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继承苏联高等教育遗产,俄罗斯采取了与欧美国家完全不同的学位制度,其研究生教育主要以副博士研究生教育为主。从入学基础、培养时间、毕业要求等方面看,俄罗斯副博士研究生相当于欧美国家的博士研究生,目标是培养科研和教学人才。在研究生入学人数、学位申请比例逐年下降及社会各界对研究生培养质量严重关切的背景下,俄罗斯教育与科学部针对研究生教育提出了包括调整最高学位委员会职能、优化论文答辩委员会网络、扩大培养单位学位授予权、竞争式指标分配等一系列措施,对我国的研究生学位授予制度改革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学位制度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俄罗斯现行的学位制度是在走过了俄国-苏联-俄罗斯三个不同历史时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显著的民族特色。而俄罗斯研究生的培养特点和培养活动及俄罗斯在谨慎地进入博洛尼亚进程中要保留副博士学位所持的鲜明态度,都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3.
近二十年俄罗斯副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情况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2010年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近二十年俄罗斯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副博士学位研究生在导师和培养单位、报考和录取、人员结构和在各学科分布、毕业和就业意愿等方面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反映出该领域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多年以来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俄罗斯高级人才培养系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对其进行改革。由于俄罗斯副博士学位同西欧的博士学位存在一定的区别,所以在改革中,即要保留副博士研究生培养中的传统优势,又要对观念体系和法律体系进行修改,同时利用西方高级人才培养中的好的合理因素,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俄罗斯高级人才培养体系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为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20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开始设立学士和硕士学位,构成学士、硕士、副博士和博士四级学位制度。博士、副博士学位的评定与授予工作由最高评定委员会和博士、副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承担,硕士和学士学位的授予工作由各高校、科研院所组成的硕士、学士论文答辩委员会完成。俄罗斯学位管理中既延续了前苏联时期要求严、质量高的传统,同时又表现出中央集权与高校自治协调统一的时代感。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改革高等学位委员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中学毕业生指南网”2005年3月11日报道,俄罗斯教育与科学部拟于近期对高等学位委员会进行改革。俄罗斯高等学位委员会主要负责科学博士和科学副博士学位的授予工作。俄罗斯高等学位委员会的改革草案是建立在俄罗斯教育部制定的文件《高级人才培养的问题与措施》基础之上的。根据这一文件,只有那些成绩卓著的研究生院和学位委员会才能享受国家财政预算拨款,而其他的研究生院和学位委员会则不得不为了生存而寻求其他的资金渠道。  相似文献   

7.
几十年来,苏联研究生的培养及学位制度为各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培养了不少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和研究人员,奠定了雄厚的人才基础。对于苏联这套制度,我国五十年代留苏的同志还是熟悉的。现在时过二十多年,苏联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有一些新的动态和经验,现就我所知的苏联工科研究生培养情况作一介绍,并对我国研究生教育提几点建议。一、苏联研究生招生制度苏联有副博士研究生招生制度,而沒有博士研究生招生制度。副博士研究生分定向招生和统一分配(不定向)招生两种。所谓  相似文献   

8.
由于工作的需要,我到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语言短期培训班学习俄语,在这里的学习生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对俄罗斯的教育有了一些认识。 俄罗斯现行高等教育实行两种体制。一种为:本科学制为4年,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年,副博士(相当于我国的博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最高级为国家博士。另一种为:本科学制为5年(可获得专家或工程师学位毕业证书),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近年来普通本科高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人数有所下降,生源学历层次普遍较低的现状,参照俄罗斯副博士学位培养方法,提出了普通本科高校"副硕士"培养模式的概念。对比了"副硕士"培养方式与本科导师制的异同,论述了实施"副硕士"培养模式的必要性、主要特征,给出了"副硕士"培养方案的基本实施方法。本文的观点对加强普通本科高校的科研力量,应对普通全日制硕士招生的困境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有感于俄罗斯的副博士学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申申 《江苏高教》2005,(6):127-129
俄罗斯高等教育学位制度中的副博士学位,有别于其他国家的学位设置而体现了自身的特色,同时也显示了俄罗斯高等教育一贯的严谨风格。这一学位设置的内涵在诸多方面对我国学位制度的完善与发展有着较强的借鉴与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
博士生教育是苏联继续教育体系中的最高阶段。十月革命后,这一阶段教育曾几经变革。 一、历史的沿革 苏联的研究生教育始于1925年。而学位制度建于1934年,实行科学博士和科学副博士两级结构制。1925—1947年,苏联的研究生教育为单一化结构,即只有副博士生教育一个层次,而博士是在工作岗位上结合本职工作开展科学研究,撰写学位论文。他们是在实践中成长,国家不设专门的培养机  相似文献   

