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论图书馆学科资料中心的建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论述了图书馆在现代网络信息条件下建设学科资料中心的必要性,建设学科资料中心的途径、方法,描述了在学科文献信息建设、学科文献信息开发利用和学科文献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内容及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2.
《新闻爱好者》2011,(11):F0002-F0002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研究中心(Center for Journalism Studies)成立于2010年4月,是学院教学研究改革的最新成果之一。该中心承载着新闻学学科方向的科研和教学组织功能,中心密切与新闻传播学界、业界和管理决策机构的联系,打造有全球视野的、适合中国特色的新闻与传播教育和研究。在教学方面,该中心突出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结合,并通过实务课组、工作坊等形式,强化实践性教学。  相似文献   

3.
美国大学学科馆员服务的典型案例及其启示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李武 《图书馆杂志》2004,23(7):38-40
开展学科馆员服务项目是目前图书馆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就康涅狄格州大学图书馆和佛罗里达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图书馆的学科馆员服务做了介绍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高校图书馆有效开展此项服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探讨公共管理学的学科变迁、价值理念与研究范畴;分析公共知识中心、公共知识管理和公共知识管理制度分别属于公共组织、公共事业和公共制度的理由;指出公共管理学是管理学门类一级学科,图书馆学是公共管理学体系中的公共知识管理学;认为公共管理学是公共知识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公共知识管理学是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实践。  相似文献   

5.
文章讨论了复合图书馆的本质,指出当前全面开发复合图书馆是不可能的。根据当前的信息服务环境,高校图书馆要按学科组建文献信息中心。并具体讨论了开发若干“复合型学科文献信息中心”的原因、可行性及原则,指出有选择地发展复合型学科文献信息中心是普通高校开发复合图书馆的现实选择。文章最后指出,复合型学科文献信息中心要大力开展复合式研究性服务。  相似文献   

6.
学科服务的理念、方式、环境等的变化导致学科服务模式的转变。研究型图书馆的学科服务模式正从以馆员为中心向以学科服务平台为中心转变。此文梳理了学科服务平台的两个发展阶段——学科信息导航和学科内容管理的工具与系统,分析了学科服务平台对研究型图书馆学科服务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是全国最大的、集服务和教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国家科学图书馆,中心拥有一支在学科背景、专业素质、学历层次等方面均为一流的人才队伍,是图书馆学、情报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是全国图书馆学情报学高级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是国内图书馆学情报学继续教育和培训中心。2004年,中心将利用多年来形成的理论研究、研究生教育和业务实践的独特优势,继续面向全国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建设》2004,(3):116-116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是全国最大的、集服务和教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国家科学图书馆,中心拥有一支在学科背景、专业素质、学历层次等方面均为一流的人才队伍,是图书馆学、情报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是全国图书馆学情报学高级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是国内图书馆学  相似文献   

9.
《图书情报工作》2003,(12):125-125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是全国最大的专业图书馆,是集服务和教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国家科学图书馆,中心拥有一支在学科背景、专业素质、学历层次等方面均为一流的人才队伍,是图书馆学、情报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是全国图书馆学情报学高级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是国内图书馆学情报学继续教育和培训中心。  相似文献   

