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口笔译活动的历史由来已久,但作为专业学科领域,我国的口译研究还比较滞后,本科翻译专业的建立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社会对口译人才的需求,但是对于口译我们还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影响了我们的口译教学工作。正确区分口笔译,了解口译自身特点,进行实践型教学才能从根本上培养出实用型的口译人才。  相似文献   

2.
200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该专业成立目的是培养具有口译和笔译能力的翻译实用性人才。经过十几年发展,翻译硕士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而翻译硕士教育教学管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翻译硕士进一步发展,影响了培养翻译人才的质量。本文通过梳理培养翻译硕士人才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从设置培养目标、完善教学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和实践基地等方面提出构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翻译硕士人才培养教育体系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从2007年以来,我国已有40多所大学设置了MTI(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具有专业口笔译能力的高级翻译人才。这与传统的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在教学理念与教学指导思想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MTI(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教学工作有其独特的性质和特点,需要制订有别于培养传统外语人才的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4.
赵海洋 《现代英语》2023,(18):112-114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主要包括口译与笔译两方面内容,过去由于社会对学生笔译能力要求较高,以至于大多数教师侧重于笔译能力的培养。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对学生口译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因此,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除了需要关注英语笔译教育,还要重视英语口译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口译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新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需创新教学方式方法,适应社会环境变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文章主要围绕英语口译教学法在大学英语翻译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5.
邹德艳 《考试周刊》2010,(30):22-24
本文介绍了"三角对话"在英国巴斯大学口笔译专业口译教学中的应用,并结合我国口译教学现状探讨了如何将"三角对话"应用于国内比较常见的口译课程——"商务谈判口译"中。  相似文献   

6.
张博 《教育教学论坛》2014,(45):164-166
《日语翻译理论与实践》主要针对日语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设立,是专业硕士研究生必修核心课程。本研究围绕教学方法与模式、教学内容、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逐一展开,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笔译与口译能力。  相似文献   

7.
同为汉外翻译活动,笔译与口译有明显的差异,但笔译是口译的基础,口译要求具备更多特殊的能力,而且口译还有助于笔译能力的提高。本文通过分析口译与笔译的区别与联系,探讨汉外笔译硕士生培养口译能力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8.
安雪  张凌 《现代语文》2014,(3):130-133
以许余龙提出的"对比基础类型"为理论依据,结合朱镕基答中外记者问的汉译英笔译文本和口译文本的具体实例,对比同一源文本的笔译文本和口译文本在语言风格、字词选择、句法结构和篇章层面上的异同,进而总结口笔译文本在翻译结果中产生的差别,旨在深化对口笔译的认识,为口笔译的对比研究提供实际参考。  相似文献   

9.
改革教育模式,调整专业结构,是建立新的课程体系的客观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核心及培养人才的关键。藏语专业程体系建设要继续面向基础教育,直接为中小培养骨干教师,教务管理人才,要面向全社会,培养双语人才和高级翻译。(口译,笔译)人才,面向世界,培养藏学研究人才。  相似文献   

10.
谢昭霖 《海外英语》2012,(21):147-149
随着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活动中,人们也越来越急需高质量的笔译和口译。该文通过比较两者的特点及相互影响,探讨如何有效结合口笔译的学习,藉此希望能提高口笔译的学习。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世界各国已在科学技术上取得长足的发展与举世瞩目的成就,并逐步涌现出科技后备人才,社会各界对于科技后备人才口笔译综合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通过调查沈阳药科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本文剖析了学生在摘要翻译、文献翻译及口译等方面存在的一些语用失误,笔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养科技翻译人才的几种设想。  相似文献   

12.
实践报告是翻译硕士(MTI)学位论文类型之一。英文摘要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语篇组织结构分析能够有助于该部分的写作与教学。鉴于目前还缺少这方面的研究,本文基于Swales的体裁分析理论,从全国16个省30个获批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高等院校系统抽样60篇翻译硕士实践报告英文摘要(30篇口译和30篇笔译)自建语料库,采用语步分析研究方法得出翻译硕士实践报告英文摘要的语步结构模型,进而对比该语步模型在口译和笔译两个翻译硕士学科专业语域中的异同。研究结果得出,翻译硕士实践报告英文摘要的语步结构模型包括6个语步和11个步骤,并呈现专业性的语言特征和范式。同时,受学科差异的影响,研究还发现,该语步模型中的部分语步在口译和笔译两个学科的英文摘要中表现出不同的修辞地位。本研究以期有助于翻译硕士实践报告的写作与教学。  相似文献   

13.
与笔译相比.日语口译在表达形式上、时间限制上及译法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本文在分析日语口笔译的区别、剖析日语口译的过程后得出:日语口译其实是一个“接受信号→理解→转换→发出信号”的过程,并且得出能力、知识和技术是日语口译的三大必备条件.进而提出了日语口译时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4.
以贺州学院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为例,笔者突破传统的笔译和口译的二分翻译课程模块,提出增设翻译赏析课,形成笔译、口译和翻译赏析课的三分翻译课程模块。并给出了功能翻译生态环境下的翻译赏析课课例分析。  相似文献   

15.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必须与翻译人才市场多元化的趋势衔接.作为MTI人才培养的理念创新,文章讨论了以MTI为平台培养跨学科复合型科技口笔译人才,为实现此理念创新对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以及理工科院校培养翻译教育特色学科的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16.
唐媛 《教师》2023,(6):87-89
“视听与会话”是面向翻译硕士研究生开设的一门基础课,旨在提高学生口译听辨等方面的基础技能。文章以“视听与会话”课程为例,分析了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口译课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对翻译硕士研究生口译课程的思政元素的融入路径进行了微观层面的探索,认为口译教学资源的选取要考虑思政元素和文化元素,设计教学活动的关键是要找准思政教育的切入点,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技能训练,同时还要将思政维度纳入学习评价中、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评价体系,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教书”与“育人”的自然融合工作,培养德才兼备的高质量口译人才。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调查已开设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高校的培养目标出发,探讨了目前MTI培养模式中存在的同质化问题。作为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文章进而论证了以MTI教育为平台,招收理工科背景学员,培养科技口笔译人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并论述了MTI新培养模式的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18.
叶荔 《海外英语》2012,(18):130-131,133
作为西安翻译学院的特色办学单位,研修院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专业的口、笔译人才。作为研修院的口译教师,笔者经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一种适合研修院办学特色及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即"以听力为基础,以视译和交替传译为主要训练手段,以情景教学法为主线贯穿教学始终"。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口译能力和综合知识的提高都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国际间的经贸合作逐渐增加,对于口译人才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但是由于我国大学英语口译教学并不十分完善,对英语口译人才的培养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今后需要进一步完善口译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口译水平。本文主要是对大学英语口译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就如何提高大学英语口译人才的培养水平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5,(A4):83-84
本研究报告通过对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近五年毕业生及周边相关企业的调研,明确了社会对商务英语口译人才的口译需求及商务英语口译教学的现状。研究发现,毕业生主要在民营企业从事外贸业务相关工作,商务英语口译及笔译是他们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根据毕业生工作岗位对商务英语口译知识的需求,我们要从优化专业课程、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健全实践体系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出发,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商务英语口译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