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进潞安集团司马煤业公司,就好像走进了一座公园.新矿、新井、新建的楼群、新开放的文化广场;喷泉、花坛、草坪、湖水,令人赏心悦目,美不胜收.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媒科技》2010,(1):48-49
你还在欣赏你的圣诞礼物吧?科技新潮风一点都没有衰减,不是吗?那好…准备好吧。因为出现了许多新玩意。你一定会觉得你应该等到圣诞节之后去买那令人垂涎的新玩意。  相似文献   

3.
“热线电话节目”——广播史新的一页我常听陕西经济广播电台,爱听它的热线电话节目,感到这种节目特有生气。一个接一个的群众电话,反映出改革开放的新情况、新成就和人们的新思维、新见地,并且结结实实地提出了值得注意的新问题。特别是电话声中那热烈的情绪、那恳切的语气,令人感到格外亲切,甚至令人为之鼓舞。“热线电话节目”——应该写到广播史的最新一页上。根据我的收听,陕西经济广播电台的热线电话节目,大致有如下几类。按节目内容划分,可分为:  相似文献   

4.
吴子斌 《新闻天地》2004,(11):48-49
长沙市新建的明阳山殡仪馆,已于9月30日对外营运,与旧殡仪馆比较起来,有很多新特点令人欣喜的,而特别令人欣喜的是新殡仪馆为了不给周边群众带来噪声影响和硫烟污染,馆区内严禁燃放鞭炮,抛撒冥纸,殡仪馆免费提供环保型电子鞭炮,实行明治丧。  相似文献   

5.
今年4月27日,新南非迎来了民主自由十周年的庆典。这个一度是现代社会最顽固的种族隔离堡垒、人性的地狱、暴力的渊薮的国家,今天展现给世界的,是令人惊奇的和平、现代和民主的新貌。 在短短的十年间,新南非告别了血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当今时代科技的飞速进步及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不断推进和文化传媒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各种新终端,新应用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在迅速崛起和逐步壮大。各种运营模式和手段更是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  相似文献   

7.
1949年,亲眼目睹了新中国开国大典的胡风,用他特有的诗人气质挥就长诗和那令人久久难忘的神来之笔:“时间开始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A中国“百版珍藏报”是近两年开始兴起的 ,尤以新千年和世纪之交为烈。因为新千年和世纪之交是当今中国“百版珍藏报”兴旺之源 ,也是百版报令人心动的焦点 ,这期间创了百版最高纪录的《广州日报》已成为中国“百版珍藏报”新千年的旗帜。当我们综观中国洋洋大观的“百版珍藏报”时 ,你会发现 :呈现在我们面前各具风采与特色的“百版珍藏报”那么令人回味无穷。除了新千年的旗帜———对开200版的《广州日报》向你展示了它的领先风采外 ,《北京青年报》“跨千年100版特刊”其创意风格更是引人入胜。该报选取1999年12月31日—…  相似文献   

9.
聂云 《航空档案》2005,(5):67-71
原子弹,令人可怕的武器。然而,人们怎么也难以想象,新中国刚成立没多长时间,就受到了这个恶魔的威胁。这个威胁来自隔(太平)洋相望的超级大国美国。  相似文献   

10.
《新闻传播》2008,(5):1
从2007年12月17日开始,细心的读者在省报一版显著位置,可以看到一个风格独特的全新栏目——《新龙江新面孔》。该栏目以独特的视角关注读者身边的普通人,风格朴实清新,令人耳目一新。——报道焦点对准普通人。《新龙江新面孔》专栏是省报在一版开设的一个人物专栏。  相似文献   

11.
商战最直接的促销手段之一是散发传单。2004年春,北京的商品房促销大战已是如火如荼。距天安门不远的牛街新开发区,每天散发传单的美女接踵而至,令人眼花缭乱。  相似文献   

12.
弹指一挥间,河北人民广播电台60年的台庆来到了。当年新中国第一代广播创业人,有的业已去世。那时的“小字辈”,如今都已两鬓霜华,年近耄耋。此时此刻,令人百感交集,昔日的辉煌历历在目,往日的艰辛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13.
毋庸置疑,我国电视剧产业现在已经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但是在令人骄傲、看似繁荣的数据背后,我们可以发现,从创作方、制作方再到播出方,整个中国电视剧产业在2013年仍然面临着不少问题与挑战。本文通过浅析这些新挑战、新问题、新现象,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中国电视剧产业进一步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时代在发展,也赋予了新闻记新的内涵。在深化改革、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大量涌现,呈现出来的新现象令人眼花缭乱。记如果不思进取,很容易被时代所抛弃。新时期的记怎么当,是我们今天的新闻记应该探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近一阶段,首都新闻圈和许多经济界人士时常议论起一张崭新的报纸——《中华第三产业报》,人们称赞这张报纸报道新、版式新、品位高、实用性强、问世不久便令人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16.
《新疆日报》1988年5月6日一版头题位置发表的通讯《人民会记住这一切》(作者朱保章),读后令人耳目一新。它好就好在一个“新”:结构新、语言新。我看是一篇文学化的好新闻。结构新通讯入题不凡,开头就一反“老套”:“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拍到了几张照片。”接着象绘画一样,交代了背景(细心的编辑给文章配发  相似文献   

17.
令人喜爱的《出版参考》转瞬走过了十个年头。你那清新、质朴、浓缩了大量信息的短小文字,在我们心头留下了许多许多。 每当刊物到手,不管工作多忙,我和我的同事们都会抽空把你从头至尾一条不漏地浏览一遍。海内外同业的动态、大事要闻,乃至书介书讯,你便三言两语、提纲挈领般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新、短、快之风扑面而来,令人不胜欣忭。像是文化快餐,刹时间大脑充盈,思想新鲜。  相似文献   

18.
薛宝海 《视听界》2012,(3):126-126
上个月在杭州,我讲了一堂“县级电视台节目创新与策划”的课程,并且播放了我在广州增城电视台主持的新纪录片《今日故事》,最受大家关注的是搞笑风格的《何仙姑家庙》与令人心酸的《最后的水上人家》。  相似文献   

19.
1983年5月,一个崭新又有创意的新栏目《东方时空》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的荧屏上,令人耳目一新,观众好评如潮。它融新闻性、社会性、纪实性、娱乐性于一炉,满足了社会各界多层次的信息需求和审美  相似文献   

20.
赵珩 《出版参考》2010,(16):33-33
己丑岁杪,新春将至,北京出版社的朋友送来新出版的《三平斋夜语》样书。朴素的装帧,清雅的设计,乃至与书籍浑为一体的博古书签,令人顿生好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