诉修女们说:“你们照料其他三个,这个濒危的人就由我来照顾了。”就这样,我为她做了我所能做的一切。我将她放在床上,看到她的脸上绽露出美丽的微笑。她握着我的手,只说了  相似文献   

16.
她从昆仑山走来,将自己对大自然高度的仰慕与人生的崇敬传达给读者,成为具有独特生命意识的作家,她的“昆仑系列”小说震撼文坛。她用冰天雪地里的温情告诉我们什么是善良,什么是信任,什么是崇高。在这个充满浮躁与欺诈的社会里她让我们回归到人最原始的状态“善”,人和人之间还可以如此信任。  相似文献   

17.
生命的意义     
梁实秋说:"我们生到这个世界并没有经过我们同意,我们离开这个世界也将不经我们同意,我们自始至终都是被动的。"如此奇妙而又无奈的生命。朋友告诉我,她有一个患有先天心脏病的朋友,她们很要好。一次,朋友因考试失利而备感不快,对生活失去信心,对未来感到迷茫,她说:"为什么老天对我如此不  相似文献   

18.
王岩  姜薇  王会 《科技文萃》2004,(9):110-113
树树树根:在阿里的冥想中长成 毕淑敏每一部作品,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毫无例外地都以生命和死亡为主题.有果必有因,到底是怎样的经历使她形成了这种结果?面对这个问题,毕淑敏又一次开始了她对阿里生活的回忆,她说:那里给了她生命的根.  相似文献   

19.
作为自白派的代表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在她短暂的一生中始终没有建立完整的自我意识。尽管大多数研究者都将其死亡归咎于其丈夫——英国著名诗人泰德.休斯,但笔者始终认为,她早年怨恨父亲的辞世,青年纠结于母亲教育的期盼,成年后深陷在被丈夫抛弃的悲伤中无法自拔,她生命中最重要也最亲近的三个人,共同构成了中介普拉斯生命的"凶手"。三重重压,既是这位才女迸发才情的点金石,也是加速这个可怜女人走向灭亡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20.
“在这个世界上,你最珍惜什么?”我问一个人,他的答案是“爱情”。他说曾因为失去而痛得刻骨铭心。我问另一个人,他的答案是“友情”。他说“我 我们=完美的我”。我没有问妈妈,因为我知道她的答案。我,就是她的一切。我问自己,我先想到的是生命。我用我的生命感受着其他的生命。生命就像一列车,或是一叶舟,承载着我去经历一段未知的旅程,并在旅途中感受那些美好的情感。蓦然间发觉,原来生命的可贵并不在于她本身,而在于那些融入其中的爱。我珍惜生命,是为了感受那生命中所蕴藏的爱。是的,假若这世上没有了爱,我们的生命将是多么的苍白与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