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卉 《甘肃教育》2021,(4):64-65
核心素养背景下,学校教育要追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陇西县渭州学校坚持德育为先,致力于“课堂育人”“生活育人”“协作育人”“文化育人”的教育路径,符合时代要求,切合学校实际,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从整体上不断增强“立德树人”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学校应面向全体学生,以增强德育实效性为目标,以德育课程系列化为重点,以德育活动为载体,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要途径,坚持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和全面育人的德育观,努力形成“主体性、体验式、活动化”的德育实施形态,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德育体系,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教之首,德为先。在学校德育中,"以养成教育为核心,制度建设为手段,各项德育活动为主线",坚持"以人为本",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人人关注和参与德育工作的局面,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可以大大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一、建章立制,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学校建立《班主作工作量化细则》、《优秀班主任评选办  相似文献   

4.
<正>小学德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立德树人大德育背景下,需要多途径探索德育的模式,增强小学德育的育人功能。而学校、家庭、社会的统一,形成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可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德育的主要阵地,但是学校的单一德育模式会影响育人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德育做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全面教育中,居首要地位。它决定着学生思想发展的方向和性质,同时体现着社会主义学校教育的方向和性质,它解决的是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是“为谁服务”、“能否更好的服务”和“如何服务”的问题。近几年来,学校德育工作得到了加强,学生的思想观念与道德行为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在实施过程中,德育实效性差的问题仍十分突出。1-影响学校德育实效性的主要原因1-1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德育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没摆正人才观的偏差致使不少学校育人的气氛淡薄,多数学校不…  相似文献   

6.
正确估价我国未成年人德育实效性,深入分析导致未成年人德育实效性偏低的原因,积极探索相应的对策,通过完善学校德育的内容结构,改善家庭德育的思想方法,优化社会德育的网络环境,构建“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德育网络,从而增强未成年人德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在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实践中,我们在坚持摆正德育位置,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前提下,不断研究探索新的德育方式,突出教育的时代性、开放性、实践性、实效性,使之更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社会。变“封闭式” 为“开放式”教育;变“说教式”为“践行式”教育;变“外显式”为“隐潜式”教育;变“监管式”为“自主式”教育,使德育工作在原来的基础上实现了新的突破,大大地增强了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中职学校德育存在的育人目标针对性不够强、德育模式单一、学生德育活动参与度不高、德育育人平台不健全等问题,提出学校的“两层面八素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核心目标,筑牢融地域性、特色性、时代性于其中的“融合传承+强基固本”校本特色德育基础,构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主题鲜明的德育实践模式。为了突出七个德育教育活动主题的实效性,通过“任务学习—启发思考—亲身体验—实践反思”,构建“学、思、践、悟”四位一体的学习链、任务链,建立健全“三课堂五平台”德育育人平台,使德育改革突出实践性,达到“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9.
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成为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部分,作为一所省级规范化学校、省级文明单位,我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德治校、以德育人的教育理念,围绕“先成人、后成才”的德育构想(即在家孝敬父母、在校勤奋学习;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学问),努力构建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学校德育大氛围,通过学校、家庭、年级、班级德育网络的构建和德育目标的达成,实现学校德育整体工作目标。德育“八化”是我校的重要探索,以求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在长期的学校教育中,一直困惑我们的一大难题就是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诚然,影响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因素非常复杂,有对德育本质的认识问题,有德育的方式、方法和途径问题,有是否遵循规律开展德育的问题。有教育工作者的认识与育人水平问题,有家庭和社会大环境的问题等等。但我们在习以为常的学校管理中,却往往忽视了对德育“工作化”的认识,德育“工作化”把学校德育实践引入了一个误区,并已影响到德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1.
学校教育,德育为先。学生工作要面向全体学生,形成“三全”(全员、全程、全控)育人体系,注重德育队伍的素质培养,注重德育工作的经常性、针对性、实效性、渗透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2.
“以德为纲,全面发展”是我们学校的办学特色。育人先育德,德育是学校工作的灵魂,是立校之本。学校非常重视和加强德育工作,始终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为了切实保证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的科学管理方法和有效的实验措施,建立健全了德育工作的领导机构,提出了“全员德育,全程德育”的的口号。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教学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  相似文献   

13.
论中职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成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的攻坚任务,必须实践“育人为本,德育优先“的根本的教育指导思想.作为中职教育的实践者在提高中职德育实效性上,必须从理论上认清中职德育工作的本质,理解中职德育过程的特点,从具体的育人实践中体现德育工作的本质,才能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更好地帮助学生成才、成人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德育多陷入“高、大、空”的困境,要增强德育实效性并非易事。上海市徐汇区逸夫小学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重视把德育工作放在重要地位,始终把学会做人视作德育工作的核心,形成了对德育的深刻认识与理解。学校着力构筑有效的、全方位的德育工作体制,营造全员育人的德育氛围,加强管理,增强德育过程的实效性,以社会为大课堂,通过社会沟通、基地建设、社区服务,积极拓展德育空间推进德育工作的校本化,探索出了富有“逸夫”特色的“爱心教育”、“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燕山教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8号文件和北京市德育大会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指导思想,以贴近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需要、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为出发点,以进一步抓实全员育人、提高学生文明礼仪素质为重点,大力推进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环境建设,努力打造文化环境育人平台、课程教学育人平台及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育人平台,  相似文献   

16.
谢娜  张莹  王馨乐  陈丽萍 《教师》2023,(12):2+129-130+1
<正>为进一步丰富学校育人理论,进一步夯实德育理论根基,强化融合式育人手段,加深学生对“女排精神”的认知,构建科学的、创新的德育模式,提升学校育人的实效性,湖南省郴州市第八中学“大德育视域下‘女排精神’融入初级中学育人体系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组开展了“女排精神”知晓度调研活动。本次调研采用问卷星软件设计题目,通过在网络上发布问卷的形式进行调研,共有1 007人参加调研,占全校总人数的70%。在参与调研的1 007名学生当中,九年级学生占18.6%,八年级学生占31.3%,七年级学生占50.1%。男生占48.56%,女生占51.44%。开展本调研活动的目的如下:一是通过调研,发现问题,思考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途径,使学校适应“双减”的要求,通过积极开展各项有益的课外活动,寓德育于活动之中。二是培养学生形成不怕苦、不怕累、永不言败的精神品质,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意志品质,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三是助力传承“女排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夯实学生的道德根基。  相似文献   

17.
张朝东 《文教资料》2013,(9):119-120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无处不在,存在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课堂教学、社团活动、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园文化等各种环境之中。在大德育观背景下,要构建中等职业学校大德育模式,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程体系立交桥网,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所谓德育实效性,就是学校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学生的心灵中到底产生什么样的实际效果.为什么德育工作实效性不高昵?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笔者认为,全员育人落实不到位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全员育人的理念提出已经有几年了,那么落实情况怎么样呢?  相似文献   

19.
播种习惯     
洪湖贺龙高中把贺龙精神与学校“教书育人,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有机结合起来,确定“承志、砺行、笃学、有为”的校训。学校坚持以德树人。把育人目标落实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形成了环境育人、管理育人和示范育人等三大德育特色。  相似文献   

20.
杨登明 《教育》2012,(1):45-47
走进贵州省兴仁树德学校大门,映入眼帘的是“重德重能,求实求新”的校训。“重德”被排列在教学首位,充分彰显学校坚持以德立校、以德治校思想。校长姚远标说,德育作为学校的核心,发挥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导向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性,可以实现学校育人的整体提升。学校因此被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授为“全国养成教育实验学校”。其规范的教学管理,创新的校园文化在黔西南、乃至贵州全省都是少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