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航海禁忌是航海文化重要部分,了解和掌握不同文化航海禁忌对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具有重要意义。从语言、数字、颜色、物品等七个方面对中西方航海禁忌进行比较与探讨,剖析航海禁忌起源及中西方航海禁忌异同,以期提高航海从业者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大量有关高校特色馆藏的文献资料的研究,结合航海类高校办学特色,以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特色馆藏建设为例提出航海类高校特色馆藏建设与航海文化的关联性,及对如何运用周边的航海地域文化来推动航海类高校特色馆藏建设提出一点看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立菁 《广西教育》2009,(36):84-85
听力理解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教师不仅应帮助学生激活并建立相关的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更应运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认知策略进行预测和推理,以提高航海英语听力技能。  相似文献   

4.
陈嘉庚航海体育教育思想的形成有其特定过程。航海体育教育思想贯穿航海教育全过程,即“三育并重,全面发展,体育素质全面,专业技能突出”。遵循陈嘉庚航海体育教育思想,丰富陈嘉庚航海体育教育思想不懈的追求:爱国、敬业、重德、诚信和奋斗的思想和行为;毅以处事,百折不饶,努力奋斗的精神;永不服输体育精神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5.
2012年,中荷建交40周年之际,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与鹿特丹航海博物馆联合举办“航路1600——四百年中荷航海交往史”展览,该展曾以“‘阴和阳’——中荷航海交流展”为主题于2011年4月在鹿特丹航海博物馆展出,获得了良好反响,时隔一年多,展览移师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此次展览的内容设计基本沿用了在鹿特丹航海博物馆展出时的框架,展览分为“历险中国”、“贸易与港口”、“走向全球”和“文化交融”五个单元,在内容上相互联系又有重合,而不论抽出哪个部分又能单独成篇,这种逻辑框架对我们理解航海交流背后错综的历史、文化背景颇有裨益。不同之处在于此展览在鹿特丹展出时,是以荷兰的视角来看中国,而我们则以中国的视角出发,来诠释这种贸易与文化的交流,这本身就是一次不错的交流体验。  相似文献   

6.
浅谈航海类高职院校航海文化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文化对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增强与师生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航海类高职院校构建航海文化应该从目的、方法与载体等方面来把握.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迫切需要在专业建设中融入文化内涵.对于高职航海类专业来说,海洋文化底蕴的形成至关重要.因此,在航海类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突出海洋文化教育,培养适应海洋文化的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8.
一天,爷爷送给博特和贝思一艘漂亮的帆船。他们让船漂浮在浴缸里。 博特说:“我们假装这不是浴缸,是大海,好不好?”。 “好,我们来讲航海故事。”贝思说。  相似文献   

9.
15-16世纪初,中西方都进行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但产生的结果却大相径庭:中国的航海活动由于耗资巨大,没有实际效果,后被当作“弊政”革除;而西方的航海活动却发现了“新大陆”,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并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为什么同是航海活动却会产生如此明显不同的结果呢?这主要是由于,与西方人不同,中国人没有“地是球”的观念,没有征服异族的思想,对自然现象的研究也仅限于实用目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境外办学政策的变化,以及“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推进,新时期航海教育对外开放面临新形势。在调研航海院校境外办学现状的基础上,分析航海院校境外办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航海教育境外办学的建议,包括强化政策支持、完善培养方案、建设师资队伍、推动教材建设、加强课程建设等。  相似文献   

11.
航海文化建设是航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学员进行热爱海洋、维护海权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提高海员综合素质的有效路径。通过文献查阅、会议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梳理了航海院校开展航海文化建设的现状,从航海精神文化、航海行为文化、航海制度文化和航海物质文化四个方面探讨分析航海类高职院校航海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航海文化建设的对策措施,为全面提高航海教育质量、更好地服务于我国民族复兴和海洋强国战略提供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12.
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文化的输入。本文简要分析了航海教育现状,探讨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并以本院学生教材“船员实用英语口语(生活口语)”为例,就如何进行英语文化输入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3.
余泉 《上海教育》2009,(3):38-39
海军医学研究所设立的航海医学科技馆坐落于杨浦区五角场地区,是全国唯一的航海医学科普场馆。航海医学科技馆是普及海洋科学知识,进行海洋生活探索的有效渠道,具有“了解海洋,走近海军”的教育功能。航海医学科技馆主要利用海军医学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大型设施和技术平台,向中小学生展示航海医学知职,包括海军医学研究成果展示、多种海上生活环境和保障方法体验等,似帮助中小学生了解我国海军进行海洋活动的生活情况,特别是航海时,吃、穿、住、行、医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校园体育文化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对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提高育人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结合航海类专业人才身体素质的需要,提出航海类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5.
航海职业教育应重视道德人格的培养,忠于祖国、良好的服从意识等是航海职业人员必须具有的品质;科学引导学生树立航海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善用热点文化,激发、培育学生高尚情操等是道德关怀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分析中国加入WTO后对航海教育的影响及对航海类毕业生在综合素质上的特别要求 ,针对这方面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提出航海院校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和改善航海专业学生素质的几点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航海教育的国际化已是必然趋势。学校与国际航运企业、行业协会以协议形式缔约建设“国际化校企共同体”合作办学模式,能有效促进航海教育的国际化。“共同体”的建立与运行为航海教育国际化带来诸多启示,如建立国际校企股份制合作模式,建立国际校企间优质资源整合互补模式,建立校企共同体企业化管理运营模式,实现“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化,推动人才培养过程的国际化等。  相似文献   

18.
航海是特殊职业,其特殊性表现在海上环境的恶劣性、生活空间的单调性、工作责任的重大性以及职业的流动性、分散性和国际性等等。这些特殊性决定了从事航海这一职业的海员所必须具有的素质,我们称之为航海素质。  相似文献   

19.
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品格塑造和综合素质培养具有独特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航海文化特征的分析,以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揭示了融入航海文化元素的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提出了彰显航海文化特色的学生思政教育新模式的构想。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航海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针对部分“双师型”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不够高、科研能力偏弱、地位待遇较低等现实问题,提出加强航海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些措施,包括强化师德师风教育、加大“课程思政”建设力度、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双师型”教师队伍管理机制,以及强化教育教学业绩表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