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人力资本产权拥有剩余索取权是否具有“合理性”和“公正性”?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是一个极其敏感和复杂的问题。文章试从产权和资源稀缺性的双重角度出发,构建一个基于在契约论与供求关系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框架。通过分析人力资本产权的显著特征及其特殊地位、剩余索取权的历史演进路径和人力资本产权主体拥有剩余索取权的理论依据等三个方面来论证人力资本产权应该拥有剩余索取权的历史“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在企业财富创造中发挥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契约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人力资本产权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理论为人力资本分享剩余索取权提供了理论依据;人力资本分享剩余索取权所产生的激励和约束效应则进一步说明人力资本分享剩余索取权的必要性。在满足一定环境条件下,人力资本可采取企业利润分享制、企业价值分享制、企业所有权分享制和贡献报酬制等方式实现对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分享。  相似文献   

3.
我国人力资本产权价值确定方法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产权投资形式的人力资本与其他要素资本所有者一样要参与企业剩余财产索取,在剩余财产的分配中,确定人力资本产权价值是其中的关键环节。我们认为,人力资本会计学特点,决定人力资本产权参与剩余财产索取具有必然性;人力资本产权参与企业剩余财产索取可建立相应的模型拟合;并可采用“未来收益现值法”和“语义差别隶属赋值法”,即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人力资本产权价值。  相似文献   

4.
从人力资本产权视角试论人力资本激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传统的工业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飞跃,人力资本在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中地位和作用的日益突出。如何提高人力资本使用效率,如何对企业人力资本进行有效的激励便成了企业制度安排的永恒主题。本文另辟蹊径,从人力资本产权的角度阐述如何实施人力资本激励,通过对人力资本投资及人力资本产权归属的分析确定了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共同分享剩余价值索取权的模式,并构建了反映时代要求的人力资本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5.
分析人力资本股权化激励的几个理论问题,提出从人力资本理论角度来研究激励的一种思路。文章从人力资本及其产权特性出发,分析了人力资本股权化激励的理论逻辑,指出人力资本股权化激励的实质是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分配,并进一步分析了异质性人力资本的收入分配激励途径以及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虽然已探讨或借鉴了西方有关人力资本会计的研究,但现阶段在我国,人力资本尚未取得与财务资本平等的产权主体地位。以人力资本管理会计框架为基础,分析人力资本对企业的保障功能,并从分析人力资本无法平等获得剩余索取权的原因入手,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企业治理结构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安排企业的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以使企业的产出最大化,即如何在企业的两大主要要素投入者,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分配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来实现企业的产出最大化。本文从资本稀缺性与专用性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长期占统治地位的“资本雇佣劳动”治理结构的理论基础,通过对资本相对稀缺性与专用性的变化分析,指出企业治理结构演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论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产权激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是一种特殊的产权形态,其只可激励不可压榨。然而,我国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仍有残缺,影响了企业家们的积极性。为此,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产权激励,应着重于剩余索取权的授予和产权价值模型的设计。同时,应加强企业家市场、资本市场及产品市场的竞争,确保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产权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9.
从产权经济学视角审视会计信息产权,认为其是决定会计信息质量和企业价值产出及分配的两组权利束,包括供给控制权和需求索取权,在企业内部让非人力资本所用者与人力资本所用者分享会计信息产权,优化会计信息产权治理结构,才能有效激励和监督利益相关者,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10.
现代人力资本产权理论把组织理解为一个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契约或者契约组合,而任何契约都是不完备的。所有权在组织中表现为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在给定制度的环境下,人力资本所有者和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双方存在显性或隐性的博弈,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逼近使得人力资本越发显示出的稀缺性和市场对于人力资本竞争的日益激烈,人力资本所有者的谈判力增强,非人力资本所有者被迫承认人力资本价值并出让一部分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因此分析人力资本价值结构时,可以从人力资本所有者和使用者对运用人力资本所增加利益的分割情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产权是资本要素所有权。资本要素包含物质要素和劳动力要素。按资本要素分配,就是物质产权和劳动力产权之间的分配。“按劳分配”是劳动力产权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劳动者领取工资是劳动力价值补偿,不属于“按劳分配”范围。明晰产权关系,就是要明晰生产资料所有权和劳动力所有权的关系;明晰劳动力价值补偿和“按劳分配”的关系;明晰劳动力商品和劳动力资本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由于主客观原因的存在,企业这种由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组合的特别合约通常是不完备的。企业不完备合约的内在特征是企业所有权的存在。由于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相比有着不同的产权特征,决定了其对企业所有权的安排有着重大的影响,所以必须针对人力资本所有者设计一套有效的激励性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3.
根据高等学校聘任方式的不同,可以将人才柔性流动归纳为全职式流动、兼职式流动、项目式流动、咨询式流动、候鸟式流动等5种类型。高校人才柔性流动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的、无序的流动。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正确理解、严格界定人才柔性流动过程中的人力资本产权。人力资本产权为人力资本产权载体所有,通过契约可以将部分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转让,但不能转让所有权。人力资本产权归属和交易关系到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及人才柔性流动的效率。为此,需要从法律保障、契约管理、道德约束、文化建设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为高校人才的柔性流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产权观还是西方产权理论,都强调产权对效率的重要作用。人力资本具有鲜明的产权特征,充分发挥人力资本产权的功能,可以极大地提高人力资本效率。人力资本产权制度通过赋予人力资本对等的产权权能、权益和权责,使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等要素共同参与收益分配和风险承担,是实现人力资本创新价值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股权结构是资本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分割的股权结构特征决定着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性质和治理效率,它从根本上决定着中国资本市场的规范程度。因此,本文在资本结构契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股权结构的性质和特征,认为不合理的资本结构和股权结构造成代理成本过高,使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效率低下,而这些不合理资本(股权)结构形成的根本原因就是它们背后对应的产权和产权结构性质。  相似文献   

16.
教育股份制是一种突破了投资主体限制而形成的全社会共同投资办教育的新制度。高等教育走股份制资本运营之路,可以实现办学主体多元化,使产权关系明晰,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从而促进产权的重新组合,使其更具效率。  相似文献   

17.
企业家人力资本制度安排及其激励机制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目前新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企业家人力资本已成为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本文讨论了通过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制度安排,完善企业家人力资本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使企业家人力资本在产权制度以及在企业的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分配上获得一定的满足,从而实现企业家和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土地问题,而土地问题的关键则是产权问题。当前由于存在分散的普通农民谈判能力较弱、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因而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损害农民根本利益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农民缺乏对土地的有效产权。针对我国当前农地产权存在的问题,提出“虚拟所有权”及其系统构建,旨在对我国农村土地产权改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目前的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存在一个根本缺陷--缺乏人力资本财产权法律制度的支撑。人力资本财产权法律制度能为产权制度创新提供法律支撑,建立人力资本财产权法律制度是产权制度创新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