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传说,鲁班为发明伐树的工具而长期苦思冥想,一天,他登山伐树,突然被路旁的一种带刺的野草划破了衣着和皮肤,他仔细观察了野草,发现它的边缘上有许多锋利的小齿,由此得到启迪和联想,通过反复试验、改进,终于发明了木工必备的工具——锯子。日常生活中是这样,对数...  相似文献   

2.
1 联想思考的几种方法传说鲁班为发明伐木的工具而长期苦思冥想,一天他登山伐木突然被路旁的一种带刺的野草俗称茅草划破了皮肤和衣服,他仔细观察了野草,发现草叶的边缘有许多带刺的小齿,由此得到启发和联想,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发明了锯子,日常生活是这样,数学学习也不例外,解数学题往往也是通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联想去发现解题途径,根据数学题的不同特点,大致有以下几种联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1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多媒体显示)春秋时代鲁国的公输班(后人称鲁班,被认为是木匠业的祖师)一次去林中砍树时被一株齿形的茅草割破了手,这桩倒霉事却使他发明了锯子.教师:请同学们思考,鲁班是受到什么启发发明锯子的?学生1:因为齿形的茅草割破了手,所以他想齿形的锯子也能割破手.(此时其他同学纷纷表示不赞同)学生2:鲁班被割破手的时候还没有锯子.应该是齿形的茅草能割破手,那么能割断木头的工具也可能是齿形的.(大部分同学表示赞同)  相似文献   

4.
一个伐树的工人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可他发觉自己的伐树数目却日渐减少。他开始想,一定是自己的工作时间不够长,所以他除了睡觉和吃饭,其他的时间都用来伐树,但他每天伐树的数目反而有减无增。他迷惑了。一天,他把他的苦恼说给他  相似文献   

5.
邢海根 《物理教师》2002,23(2):25-26
站在时代和未来的高度审视当今教育 ,我们感到物理学科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得天独后的优势 .我们要大力开展STS教育 ,特别是加强小制作、小实验、小创新、小发明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 提出问题 ,建立动机 ;展开想象 ,讨论探索任何一个发明创造 ,都是因为某种需要、要解决某种问题、达到某种目的等 .例如鲁班由于用斧子伐树的速度太慢 ,在提高伐树速度的动力要求下 ,从而发明锯子 ;爱迪生为了解决人类照明 ,使电能转化为光能得到实用 ,从而发明了灯泡 .在STS教育中 ,开展制作活动 ,我们不仅要采用模仿法 ,…  相似文献   

6.
1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 春秋时代鲁国的公输班(后人称鲁班,被认为是木匠业的祖师)一次去林中砍树时被一株齿形的茅草割破了手,这桩倒霉事却使他发明了锯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葛天氏是与伏羲、女娲齐名的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之一。相传他发明了纺织、乐舞,开启了远古和谐盛世,还是中华葛姓的始祖。他的有关传说,从考古发现中可以找到一些踪迹。  相似文献   

8.
<正>他呆呆地站在门前,眼睁睁地看着屋顶上的茅草被风裹挟而去。半晌,他打了个哆嗦,裹紧了打满补丁的长衫,开始追赶那些茅草:挂在枝头的,飘向远方的,坠落池塘的。一群面黄肌瘦的孩子跑了出来,径直扑向他脚边的茅草。他用瘦削的手拉住一个孩子:"这,这是我的茅草,你们……"孩子紧紧地攥住茅草,一声不吭,眼中满是哀求。他看着孩子瘦削的脸,枯柴一般的手,小小的衣服在他身上显得格外大。老人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个妇孺皆知的古老印度传说。印度国王舍罕酷爱下国际象棋。一天 ,他把发明国际象棋的大师———他的宰相西萨·班达·伊尔找来 ,打算重赏这位大师。“爱卿 ,对于您的奇妙发明 ,我将慷慨赏赐 ,”国王说道 ,“说吧 ,您需要什么 ?”“陛下 ,我只要求 ,”发明大师指着由 64个  相似文献   

