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锋  大汉 《出版参考》2008,(12):42-42
按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之一,老板就是“私营工商业的财产所有者;掌柜的。”那“掌柜的”又是什么意思呢?“旧时称商店老板或负责管理商店的人。”——其实谁不知道老板?  相似文献   

2.
小幽默     
《云南档案》2012,(4):59-59
务实 晚上加班,老板管饭。 老板:“想吃啥?” 我:“烧茄子。” 老板:“你点点好的嘛 。”  相似文献   

3.
怕不怕     
《新闻世界》2008,(6):36-36
我怕吃饭。——早餐一杯牛奶,午餐盒饭凑合,一到下班就发愁,“去哪吃?和谁吃?吃什么?”几乎等同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三大哲学问题一样没有答案  相似文献   

4.
报纸上一篇好的言论,可以称之为一杯让人回味无穷的好酒。因为它是在新闻事实的基础上,由新闻人"酿"出的玉液。既然是一杯好酒,就自然区别于没滋没味的"白开水"了。所以,一篇好的言论一定要有深刻内涵、有独到见解。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相似文献   

5.
如何做老板?做一个什么样的老板?这恐怕是让所有老板们头痛的问题之一。 当然,对于那些已经上了“贼船”而又轻易下不来的老板们来说,则要多花点时间来思量:如何才能避免让自己陷入“经商、经商,经常受伤”的无止境的愁苦中去。  相似文献   

6.
趣味驿站     
《出版参考》2011,(5):28-29
客户端 一位IT经理走进一家拉面馆,问:“你们需要客户端吗?” 老板说:“面一般是伙计端,忙的时候才需要客户端。”  相似文献   

7.
作者原稿:香烟拆零卖“肥”了黑老板“瘦”了学生娃本报武汉讯近日,武汉市汉阳区十里铺汽配市场附近报是热闹,每天都有成群的周围学校的学生放学后到这里抽烟。一名向记者“借火”的学生说,“已抽一年了,不抽不行!”记者问:“在学校怎么办呢?”他说:“每天上学时书中都夹一支烟,有时间就躲在厕所抽,遇到老师,就丢进厕所里。”记者来到学校厕所里发现:地上到处都是烟头,大多是红塔山、红金龙、万宝路等名牌香烟。据了解,学校附近的商店对买烟的学生大多采取“零卖”的方式:10元以内的香烟,每支卖5-6角。日前,记者先后对武…  相似文献   

8.
《新闻世界》2008,(2):54-54
曾有人问一位老人:“如果生了病,你会去看医生吗?”老人说:“我会的,因为医生要吃饭。”又问:“如果医生给你开了许多药,你会买吗?”老人又说:“我会的,因为药店老板也要吃饭。”人们再问他:“你会把这些药都吃了吗?”老人则说:“我会尽量扔掉它们,因为我要活命。”  相似文献   

9.
接纳痛苦     
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吗?一只猴子跟随主人多年,整天被耍来耍去,便生出想当人的念头。一日,照例被耍了一通,向众人要过小钱后,猴子便向主人提出喝口酒的要求。喝罢酒,仗着酒劲儿,猴子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猴子道:“我跟你这么多年,没功劳也有苦劳吧?”主人说:“那当然,可以说是劳苦功高。”猴子道:“那我就斗胆提一个要求,我不想当猴子.我想做人。”主人踌躇了一会儿,终于说道:“那好吧,你这么多年也的确不易。不过,做人就得拔毛,拔毛是要承受痛苦的。拔一根,忍受一番痛苦,人性就提升了一分。你得拔掉全身的毛,怎么样?”猴子爽快地回答:“没问题。要做人嘛。哪能怕承受做人过程中的痛苦?”于是主人拿出一把小镊子给猴子拔毛,刚拔了一根,猴子便疼得嗷嗷叫。主人叹口气说:“你一毛都不肯拔。如何能做人?”猴子羞愧满面地说:“没想到做人真不易呀,我还是不要做人了吧!”  相似文献   