10.
高校图书馆建立专业学科文献中心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人才培养和专业学科建设的支撑体系,应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根据专业学科建设的需要,建立专业学科文献中心。论述了建立专业学科文献中心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是集服务和教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国家科学图书馆,拥有一支有丰富学科背景、较高专业素质和学历层次的人才队伍.是图书馆学、情报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是图书馆学情报学高级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是国内图书馆学情报学继续教育和培训中心。2004年,中心将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 学科竞争力是高校竞争力的核心体现,高校的发展态势、竞争优势、声誉形象,根本体现来源于学科的发展水平。摸清学科现状、明确方向、找出差距、制定对策,是学校管理层考虑的重要问题。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可以基于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情报分析人才为决策者提供学科竞争力方面的决策支持服务。[方法/过程] 科学合理的学科竞争力分析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能够为科学决策打下良好基石。学科竞争力分析体系包括构建总体框架、筛选指标体系、明确对标院校,并注重数据来源的可获得性和分析方法的丰富性。以北京大学图书馆完成的学科竞争力分析报告为例进行全方位阐释。[结果/结论] 基于用户需求调研,采取全面客观的指标体系,对多模态的来源数据进行深度处理和规范化操作,并通过多种分析数据库、数据分析软件、可视化分析工具等对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高校学科竞争力分析流程和方法,操作性强,可以为校领导、科研团队、师生及学校相关机构提供深度的学科情报咨询决策服务,也可为更多高校图书馆开展此类服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高校法律图书馆是法学学科建设的重要阵地,法学学科的开放性与实践性,使法律文献资源呈离散律和洛特卡律的特点,静态与被动化的传统学科服务模式不能满足互联网时代法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因此,有必要改变“为人服务”为“为知识服务”的学科服务理念,从文献服务到知识服务的学科服务方式.为更好地服务学科,需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学科类型化服务,以资源为中心的学科信息开发存取服务,以共享为中心的学科科研数据监管服务,以嵌入为中心的学科教学助手服务.  相似文献   

14.
文章阐述了学科导航的建设模式及发展趋势,并对学科导航建设的资源中心模式、用户中心模式、分众分类模式进行分析评述.认为符合互联网发展趋势的学科导航模式是以用户为中心、为驱动力的、互动式的学科导航模式,学科专业人士的广泛参与、互动是解决学科导航资源选择的非专业性问题的关键.学科导航可以将文献传递、论文收录查询和科技查新等参考咨询服务融合在一起,提供增值服务.学科导航也是一类垂直搜索,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它将向Web3.0模式逐步过渡.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新馆的建设提出自己的思考与设想,建议高校在注重挖掘本校学科特色的基础上对图书馆重新定位,着重打造图书馆在学校中的地理位置中心、图书文献的馆藏特色中心、空间建设的人文环境中心、业务操作的现代管理中心的特色建设。  相似文献   

16.
关于图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的几个问题(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现状的资料收集分析入手,对图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的一级学科名称、规模布局、办学力量、学位层次、教育评估、教育质量和发展方向规划七个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意见和建议。认为应积极稳妥地时待一级学科的更名问题,在学科名称不变的情况下,创新课程内容,论证学科属性和研究范畴,提供学科的未来发展空间。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提升专业的社会认知度;稳步发展二级学科授权点,积极发展一级学科授权点,在规模和布局之闻寻求一种平衡;规范图书馆等信息中心中办研究生学位的授权,设置科学硕士学位、专业硕士学位和介于两者之间的课程硕士学位三种模式;对研究生教育质量进行控制;建立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和长期的评估组织,从整体上确立图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对高校图书馆学科信息共享中心的内涵、意义、原则以及如何构建学科信息共享中心进行阐述,探讨我国在高校图书馆学科发展构建信息共享中心的新模式,以便为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服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意义]提出一种潜在学科交叉主题识别方法,主要开展学科交叉主题识别与知识融合测度两方面的研究,以识别处于知识融合潜伏期和萌芽期的潜在学科交叉主题。[方法 /过程]首先,设计并提出学科关联实体抽取规则,构建基于学科关联实体的学科交叉潜力计算方法,以实现学科交叉主题识别,解决潜在交叉点识别的问题;其次,构建以融合强度、融合广度、融合深度为中心的学科交叉主题知识融合阶段特征测度指标与方法,以揭示知识融合过程;最后,基于交叉主题知识融合阶段特征与判断规则,识别处于潜伏期与萌芽期的潜在学科交叉主题。[结果 /结论 ]以合成生物学和水稻遗传改良领域为例,开展潜在学科交叉主题识别研究,以验证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识别学科领域之间的潜在交叉主题,为高效探测有潜力的学科交叉研究领域,发掘未来的研究发展动向和机会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学科馆员服务在我国已走过十余年的历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过去的以文献检索获取为中心的服务,到现在的针对和嵌入具体用户群体、以个性化设计组织知识化服务为中心的学科馆员服务,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各类型图书馆在学科馆员服务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和创新变革,主动设计、引进和发展学科馆员服务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特色服务的内容为中心,阐述了特色文献建设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构建高校图书馆特色服务的基础和条件;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是实现特色服务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