12.
前苏联时期采用的是旧式的学位制度。高等教育的学制一般为 5 5~ 6年。学生毕业后可获得“工程师”或“专家”称号。然后 ,经过考试可进入研究生院学习 ,一般为 3年 (全日制 )或 4年 (应考学位者 ,函授或夜大学 ) ,毕业后获得副博士学位。俄罗斯的学位授予十分严格 ,申请者如果想申请副博士学位 ,必须有二篇以上文章在刊物上正式发表。答辩人必须将自己的论文摘要寄到国家指定的图书馆及外单位审查 ,并要求有 7位以上的人签署评审意见后寄回学位答辩委员会 ,以作为答辩是否通过的重要参考。论文必须在教研室进行预答辩。副博士学位获得者要…  相似文献   

13.
苏联现有研究生近10万人,学制为8年(不脱产学习为4年)。研究生毕业只获得副博士学位,没有硕士学位。博士的培养不在研究生阶段进行。这是苏联不同共他许多国家之处。但为了对苏联培养高级人才的全貌有较全面的了解,本文对涉及博士学位的有关问题也一并扼要介绍。苏联负责培养研究生的组织是研究生部(亦译作研究部、研究班等)。研究生部创办以来的60年间,通过多种方式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级科技人才,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研究生部的建立和发展早在19世纪70年代,俄国就已建立了培养科学教育干部的国家制度,从西欧引进了学位制度,但授予标准更为严格。当时出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对传统的学位体制进行了继承与借鉴性改革,既保留了特有的副博士学位,又借鉴了欧洲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体制;依据国家建设需要,较早开展在职学位教育和定向学位教育。我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也应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学位体制,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本文对中俄学位体制进行比较,提出了我国构建"副学士学位"的设想,提出了我国学位体制建设要符合"五个有利于",要注重培养"实践性人才",构建学历—学位—执业证一体的学位体制。  相似文献   

15.
建设一流大学培养一流人才──翁史烈校长访问录本刊记者翁史烈教授是我国工程热物理和能源利用领域的著名学者,重点学科博士生导师。1952年毕业于交通大学造船系,1962年在列宁格勒造船学院研究生毕业,获科学技术副博士学位。从1984年至今,担任上海交通大...  相似文献   

16.
人物档案赵鹏大1931年5月生,满族,辽宁清源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国际高等学校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地质勘探学家、数学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58年在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研究生毕业并获副博士学位。长期从事矿产普查与勘探、数学地质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曾任中国地质大学校长、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长、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名誉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及地质勘探、矿业、石油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相似文献   

17.
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一直沿用原来的大学教育五年学制,接受五年大学教育的学生获得“专业人才”大学毕业证书,被称为持文凭的专业人士(дипломированньIй).之后可以攻读研究生(аспирантура),学制三到四年,获得副博士学位(каидидат)。近些年来,为了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吸引外国留学生赴俄学习,方便俄罗斯学生出国求学,与其它国家签订学历互认的等值协议等,俄国内不少人呼吁修改教育法,重新审视大学学制,引进欧美等国家“学士一硕士”教学体制。  相似文献   

18.
建立研究生学位论文的保证体系提高学位论文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提高质量是研究生教育永恒的主题。在研究生培养中.撰写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核心任务.学位论文质量是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培养质量的集中体现。研究生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在读期间学习成果的最终衡量.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业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对培养单位培养过程科学性、规范性、严谨性的综合验证,因此,学位论文的质量问题一向得到各高等学校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王梓坤简介     
《保定师专学报》2010,(3):F0002-F0002
王梓坤 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西吉安人,1929年出生于湖南零陵。195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数学系。1958年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研究生毕业,获苏联副博士学位。1988年获澳大利亚麦克里大学荣誉科学博士学位。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20.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文章探讨了建立IT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管体系的必要性,通过对比中欧IT国家研究生学位论文监管模式的不同,建立了符合当前教育的IT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管体系,并为学位论文质量中的每个考核内容提供了具体的评估指标,有助于提高IT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以进一步提高IT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