10.
李辰 《大观周刊》2011,(8):37-37
先来一个谜语:什么让你拿在手中不愿放弃?什么让你一试难含?什么让你无酒也能一醉方休?它适和的人群是那些就算没有大段时间远游或玩乐,也从不放弃在繁忙都市中找乐的人。  相似文献   

11.
不少档案工作者都有这样的经历: “在单位做什么工作?” “管理档案。” “以前学什么的?” “档案学。” “还有这专业?”  相似文献   

12.
最重要的是什么年轻的同行常常问:“作记者最重要的是什么?”我总是毫不犹豫地回答:“社会责任感。”我有一个初看起来是“谬论”的说法:记者这一行,是不负责任和负责任相结合的职业。记者难道可以不负责任?从一定意义上说,恐怕是如此。我曾在人民日报长期搞经济报...  相似文献   

13.
酒情与酒具     
李白的《襄阳歌》:“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从中可以看出李白对于美酒的痴情。大家都知道,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一生与酒相伴,他的诗与酒共存。郭沫若说:“读李白的诗,便人感觉着:当他醉了的时候,是他最清醒的时候;当他没有醉的时候,是他最糊涂的时候。”  相似文献   

14.
现代传播中的价值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闽:“秦池酒”经3.2亿元夺走了1997年中央台黄金时段的广告标王,一时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不知您是否有所耳闻?这件事令人十分感叹,值得谈论的似乎很多,其中至少告诉我们在现代社会中人的行为和思想已经无法离开媒体的支持(尤其是电视)。而媒体的神奇效应(正负两面)、它对人的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伦理观产生的影响和冲击,大概可以用“无与伦比”未形容。对此不知您有何感想?朱:广告标王一事,我不知道。但长期以来,一直有一个类似的问题困惑着我,即我们的电视广告,特别是黄金时段的广告,到底应该向群众灌输点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乔志峰 《视听界》2011,(4):10-10
你煽你的情哟,我什么也不说。我是一个普通老百姓,养家糊口压力大。物价一直涨,收入没变化。老人理当来孝敬,孩子教育花费大;还有住房和医疗,哪项不把人愁煞?哪有闲心来“感动”,哪来时间去把泪水洒?  相似文献   

16.
美国各级学校的考试花样百出,有正儿八经的“限时闭卷试”,也有“限时开卷试”,也有可以带回家但要求独立完成的“家庭考试”,还有几个人合写一篇文章交差的“集体考试”。更有甚者,最近美国不少中学还顺应网络的普及,连考试期间上网搜索答案的做法都合法化。人们不禁要问: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考试的目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全国新书目》2023,(7):28-29
<正>本书作者以幽默、直白的文字,为读者打开了“数学家”世界的门:数学家每天都在做些什么?许多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数学研究是如何发起、推进的?为什么一个理论或证明可以和“美丽”“漂亮”这些形容词相连?应用数学与普通人的生活究竟有什么关系?当数学在它所涵盖的大部分领域仍是一个完美的谜,本书对回答所有这些问题做了一次不完美却真诚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什么人最关心政治?除了官员和学者,也许还得再加上另一类人——黑煤窑的老板们。这不,4月中旬,当太原市召开“两会”之际,辖区内的黑煤窑竟有一部分停产歇业,太原市万柏林区王封乡的一位黑煤窑的老板对着他的“客户”诉苦:“市里开‘两会’呢,风声太紧,实在没有办法出煤!”但当“客户”提出要另寻货源时,他又拍着胸脯保证“等‘两会’一过,马上就可以正常出煤了!”黑煤窑“两会”期间的停产,凸  相似文献   

19.
许文舟 《湖北档案》2007,(10):38-38
从报纸上看到一则小故事,说台湾作家林清玄去一家羊肉馆用餐,老板对他说:“你还记得我吗?”林清玄说:“记不起来了”.  相似文献   

20.
讽刺幽默     
《新闻天地》2009,(9):59-59
任君选择 丈夫下班回家,妻子准备好了晚饭。“亲爱的,今晚的菜你可以选择。”妻子说。“都有些什么菜呢?”“芦笋。”妻子答。“有什么选择呢?”“你吃或是不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