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争议李光耀     
年届90的李光耀又出新书了。这位备受争议的新加坡“国父”在书中大谈美国、中国的未来,直指要点,毫无避讳。尽管他对新加坡的治理方式多受诟病,但他在书中对于地缘政治的战略观察却是可圈可点。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智慧岛””建设蓝图张海峰乔丽(中国长峰信息公司)(武汉大学)一、“智慧岛”建设计划的提出新加坡“智慧岛”(IntelligenceIsland)的建设思想应该说发蒙于李光耀时期。1980年,时任新加坡总理的李光耀,提出要把新加坡建设成为具有非...  相似文献   

3.
资讯     
《出版广角》2011,(3):74-80
声音中国才是一个"真正的国家"。——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在其英文新书《李光耀:新加坡赖以生存的硬道理》一书中以中国为例,说中国才是一个"真正的国家",它在遭受"蹂躏和破坏"后,"人民总是能团结起来重建家园",而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新加坡身上,那么情况可能会截然不同,"我们将四分五裂"。  相似文献   

4.
《全国新书目》2013,(11):78-79
本书的架构就是从中国的未来、美国的未来、中美关系的未来、印度的未来、伊斯兰世界的未来、全球经济增长的未来、地缘政治和全球化的未来、民主的未来、李光耀怎么想等等。李光耀认为“中国希望和美国平等共享这个世纪”。他肯定了美国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但对美国政治体系的反复无常表示失望。他对如何与中国打交道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继而讨论了印度的未来、伊斯兰恐怖主义、经济增长、地缘政治和全球化以及民主等话题。李光耀直言不讳,以直自的语言表达了对多元文化论、福利国家、教育以及自由市场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与其遮遮掩掩、怕西方人权组织指责,还不如先出口为强,把西方的人权痛骂一番,在这方面,李光耀和马哈蒂尔都是好手。在李光耀口中,英美的大人太笨,小孩也被宠得智商有点问题;马哈蒂尔就更绝了,甚至把环保问题也一道扯进去。东欧民主化及苏联崩溃后,中国已成为西方要“和平演变”的主要目标,当西方屡屡以人权问题抨击中国时,中国认为他们自有不同人权标准,就像饮食习惯各国不同,不能强求一致。其实一直抗拒西方  相似文献   

6.
《李光耀回忆录我一生的挑战——新加坡双语之路》是李光耀先生这位九旬老人最新的一本亲笔回忆录,是我们从新加坡引进的中文简体字版权. 从策划选题开始,作为责任编辑的我就预先考虑此书的营销定位,仔细斟酌成书之后的营销宣传的侧重点.该书中文版在新加坡出版时的书名为《李光耀我一生的挑战——新加坡双语之路》,我们引进后加上“回忆录”三个字基于这样的考虑:新加坡中文版的书名容易让读者觉得这本书是专门讲双语的,如果不是专业性太强,那也是专门性太强,客观上会大大限制受众面;而事实上,通过初读这本书,我发现,“双语政策”在李光耀先生那里实际上是他回顾自己一生的切入点,是一个非常巧妙的视角.正如李光耀先生在这本自传中反复强调的,“双语政策”是新加坡的立国之本、建国基石,它不仅是语言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外交问题、经济问题、科技问题,是李光耀先生一切政策的母题和出发点、呈现点.李光耀先生制定和落实双语政策的过程也就是他治理国家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7.
继出版《李光耀40年政论选》和《李光耀图片集》后,新加坡《联合早报》又与索尼系统设计国际私人有限公司联合制作和发行了《李光耀》多媒体光盘,这是新加坡第一张由本地人才制作、记载政治领袖事迹的华文、英文双语多媒体光盘。光盘内容分家庭、政治历程、下乡访问、竞选前后、国庆群众大会、周游列国、访问李资政和附录八个单元,通过先进电脑科技,以文字、声音、影像、照片、动画、图表,写实地呈现李光耀资政在40多年来的政治生涯和家庭生活。  相似文献   

8.
《李光耀回忆录我一生的挑战——新加坡双语之路》是李光耀先生这位九旬老人最新的一本亲笔回忆录,是我们从新加坡引进的中文简体字版权。从策划选题开始,作为责任编辑的我就预先考虑此书的营销定位,仔细斟酌成书之后的营销宣传的侧重点。该书中文版在新加坡出版时的书名为《李光耀我一生的挑战——新加坡双语之路》,我们引进后加上"回忆录"三个字基于这样的考虑:新加坡中文版的书名容易让读者觉得这本书是专门  相似文献   

