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刘保全 《新闻三昧》2008,(1):108-109
刊登在《科技日报》2006年4月11日的消息《地学科研愁的是“没人花钱”》一稿,在第17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消息二等奖。这是记者从“地质人才培养座谈会”上捕捉到的一条“鲜活大鱼”。这篇消息之所以能获此殊荣,我认为主要在于它有如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2.
“学刊”约我写第二届“中国新闻奖”广播电视参评作品的印象时,我想在肯定成绩与进步的同时,用一定的篇幅谈些缺陷与不足,可能对提高新闻作品的质量,增强参评的竞争力是有益的。对第二届“中国新闻奖”(1991年度)评选的总的印象是:广播电视与报纸通讯社的作品质量是比翼齐飞,都有进步和提高。这是因为在首届中国新闻奖的参评作品中,广播电视新闻作品的质量更好一些;报纸的消息数量少,  相似文献   

3.
我收到中国新闻奖证书,欣喜之余是感激。获中国新闻奖穴新闻论文类雪不易,两次获奖更不易,两次获奖刊发在同一份刊物特别不易。而我却享此殊荣,两篇论文《报业集团化运作创新:打造价值链、品牌链、产业链》、《新闻竞争:从“软新闻”到“硬新闻”》都承蒙《新闻战线》厚爱而刊发和推荐,分获第十四届、第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一、二等奖,这中间包含编辑们的心血。早在80年代,从事新闻工作之前我就订阅过《新闻战线》,做了新闻人后更是爱不释手。每每投稿,都得到刊物编辑的热忱鼓励和悉心指教。有时,为谋划一个选题,电话往来不倦,而编辑处理上又再…  相似文献   

4.
《新闻战线》的编辑同志盛情相邀,要我谈谈《“刘邦文化”是什么?》。说什么呢?想了想,还是先说题外话吧。这篇千多字的小杂文,先后获得人民日报杂文“金台奖”、全国报纸副刊作品金奖、第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是我始料未及的。这不是说客套话。当今之时的杂文,尤其是直面社会、揭示和批评性的杂文,能让编辑同志看中编发,能让主任和老总们审阅通过,就该非常感谢了。见报之后,被批评对象沉默不语,没找上门来算账,就算是很不错了。得奖,尤其是中国新闻奖,没有那样的奢望。这并非我的瞎说。这篇文章批评的是江苏的事情。前些…  相似文献   

5.
第12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结果已经见诸报端。作为本届中国新闻奖的评委,我参加了报纸、通讯社类消息、评论作品的评选。中国新闻奖是中国新闻界的年度优秀作品最高奖,各新闻单位无不想金榜题名,无不推荐本单位的最好作品参评。作为评委,可谓“骊龙选珠,颗颗明丽”,而由于获奖数额限制,又不得不“深夜九渊,一取万弃”。虽然难免有遗珠之憾,但研究一下入选者何以入选,落选者何以落选不仅对改进参评作品的选送,而且对改进新闻写作,都不无益处。下面我就消息的评选和写作讲3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今年的中国新闻奖评选,山西电视台新闻评论《用生命撞响的警钟》荣获一等奖,消息《绵山金钱豹不慎坠崖喜获救》荣获消息类三等奖。这是继去年之后的又一个丰收年。去年的中国新闻奖评选,山西电视台也是一个一等奖、一个三等奖———新闻专题《百姓书记梁雨润》荣获一等奖,《洪水冲出的“警民情”》荣获三等奖。特别是《百姓书记梁雨润》,中国新闻奖60多个评委全票通过入选一等奖,这在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是难得的。在中国新闻奖的领奖台上,对山西电视台大家都比较熟悉。我从80年代调入山西电视台以来,大部分时间分管全台新闻工作,对山西电视台…  相似文献   

7.
年过半百的曹仁义获得了“范长江新闻奖”自然感慨万端。他把诸多感想浓缩成这么几句话:“我们这代人从小到大杆是党培养的,一辈子都与党有一种割舍不断的感情。是党给我们创造了条件。”他的激动里还有另一层意思:“我从事新闻工作28年,基本上都是当编辑。一个默默无闻的耕耘者获得此项奖励,这对我和我身边的编辑们都是一种认可。”的确,就象多数观众只知道演员而不知道编剧一样,许多听众也只知道播音员而不知道编辑。老曹说:“这不是一种‘苦,吗?不过,想追求知名度,我就不当编辑了。”曹仁义属于创造型、开拓型的编辑。这些年,他总是不断地给自己提这样的问题:“我能再干点什么?”  相似文献   

8.
身为版面编辑,碰见记者,常听到这样的问话:“近来缺什么稿子?”我的回答:“缺消息。”当编辑的,总希望自己编排的报纸版面为人称道。要做到这一步,办法自然很多:精心的设计,精美的图片,能使版面增色;精采的通讯和评论等,也能吸引不少读者。但报纸既为“新闻纸”,就得把提供新闻放在第一位,尤其要多为读者提供“独家新闻”。通讯、评论等虽然很重要,但适量即可,消息的需要量却大得多。然而,在一些报纸的编辑部里,消息常常成为“缺门货”。编辑手头没有多少“本报讯”可编用,只好用大块头通讯充塞版面,或者靠通讯社电稿度日子。例如有一家全国性报纸,一版主要登消息,今年一季度平均每天刊登十  相似文献   

