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代书籍设计已不能满足受众需要,人们渴望新的书籍装帧方式来丰富自己快节奏的枯燥生活,新概念书籍的出现符合受众的需求心理.本文从新概念书籍创新模式入手,针对新概念书籍的特色和优点,研究其对传统书籍装帧的启示和书籍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敬威 《出版广角》2015,(9):86-87
书籍装帧设计贯穿书籍从文稿到成书出版的整个过程,可以说是书籍从思想到具象化实物的实现过程.书籍装帧设计包括基本的书籍开本、封面、字体、版面等很多方面,蕴含了艺术思维、构思创意和设计手法,对书籍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内涵有一定的影响.但现在的书籍装帧设计存在明显的同类化现象,导致文化底蕴缺失.本文以书籍装帧设计的各个元素为讨论的基础,分析如何在重要的设计元素中体现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书籍装帧设计是包括文字、图画、色彩三大要素的整体设计.图画,指用于装饰书籍的插图.书籍装帧中的图画语言作为书籍之“象”,是书籍之“意”的视觉呈现,体现书籍个性,吸引读者注意力,以达到传播和交流的目的,书籍装帧设计中图画语言的运用应体现时代性、民族性、创新性、整体性.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书籍装帧中的版式设计入手,论述自由版式设计给书籍装帧设计带来的新面貌和新活力.同时提出自由版式设计要与书籍类别相吻合,不能为形式而形式;主张在版式设计中要注入情感,升华书籍内容,增加文化内涵,力求使书籍装帧设计的艺术性与功能性达到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5.
书籍装帧设计有着重要的广告传播价值,对引导读者阅读购买、塑造出版社品牌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要增强书籍设计的广告传播效应,应将书籍设计作为与读者对话的桥梁,在设计中传递出引人注意的、易于阅读的、有拓展性的信息,以有效的说服方式触动读者心扉.  相似文献   

6.
书籍装帧设计中引入场景化思维,是以读者为核心的服务思维的体现,也是围绕书籍的各类应用场景展开的一种系统化的设计思维.本文首先厘清了与书籍有关的一些场景要素,然后提出了通过链接书籍与读者、时间、空间、行为等场景要素而展开设计的基本思路,最后阐述了场景化思维下的书籍装帧设计的核心内容——场景体验,深入剖析了书籍装帧设计中场景化的解决方案,对于书籍装帧设计进行了一种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王璐 《编辑之友》2010,(7):97-98
书籍装帧艺术是字体艺术、版面艺术、插图艺术、封面和护封艺术等的有机组合体,是对书籍整体形态的规划.现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及人们观念的更新等,极大地促进了书籍装帧艺术的发展.现代书籍装帧范围不仅涵盖了最初的书籍形态的策划,还包括了开本的选择、封面和扉页的设计、正文内容的版式编排和插图设计以及后期的印刷和装订等.当今时代竞争激烈,节奏飞快,人们在选购书籍,尤其是同类书籍时,没有时间去仔细阅读比较,往往根据第一印象的优劣来决定取舍.  相似文献   

8.
本刊1994年第3期发表过日本著名装帧设计家菊地信义先生设计的书籍封面。菊地信义先生对书籍装帧的整体化的理解、情绪化的表现。对有限空间的拓展,给予了我们诸多有益的启示。书籍的封面并不仅仅是对书籍的包装,而是作者思想的外延,它与书籍的情节、写作手法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各种细节的处理应与整体相呼应,给予读者以联想、以启迪。刊发此文是为了更好地吸收国外装帧设计的先进技术和优秀艺术,促进我国书籍装帧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9.
张志国 《今传媒》2016,(9):126-127
书籍装帧自古有之,而且随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书籍装帧的观念也在不断发展,到了现代,书籍装帧事业发展时期相对繁荣。书籍的装帧设计风格和走向渐渐趋向于从情韵美、趋向于内在美和形式美,并注意到书籍传递的广告信息来陶冶情操,以增强装帧设计的内涵。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书籍装帧设计与其结合,对书籍装帧进行设计,无论是从内容还是从装饰图片,文字,或者版式、扉页等都更多的趋向于欣赏理念和更深层的含义。  相似文献   

10.
书籍装帧审美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籍装帧在表现手法上可以调遣和借鉴任何艺术门类的艺术元素来创造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形式美感,有非常宽广的形象构成领域和丰富生动的语言表现空间。优秀的装帧设计播散出美的信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给人以高雅、清新的精神享受。体现精神文化内涵是书籍装帧审美的文化特征书籍装帧是书籍“全部内涵”的缩影,体现着书籍的精神气质。它由最初的“装订成册”发展成为有独立审美价值的书籍艺术。体现书籍的内容是发展书籍装帧的初衷,书籍装帧为书籍的内容服务,这种与生俱来的从属性是书籍装帧艺术创意思维和塑造艺术形象的起点和归宿,也是书籍装帧艺术存在的依据。这是一个既有历史渊源又有广泛共识的明确而有指向性的原则。任何脱离书籍内容所进行的装帧设计,都不能称其为书籍艺术。文化内涵是书籍装帧的灵魂,以特定书籍的思想内容为依据、体现其特定的精神文化内涵,是书籍装帧艺术审美功能重要的文化特征。塑造美的形象是书籍装帧审美的艺术特征书籍装帧以塑造美的艺术形象来表现主题,并用美的艺术形象唤起读者的审美意识。艺术形象的产生正如高尔基所讲“美(艺术品或其他制造品)是一种能影响情感和理智的形象。这些完美的形象都是理性和知觉、思想和情感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而创造出来的。”...  相似文献   

