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周海燕 《科技广场》2009,(8):105-107
旅游文化内涵是旅游开发的灵魂,客家文化旅游发展迎合了当前世界文化旅游发展趋势和潮流。作为赣粤闽边地区客家人居住地之一,龙南是客家文化的集中地。本文分析了龙南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和旅游开发现状,提出了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构想。  相似文献   

2.
浅谈邯郸文化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邯郸开发文化旅游的区位优势分析为开端,简要叙述了邯郸磁山文化、古赵文化、曹魏文化、北齐文化、梦文化、广府太极文化、红色文化等主要文化的历史渊源、内涵和文化载体,并结合邯郸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几项建议,以期为邯郸文化旅游开发的决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呼伦贝尔草原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提升文化内涵、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完善生态补偿3个角度提出了呼伦贝尔草原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只有将旅游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 ,深度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不断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突出各种不同的文化特点 ,才能吸引广大旅游者 ,才会产生旅游消费和经济活动 ,进而促进旅游业的大发展。因此 ,推进旅游产业化 ,必须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作支撑。提升我市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 ,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1 大力开发和利用文化资源 ,夯实城市的文化底蕴要把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旅游产业的开发结合起来 ,开发利用一批融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为一体、充分展示地域文化特…  相似文献   

5.
王娟  刘杨 《科协论坛》2007,(5):222-223
武汉具有丰富的宗教旅游资源,它具有种类多样、历史悠久、文化内涵独特等诸多特点。本文基于对宗教旅游资源特性的把握,对武汉市宗教旅游资源进行了研究并对武汉市宗教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宗教旅游资源开发的三层次体系。  相似文献   

6.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南通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置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大力开发利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我市旅游业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与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文化内涵开发不够、与其他旅游产品整合不足、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旅游者需要以及旅游产业的特点,提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河北省卢龙县首阳山孤竹文化产业园旅游开发为例,从孤竹文化遗产的文化氛围营造、文化内涵的时代传承、民族生活风貌与旅游产品对接等角度对孤竹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路径进行典型案例研究,为其他地区开发古代民族文化遗产旅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从旅游资源角度谈内蒙古旅游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文献对旅游业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从旅游资源角度来看,旅游文献在深化旅游资源文化内涵,为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依据的同时,其本身对特定旅游者也具有吸引力,属于一种旅游资源。本文在分析此间关系的基础上,就内蒙古旅游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几点建议,和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9.
索生安 《内江科技》2012,(7):156-157
当前,着力于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是河南旅游业在新的历史阶段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分析了河南历史文化资源的特色,基于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对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认识、坚持科学的旅游开发理念、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打造历史文化旅游精品等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0.
石狮市文化旅游资源品位高、独特性强。本文在分析石狮市文化旅游开发条件的基础上,提出石狮市文化旅游开发措施,以促进石狮市文化旅游发展,从而为石狮市旅游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旅游纪念品设计为出发点,分析了旅游纪念品设计的地域文化内涵,提出旅游纪念品设计是文化设计,旅游纪念品设计可以起到文化传承的作用并可用特定的文化符号进行表达。最终开拓现代工业设计的文化品质和创意思维,赋予现代工业设计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使地域文化特性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12.
婺源茶文化旅游开发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文化作为一种有潜力的文化旅游资源,与旅游业结合的实践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十几年来,茶文化的加入丰富了旅游文化的内涵,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为茶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在详细阐述了婺源茶文化的历史发展后,剖析了茶文化旅游发展对婺源县的影响,进而提出了具体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3.
孙璐 《科教文汇》2008,(25):230-230
本文对旅游商品的定义、属性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了河南省在旅游商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转变观念、体制改善、扶持设计生产销售一体化企业、提升文化内涵、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提出了对策措施,对旅游商品的发展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休闲旅游的发展已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主流趋势。本文以张家界市天门山休闲旅游资源特色为基础,分析了天门山发展休闲旅游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从树立品牌、提高产品文化内涵、突出产品个性和层次以及注重休闲式产品的开发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文化旅游是催生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重要动力源。崀山风景名胜区不仅自然旅游资源独特,文化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在分析崀山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商品是文化的载体,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商品的过程中要重视文化内涵,用先进文化引领旅游商品发展.以靖西绣球为例,在阐述文化因素在旅游商品中的价值的同时,提出应把发展旅游商品当成弘扬民族文化的事业.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提升旅游品位的关键.本文从文化生态的角度分析了目前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挖掘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是提高乡村旅游品位的出路,最后提出了发展乡村文化旅游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黄慧玲 《内江科技》2008,29(1):35-35,153
本文指出了南阳汉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南阳发展汉文化旅游开发的方向:开发多方位的旅游产品、打造品牌效应、搞"活"文化旅游、创造文化氛围、加强文化旅游宣传。  相似文献   

19.
李红霓 《软科学》2001,15(2):74-76
本文认为旅游消费时代已经来临,要促进四川旅游产业的发展,就必须抓住重点,塑造四川旅游总体形象,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精心设计,大力研究开发旅游辅助产品,采取丰富多采的促销宣传形式。  相似文献   

20.
产业可持续是旅游管理领域内人们关注的中心议题之一。在发展观的指导下,文化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更新认识,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提升旅游产业素质,从而构筑旅游产业发展的新优势,实现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