9.
我和赵中庸共同采写的消息《革命圣地延安无铁路的历史结束》,在获得首都产业报1991年好新闻一等奖之后,又获得了第二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消息传开,许多朋友问我,这条消息是怎样采写的?感受最深是哪一点?我以为,新闻采写也要换换脑筋。“换脑筋”,是邓小平同志视察首钢时提出来的。我的理解,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摆脱禁锢,  相似文献   

10.
刊登在《工人日报》2001年8月2日上的消息《郑州:罚单“赶”走苜家擦鞋店》一文,在第12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消息3等奖。评委们之所以青睐这篇消息,原因是它是一篇成功的短新闻。从  相似文献   

11.
我在翻阅第16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过程中,一篇题为《3.5万救命钱留给病友》的消息作品深深吸引了我,这篇一等奖作品,确有一种值得称道的强烈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2.
接到《新闻知识》的约稿信,我真的有点犯难了。因为我在采写《读者你猜:他的职称是……》这篇消息时,并未想过要争取写出获奖的作品来,而是仅凭自己当时的一股激情,要把闷在心里多时的困惑一吐为快。其后竟引起那么多读者的共鸣,并获得首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二等奖,这是我始料不及的。偏偏有些我曾刻意追求“轰动效应”的新闻报道,写得好苦,却并不如愿。其中奥妙,我至今还只是一种朦胧的感受,未能悟  相似文献   

13.
在第12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刊登在《苏州日报》2001年9月6日上的《卡特观摩村民选举》一稿,被评为消息3等奖。这篇750个字的消息之所以能在众多参评消息中受到评委的青睐,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这篇消息是一篇现场短新闻佳作。  相似文献   

14.
刊登在2006年4月11日科技日报上的消息《地学科研愁的是"没人花钱"》一稿,在第17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消息二等奖。这是记者从"地学人才培养座谈会"上捕捉到的一条"鲜活大鱼"。这篇消息之所以能获此殊荣,我认为主要在于它有如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5.
轻松一刻     
更正 约翰气呼呼地给报社打电话质问: “你们报纸搞什么名堂,明明我还活 着,为什么发表了我的死讯?你们要负 责刊登更正的启事。” 编辑:“真对不起,要更正是不可 能的。” 约翰:“为什么?” 编辑:“为了维护我们报纸的信 誉,我们从不登自相矛盾的消息。不过, 我们可以想另外一个办法来弥补一 下。” 约翰:“有什么办法呢?” 编辑:“我们可以在明天的《出生 栏》里,刊登您出生的消息,让您重新 做人。” 严重警告 邻居家的篱笆内,马丁正与邻居家 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孩起劲地交谈着。 突然,一把亮闪闪的菜刀“嗖”的  相似文献   

16.
没想到能得奖,而且是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为一名通讯员,我在此之前甚至连做个这样的梦,也许都会被人认为是一件奢侈的事。今天,“奢侈”意外地变成了现实,得知获奖的消息,真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相似文献   

17.
"据"的学问     
对新华社的通稿经过“据”后见报,这是报社编辑常用的一种方法。它的优点在于:使容量大小不等、读者对象不同的报纸,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可能,采用国家通讯社的电讯稿。然而,这“据”中很有学问。在高明的编辑笔下,经过“据”,电讯稿便去芜存精,变得短小精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社会效果。可在另一类编辑手中,则有可能“据”掉了电讯稿的“灵魂”,让人读后不得要领,瞠目结舌!请看典型一例:2005年8月22日某报刊发的消息《中国已拥有4枚地层年表“金钉子”》,是根据新华社电讯稿“据”成的。然而,当读完消息全文后令我很不满足,不禁要问:“中国的这…  相似文献   

18.
第六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揭晓传来喜讯,山西省有4件新闻作品榜上有名:山西日报编辑部文章《论改革开放与艰苦奋斗》、临汾日报农村版一版版面(95年1月29日)、山西长城广播电台消息《北京火车站发生大规模漏乘责任事故》、山西电视台消息《冬访乳娘村》。这是继第五届“中国新闻奖”我省有6件作品获奖之后,又一次在全国新闻界综合性年度最高奖的评选中金榜题名,显示了我省新闻工作者讲政治、为大局服务的可喜成绩。 近年来,无论是“山西新闻奖”的评选,还是参加“中国新闻奖”的评选,既是对我省新闻工作年度成绩的大检阅,更是对广大新闻工作者增强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月22日,大众日报在头版突出位置刊发了<潍坊率先撤销11家驻外办事处>(记者:张西可 宋学宝编辑:王冰)这篇910字的消息.这是记者第一时间抢抓到的独家新闻,最早报道了潍坊率先撤销全部驻外办这一事件,获评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相似文献   

20.
“祝贺你们的消息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你们的努力终有回报……”在我第八次与神奇天路亲密接触时,人民铁道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温继武发来的手机短信,让我在世界屋脊上又增添了几分收获的幸福和喜悦。《人民铁道》报去年5月3日刊发了我和李晓华采写的消息《海拔4161米:总理跟我们合影》。这篇700多字的现场新闻能获奖,既是报社采编人员精心策划、精细运作的结果,更是报社党委实施精品战略的成果。这次获奖不仅使《人民铁道》报成为我国60多家产业经济报纸中唯一两次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媒体,而且填补了所有产业经济报纸14年来没有获得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