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技术集成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重点档案的抢救修复过程中经常会给档案带来一些保护性破坏,为了使档案在抢救修复过程中少受或不受损害,应该提倡抢救修复技术的集成。本文从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技术集成的必要性、可行性入手,对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技术集成的实现、集成时应注意的问题展开研究,为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技术的集成提供了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
张美芳 《北京档案》2010,(11):12-14
为改变纸质档案保护与修复中技术不规范、过程无法监督、技术无保障,修复质量不评定的现象,本文针对纸质档案抢救修复中的核心问题--质量要求,研究档案修复质量评估的意义、评估的依据、范围、内容等问题.从技术层面上提出修复技术质量的定性和定量评估方法,从管理层面上研究修复技术质量评估的组织、实施、管理等问题.本文为档案抢救修复技术的科学、准确、最优化评估提供可利用的思路、方法和路线,使档案抢救修复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核心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当前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对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的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剖析了目前抢救修复工作方法中存在的问题,阐明了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的真实含义和必须遵守的原则。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是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的核心问题。在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工作中应进行系统化、科学化管理,贯彻工程化管理思想,建立操作规范与质量检验标准,加强人员培训和经费管理,以确保抢救修复工作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4.
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工作自2006年开展以来,取得不小的成就,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为将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工作向纵深方向推进,我们有必要审视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的优化问题.本文在对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最优化必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优化的途径,并指出实现优化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5.
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核心问题研究张艳欣在<档案学通讯>2010年第2期撰文,从三方面研究了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的核心问题:一是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的指导思想问题.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的真实含义是对损毁的档案进行修正、恢复,去除档案中对耐久性不利的因素,避免损坏加剧,使档案恢复原貌,提高档案形成材料的耐久性,以利于收藏、保管和利用.对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应遵循"保持原貌和最小干预"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重点档案抢救与保护的力度日益加大,各级财政对档案事业的投入逐渐增加,各级档案馆对重点档案的抢救与保护工作普遍开展起来,大批国家重点档案得到了有效的抢救和保护。重要档案信息资源得到了开发和利用。国家重点档案。是指由各级国家档案馆保存.在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在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利用价值,国家需要永久保存的珍贵档案。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的开展,保证了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了档案事业的整体发展。但是,在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着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益。诸如,国家重点档案的范围不清,标准不明,致使珠目杂陈;抢救方法不科学,保护手段不适宜,结果差强人意;项目管理不规范,资金使用和配套上不合理,工作难以为继。等等。因此,有必要对国家重点档案的界定范围、  相似文献   

7.
本课题针对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保存的蒙古文"档案砖"解粘难题,利用水的物理特性,结合造纸和现代的物理、化学、计算机等技术,研究出了一套用纸加固层析的方法给"档案砖"解粘揭粘的技术和设备,从理论研究、应用技术、设备和材料上,成功解决了"档案砖"解粘揭粘技术难题。为国家重点档案的抢救与修复,乃至图书、文物等纸张文献的抢救与修复提供了一套安全有效的专业技术。  相似文献   

8.
馆藏国家重点档案抢救的技术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管理》2007,(2):68-68
我省各级档案馆馆藏有大量的国家重点档案.但由于形成年代久远,加上战争等人为因素的破坏,这些档案不同程度地存在破损、虫蛀、霉变、纸张酸化、字迹褪变等现象.尽快抢救并保护好这些档案,已经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随着"十一五"期间各级财政投入的加大和国家对此项工作要求的提高,档案馆不能囿于传统的抢救模式,必须运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技术与方法开展馆藏重点档案的抢救.  相似文献   

9.
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程质量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程成效显著,但该工程质量管理不力的现象却不容忽视.本文在列举重点档案抢救工程质量问题的基础上,界定了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程质量的定义,分析了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程质量管理的特殊性及其质量管理的"三部曲",并通过案例解析,提出了加强当前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程质量管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老照片档案的保护与修复一直是基层档案工作者关注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如何使现代技术与传统方法结合对老照片档案进行抢救及修复.  相似文献   

