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艳 《学前教育》2022,(17):59-61
对于幼儿情感社会能力的发展来说,随机教育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所发挥的价值不容小靓。如何协助教师利用好随机教育的每一个契机,帮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社会情感能力,是学前教育在社会领域的教研课题之一。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幼儿园将“共情”理念与随机教育形式相结合,以“提升教师共情能力,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为题,开展了一系列的园所实操及教学研讨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
张秀花 《学周刊C版》2020,(2):170-170
幼儿园艺术教育包括美术教学,美术活动是幼儿园一日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的美术活动是开放的,是在教师设计了主题之后,让幼儿自由发挥,自己动脑,创造性地画出自己心目中的事物.在美术教学中要注重幼儿情感、智力的培养,如何在幼儿园特色理念情智教育引领下组织好幼儿进行创造性的美术活动,是组织美术教学的教师要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情智教育是一种新型教学理念,主要是指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以培育情感为先导,通过以情萌智、以情育情的方式让受教育者的智能和情感可以互相融合、协调发展。幼儿正处在身心快速发展阶段,教师在教学中要实施情智教育策略,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本文就如何基于情智教育开展教育活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教育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适应社会的能力,如何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幼儿园指导纲要》把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提升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我们尝试在家庭、幼儿园和社区的活动实践中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  相似文献   

5.
正"社会领域教育是从幼儿园课程领域的角度来命名的,作为幼儿园课程的一个领域,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社会领域教学不等同于社会领域教育,"它是社会领域教育中重要的一种组织形式,围绕着社会领域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为了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而由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幼儿学习的活动",是幼儿获得社会知识、社会技能和发展社会情感的重要途径,也是实施幼儿园社会教育课程的主要手段。其在养成幼儿良好的个性  相似文献   

6.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可见,情感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首位,幼儿期是情感教育的黄金期,学前期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开始进入系统化阶段:情绪情感中社会性交往成分不断增加,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强,社会性情感不断发展,初步萌发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是幼儿园专门以发展幼儿的情感和社会性为目标,以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情感、培养幼儿的社会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其核心是做人教育。由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及社会行为技能三方面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建民 《学周刊C版》2019,(25):183-183
幼儿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是祖国将来的建设者。幼儿园对幼儿进行情智方面的教育非常重要,教师对幼儿进行教育要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策略,让幼儿充分体会到情和智。本文主要就幼儿园如何运用情智教育让幼儿能够茁壮成长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情智教育中教育者运用自己的情感和智慧作用于被教育者,以培育情感为先导,以情育情、以情萌智,使受教育者的情感和智能相互融合协调发展。而幼儿园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是家庭,所以,幼儿园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家园合作,首先,需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为家长服务意识;其次,要创新家园合作载体,有效利用家长资源,才能有效开展区域活动下的幼儿园主题活动。  相似文献   

10.
耿李英 《贵州教育》2021,(20):31-33
"绘本是开展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它以图文结合的形式来拓展幼儿的经验和丰富幼儿的精神,让幼儿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以绘本为载体的幼儿责任感教育的核心是绘本和幼儿责任感教育,强调责任感教育的目标就是理解责任,用行动来落实责任,从而产生满足和愉悦,并为责任感教育活动的落实找到一条适合孩子的途径.在内容上以绘本为纽带,为幼儿提供了体验责任感教育的直接与间接经验,有助形成责任感教育主题活动体系.在方法方面,注重以情动人,以情育人,以情促教.活动的趣味性、体验性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人,教师也成为了幼儿学习的好伙伴、支持者.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6,(24):192-193
<正>幼儿园区域游戏是当前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能让幼儿充分体验和探索,发挥幼儿自主性和主体性,也是对幼儿进行个别化教育的最佳手段。因此,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日常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我们幼儿园在区域活动的创设中始终根据幼儿的认知、情感、动作、语言、社会性等发展需要,站在幼儿角度,从孩子的心理出发,为幼儿创设了角色区、益智区、美工区、科学区、阅读区和建筑区等不同形式的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动手、  相似文献   

12.
社会性是指人由一个自然实体转化为社会实体的过程中,在形成自我意识、进行社会交往、内化社会规范、进行自我控制及其他社会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幼儿园社会教育是以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为目的,以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引导幼儿的社会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其核心是做人教育。我国的幼儿教育是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宗旨的,而幼儿的全面发展是指幼儿在身体、认知、社会性等方面的整体发展。因此,幼儿园社会教育在幼儿全面发展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唐迎珠 《考试周刊》2013,(60):183-185
<正>随着社会的进步,心理健康教育备受关注,作为基础教育之基础的幼儿教育更要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在幼儿期就应该注意培养幼儿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塑造完整人格(王彦波,2006)①。幼儿社会性情感培养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内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中多处提到了"利用、借助故事和图书"  相似文献   

14.
程若 《华章》2007,(Z2)
幼儿周围的生活中存在着无数有趣的自然现象。它们具体、直观、生动的形象每时每刻都吸引着幼儿,激发起幼儿探索的兴趣和欲望。幼儿园科技教育活动要与幼儿的日常生活、幼儿的感性经验联系起来,使幼儿在科技教育活动中获得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园对幼儿实施教育的主要形式。游戏对儿童的身体、智力、创造力、情感、社会性的发展,具有积极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科学教育作为幼儿园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丰富幼儿的科学知识、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从小培养幼儿科学探索精神的任务。幼儿园进行科学教育,不仅能从小培养幼儿的科技意识,而且对幼儿认知、情感、社会性和身体等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一、幼儿园科学教育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幼儿是通过与环境中的人和事物相互作用获得知识和形成概念的。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不断地动  相似文献   

17.
<正>游戏是幼儿在幼儿园里最喜欢的活动。幼儿的身心在游戏活动中得到发展,同时也只有游戏,才能使幼儿在其现有发展水平的条件下活动和生活。这就说明幼儿的生活需要游戏化,游戏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它对促进幼儿智力、情感社会性、身体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一、生活、游戏及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生活、游戏和教育都是幼儿一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三者可以连为一体,变  相似文献   

18.
以往的音乐欣赏教学,由于忽视了情感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其结果往往是幼儿学得不开心,教师教得没信心。在参加幼儿园音乐欣赏教学改革的研究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逐步认识到:从情感入手,是引导幼儿进入音乐天地的最自然、最有效的途径。教师在组织欣赏教学时,自身情感投入的程度,直接影响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因而教师对自己所执教的活动要投入满腔的热情。在组织幼儿欣赏歌曲《我们出去玩》的时  相似文献   

19.
曹晓梅 《学前教育》2008,(11):24-25
音乐欣赏是提高幼儿艺术素养和审美认知、审美情感的重要途径。幼儿园的音乐欣赏教学,是幼儿通过倾听音乐,对作品进行感受、理解和初步鉴赏的一种审美活动。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实质就是情感的审美,因此,幼儿园音乐欣赏教学活动应始终把握一个“情”字,使幼儿在与音乐的对话中,体验情绪,表达情意,表现情感,从而达成陶冶情操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在学前教育阶段,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体育游戏更是幼儿喜欢的游戏活动。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与其他年龄段的学习者相比有特殊之处,学前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目标的中介。因此,幼儿园课程必须以实现学前儿童在身体、认知、情感、个性、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而且,在学前儿童发展的诸方面中,身体的发展是首要的目标,因此,幼儿园课程应充分关注幼儿的身体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