10.
一、圣诞袜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心地善良的贵族,他的妻子因病去逝,抛下他和他的三个女儿。这个贵族尝试了不少发明,都失败了,因此而耗尽了钱财,所以他们不得不搬到一家农舍里生活,他的女儿们也只得亲自操持家务,整日烧煮、缝纫和打扫。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个妇孺皆知的古老印度传说. 印度国王舍罕酷爱下国际象棋.一天,他把发明国际象棋的大师--他的宰相西萨·班达·伊尔找来,打算重赏这位大师. "爱卿,对于您的奇妙发明,我将慷慨赏赐,"国王说道,"说吧,您需要什么?" "陛下,我只要求,"发明大师指着由64个小方格组成的棋盘说,"第1个方格赏给我1粒麦子,第2个方格赏2粒,第3个方格赏4粒,依此类推--每后一格的麦粒数都比前一格增加1倍,直到把这64个方格摆满."  相似文献   

12.
那是在克尼斯纳,一个老林工正在解释如何伐树.他指出,要是你不知道那棵树砍了会落在哪里.就不要去砍它."树总是朝支撑少的那一方落下,所以你如果想使树朝那个方向落下,只要削减那一方的支撑便成了."  相似文献   

13.
传说,鲁班一次上山砍树时,不小心被野草划破手。他仔细观察,发现野草叶子的边沿上有许多锋利的小齿。鲁班深受启发,便在铁片上做出许多小齿,发明了锯子。鲁班这种思考问题的办法叫做模拟法,也  相似文献   

14.
正当读者思考情节发展“是伐树,还是不伐树”时,结局是“移树”!不仅从内容上紧扣话题,而且行文运用“意料之外”章法,智慧!不仅从“村村通”与“小高炉”等对比中,凸显“科学发展观”,而且用“移树”解决“伐树与不伐树”的矛盾,彰显“科学发展观”,高明!  相似文献   

15.
闹意见     
你说他不好。他说你不好。锄头上了锈,田园长茅草。闹意见@陶行知 @丁聪~~  相似文献   

16.
地下芜城     
何山石 《初中生》2005,(17):14-16
高斯比博士跟在助手H·让后面,拨开齐人高的荒草,一步步地向前搜寻.茅草在他的手上、脸部划了许多道口子,汗水一浸,痛得揪心.  相似文献   

17.
汉字的诞生     
《作文大王》2014,(5):28-28
汉字是世界上最为悠久的文字之一,传说是个叫仓颉的人发明的,他是个管理部落牲口的“公务员”。 那时候,遇到脑袋瓜不够用,人们就用在绳上打结的办法记事情。  相似文献   

18.
关于国际象棋的起源,曾经有许多饶有兴味的传说。其中较为著名的一个是这样的。在古代印度有一个国王,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难以计数的财富。但是,他逐渐对生活厌倦,渴望一种新鲜的刺激。有一天,来了一位叫垂相达依尔的老人,他带着自己发明的国际象棋来朝见国王。国王见了这新奇的玩意非常喜欢,就与老人对弈起来。  相似文献   

19.
牛奶PK豆浆     
邵昂 《初中生辅导》2012,(28):39-41
据我所知,豆浆应当是中国第一饮品.传说豆浆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所以说豆浆距今已经近2000年的历史了.那么当时刘安是怎么想到制作现磨豆浆的呢?相传刘安是个大孝子,他的母亲在患病期间,刘安每天都会用泡好的黄豆磨成的豆浆给母亲喝,于是刘母的病很快就好了,从此以后,豆浆就渐渐在民间流行开来.所以,千百年来,豆浆一直都是中国老百姓所钟爱的健康饮品.  相似文献   

20.
约公元前4000年,中国西安半坡的陶器上出现数字刻符.公元前3000~前1700年,巴比伦的泥版上出现数学记载.公元前2700年,中国黄帝时代传说隶首做算数之说,大挠发明了甲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