11.
高莉  孙秀芹 《兰台世界》2006,(9S):M0003-M0003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关于印发《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管理办法》的通知要求,加强全省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切实做好“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与保护的组织和实施工作,近日,辽宁省财政厅、辽宁省档案局联合印发了《辽宁省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管理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关于印发《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管理办法》的通知要求,加强全省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切实做“好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与保护的组织和实施工作,近日,辽宁省财政厅、辽宁省档案局联合印发了《辽宁省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管理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细则》以《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管理办法》为依据,从全省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实际出发,在征求国家档案局有关部门和各市档案局(馆)意见基础上会同省财政厅制定印发《。细则》共六章,二十三条,从国家重点…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各级档案部门对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作愈加重视。2006年。财政部、国家档案局联合下发了《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管理办法》;2007年,省财政厅和省档案局联合下发了《黑龙江省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管理细则》,进一步加快了国家重点档案的抢救步伐.使得此项工作日趋规范。但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应引起各级档案部门的高度重视。一、项目申报问题首先,把握国家重点档案的概念和抢救范围。《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管理办法》中对国家重点档案概念作了明确规定.即“在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在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利用价值,国家需要永久保存的珍贵档案”。所以申报国家级项目,  相似文献   

14.
濒危档案文献遗产抢救性保护的工程化管理是指对濒危档案文献遗产抢救工作的全过程,根据濒危档案文献遗产的个体情况和抢救中的实际要求,按工程化管理的思想来进行科学管理。其主要内容包括:制订濒危档案文献遗产抢救方案,建立信息平台,建立抢救与修复档案,制订濒危档案文献遗产抢救与修复方法标准,规范濒危档案文献遗产抢救与修复工作流程,建立濒危档案文献遗产抢救与修复验收与评估机制,完善档案保护教育培训及资质认证制度。  相似文献   

15.
南充市各级档案馆克服资金、技术、人力等困难,按照《国家重点档案抢救管理办法》和《四川省重点档案修裱操作规程》的要求,全力开展重点档案抢救工作。各级档  相似文献   

16.
《兰台世界》2017,(Z2):112-114
<正>区域性重点档案保护中心是以重点档案的日常实体保护、抢救和修复为核心工作的机构,一般以标准化档案库房为基础条件,通过整合、优化资源配置等手段,将档案保护与服务利用深度融合,建立起集档案实体保护、抢救修复、服务利用等多位一体的档案保护机构。面向的受众为所涉行政区域内的各类文化机构、机关事业单位、公司企业或私人,主要功能是对行政区划内重点档案的保管、抢救、修复提供保护,以及提供档案保护方面的专业评估、咨询和培训等服务。  相似文献   

17.
<正>云南省146个国家综合档案馆,馆藏档案1646万卷,录音录像带20121盘,其中有近百万卷国家重点档案需进行抢救保护。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云南省有计划地开展档案抢救保护工作,在国家档案局、云南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和各级档案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已对30余万卷国家重点档案进行了抢救,其中修复破损档案近10万卷、档案数字化4亿画幅、完成独龙族等18个少数民族档案抢救保护,云南省主要从强化  相似文献   

18.
正在档案管理中对破损档案抢救、修复是非常重要的,破损档案抢救、修复是对信息资源的保护。本文通过对现有破损档案采取的抢救、修复方法进行简要分析,试图借助法律和信息化技术等工具对破损档案进行抢救和保护,建立更加有效的破损档案抢救机制,以更有效地抢救破损档案、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寿命,为确保档案实体安全和信息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一、破损档案的表现形式及破损原因分析(一)破损档案的表现形式。破损档案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9.
档案修复工作是一项对馆藏破损档案进行抢救,以恢复档案历史原貌为技术内容的治理性工作,它是档案保护技术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档案开发利用工作的基础。随着我国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全国各级各类档案馆都非常重视档案的修复工作。据了解,1990年以来,中央和地方财政用于档案的抢救经费就达1.14亿元,截止1999年底.全国已抢救的重点档案约500余万卷。同样,近十年来,上海档案修复工作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不但在人力、财力的投入上加大了力度,而且在设备的更新和技术人员的培养方面加快了步伐,有效地提高了破损重点档案的抢救速度,延长了档案寿命,保护了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20.
正在档案管理中对破损档案抢救、修复是非常重要的,破损档案抢救、修复是对信息资源的保护。本文通过对现有破损档案采取的抢救、修复方法进行简要分析,试图借助法律和信息化技术等工具对破损档案进行抢救和保护,建立更加有效的破损档案抢救机制,以更有效地抢救破损档案、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寿命,为确保档案实体安全和信息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一、破损档案的表现形式及破损原因分析(一)破损档案的表现形式。破损档案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