11.
民国时期,中国的书籍出版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之势,与之对应的书籍装帧设计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封面设计趋于新颖考究,它们既反映了时代的追求,又体现了书籍的内容,形成了这一阶段独特的风格,对后来的书籍装帧设计产生了久远的影响。一、古代书籍装帧设计特点要了解民国时期书籍的装帧设计,首先有必要知晓中国书籍出版的一些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2.
张杨  李鹏斌 《编辑之友》2018,(8):100-103
仿古书籍装帧设计因其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的关联而在现实中大量运用,其设计与渊源大致有几种形式:或完全以古代书籍样式和纸质类型进行装订,或借用线装面貌样式而采用现代的纸张、剪裁和字体,或采用古代书籍的元素符号和表现形态,或成为装饰性的物件.其中所追求的审美意蕴是经典书籍装帧样式所具有的恒常价值,古代书籍装帧审美的现代运用,还包括当下书籍装帧设计审美求新的需要.仿古书籍装帧的艺术形式及其形式美的法则、艺术美的规律是客体存在,内中所蕴含的独特审美意蕴是设计得到普遍认可的内涵所在.  相似文献   

13.
刘瑞 《编辑之友》2012,(2):109-111
书籍装帧设计既是立体的,也是平面的.这种立体是由许多平面组成的,因此书籍装帧设计同样包含了文字、图形、色彩三方面的核心要素.“色彩”指附着于书籍设计元素(图形、文字)之中的、被受众所感知的颜色.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色彩对书籍的塑造、书籍内容信息的传达、思想情感的表现等各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书籍装帧设计是书籍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书籍这一特殊商品的深入研究,探讨书籍装帧艺术的整体性设计,这种整体性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书籍的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构成一个整体;其二是从设计的角度,谈书籍装帧设计的整体性设计思路。在把握书籍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建立整体意识,对书籍艺术做全方位的构思和设计处理。  相似文献   

15.
王涛 《编辑之友》2016,(3):101-105
书籍是承载知识、思想、信息等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不同的地域和国家,在不同时代,书籍被赋予了不同形态,是当时的文化背景、科技水平、社会状况、审美需求等方面的反映.书籍设计艺术语言在当代艺术全球化浪潮下的冲突与融合逐渐加强,开始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文章探究了当代艺术环境下书籍装帧设计的新形态,阐述了实现书籍形态设计创新和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书籍装帧设计事业进一步发展与繁荣,所取得的业绩受到广泛认同:现代书籍理念给书籍设计带来的重要变化和对书籍设计艺术领域的拓展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出版业中,书籍装帧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与书籍的文字内容互为表里,密不可分,其创意设计已经完全融入一本图书的创造过程之中。我国著名装  相似文献   

18.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传统影响深远,民族文化元素早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之中。书籍是记录人们思想和文化的主要载体,随着民族传统文化的全面复苏,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对书籍装帧形态的影响与日俱增。如何更好地认识、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开创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的新面貌,是现代书籍装帧设计面临的重要课题。中国古代书籍及其装帧演变古代书籍之美,体现在其从整体的编排设计、纸张材料的运用及整体书籍  相似文献   

19.
王冰 《出版参考》2014,(7):27-28
正书籍不仅仅是一种精神产品,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商品,书籍装帧以其商业化的经济价值在市场运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既是书籍的增值点,也是促进市场销售的催化剂。所谓书籍装帧中的市场元素,简单地说就是指装帧设计中那些影响书籍销售情况的因素,书籍装帧的特点因时代的不同而不同,而其市场化因素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变。  相似文献   

20.
李涛  王晓华  林崇华 《编辑之友》2012,(7):108-109,114
书籍作为传播载体,一方面要完成内容上的阅读传播功能,另一方面要完成形式上的视觉传达审美功能,而在书籍装帧设计中,形式上的视觉传达虽服务于书籍中的内容关系,但又不从属于内容关系,于是,书籍装帧设计便具有了新的诠释.今天,在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大的艺术思潮的引领下,应充分挖掘本土的传统本源哲学观与美学观,借助书籍这一载体,通过艺术装帧的处理形式来把本民族的文化发扬光大,同时也折射出书籍装帧设计的本源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