9.
18岁参加上海左翼运动、21岁参加八路军、22岁赴延安……中国文联主席周巍峙的身影始终和新中国的脉搏一起跳动;在某种程度上,90岁的周巍峙见证了新中国文艺从星星之火到蒸蒸日上的伟大历程。近日,汇集周巍峙70余年内全部文章的《年方九十——周巍峙文集),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0.
李显龙继承了其父李光耀的许多性格和作风,但却不能沿袭其父的一套做法。他的任务是放开曾经被李光耀紧握的锁套,允许新加坡人拥有更多的个人自由,并为新加坡寻找一个新的位置  相似文献   

11.
蔡健予 《出版参考》2006,(14):32-33
1980年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来华访问时承诺:允许新中国成立前后归国的新加坡归侨回去探亲.这个消息立刻震撼了我这颗离家32年的游子心.阔别多年,老母已近90高龄,我无论如何也要只争朝夕回去探望她.妈妈呀!女儿就要回来看望您了,您可一定要等着我呀!  相似文献   

12.
苁蓉 《湖北档案》2010,(1):57-57
1972年,新加坡旅游局呈给总理李光耀的一份报告中说,我们新加坡不像埃及有金字塔,不像中国有长城,不像日本有富士山,我们除了一年四季直射的阳光外,其他什么名胜古迹都没有,  相似文献   

13.
1972年,新加坡旅游局呈给总理李光耀的一份报告中说,我们新加坡不像埃及有金字塔,不像中国有长城,不像日本有富士山,我们除了一年四季直射的阳光外,其他什么名胜古迹都没有,要想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提前“死亡”的媒体乌龙事件,成为了2015年全球第一则乌龙新闻。国内外知名媒体及国内各大门户网站于第一时间争相报道李光耀去世的消息。而在短短不到二十五分钟后,各大媒体又开始相继删除这些内容。在媒介融合的今天,一则真实新闻的报道,经过互联网和各种自媒体的传播,迅速地被广泛传播,其传播影响力可想而知。而未经证实的新闻其传播效力和影响力同样也是超乎大家所想像的。本文试图通过对李光耀逝世乌龙事件的报道始末进行分析,分析媒体乌龙事件频现的原因,并提出如何有效规避乌龙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由新加坡《联合早报》编辑,新加坡报业控股华文报集团和联邦出版社联合出版的《李光耀图片集》于6月3日这一新加坡自治邦政府诞生日正式发行。该书是上述两单位继去年出版《李光耀40年政论选》之后的又一项大型出版计划。  相似文献   

16.
曾任总理长达31年之久的李光耀,一直以当个尽职的新加坡国父自许。也许是他的华人血统使然,李光耀崇尚儒家思想,爱好中华文化。同时。他也如传统的东方政治人物一样,有着浓厚的君父思想,因而以“家长式”的威权领导风格,使其所属的人民行动党独统星岛天下至今。1990年,新加坡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交了。此后,李光耀从总理任上退下,转任内阁资政。他的政治生涯非但未因此停息,反而以其资深阅历和纯熟的政治手段,致力于华人世界的和平共处,尤其往来  相似文献   

17.
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7日表示。中印即将震惊世界。相同的战略机遇期和战略机遇期所要求的和平稳定的外交环境,使中印两国有了接近乃至更实质合作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殷乐 《青年记者》2016,(13):22-24
80后、90后乃至00后正逐渐占据中国社会和媒体视野的主体位置.调查显示,社交媒体是新生代的主要媒体平台,中国社交媒体的年龄分布以80后、90后为主体,2014年平均年龄为30.4岁,2013年是28.8岁.传统媒体中,接近半数的90后会听广播,超过两成的90后不看电视,近八成的90后不看报纸.①传统媒体在年轻群体中逐渐成为一种辅助性乃至背景式存在.  相似文献   

19.
张杰 《新闻窗》2015,(3):27-28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于2015年3月28日病逝,但是在3月18日,他曾在网络上"被死亡"一次。当晚,路透社、CNN、人民网、网易网等多家中外媒体根据网络上传播的一张"新加坡总理公署网站文告"截图,纷纷在第一时间推送李光耀病逝的新闻,凤凰网甚至推出"新加坡开国总理李显龙逝世"的错误标题。网络媒体为抢发新闻,对如此重大的新闻事件态度草率,仅仅根据一张社交网站未经证实的截图就贸然发布新闻,结果导致谣言在短时间内扩散至全世界。  相似文献   

20.
国外网络成瘾的人群集中在20~30岁,中国却集中在15~20岁;国外网络成瘾的内容比较分散,而中国80%~90%集中在网络游戏;国外网络成瘾罕见极端事件,而中国人网瘾的极端程度也超过国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