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散文传统源远流长的国度 ,古往今来名篇佳作层出不穷 ,散发着永久的艺术魅力。“天下有美文 ,奇文共赏之。”但传统的散文欣赏 ,大都局限于纯粹的个体阅读。随着传媒的发展 ,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出现了 ,它就是电视散文。电视散文将文字表述形态转化为视听综合表现形态。由于电视载体的优越性 ,电视散文能用画面拓展意境 ,以音乐烘托主题 ,再加上优美的语言解说 ,美文变成可视性的动画画面。又由于电视媒体的普及性 ,它将散文传统的个体欣赏演变为公共的集体审美愉悦。有人认为 ,电视散文是电视和散文的简单叠加 ,抑或是电视对文字的图…  相似文献   

2.
电视散文的繁荣为文学散文和电视文学这一艺术形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土壤.本文分析了电视散文的创作情况,探讨了其文本艺术的再造技巧和叙述形式的转化技巧.为电视艺术提升精神实力以及艺术样式的发展有非凡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电视散文是散文艺术与现代传播媒介——电视相结合而形成的新艺术样式,是将特定的散文艺术进行直观化、形象化地处理,并以电视载体来表现散文抒情写意的一种影视文学。它一般都采用超文本或复合文本的方式,即把散文中的场景拍摄成电视片,配上散文文本的朗诵,读者的视听仿佛身临其境,从而感受到深层次的情感,领略其丰富多彩、意蕴深沉的意境,达到散文美的最高享受。电视散文进入课堂,学生学习散文的兴趣得到明显改善,对散文的感受也能有更深刻的体会,可以说,电视散文是中学生感受散文美感的最佳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4.
电视散文通过电视化的手段对散文进行艺术化的二度创作。它不仅保留了散文原有的艺术魅力 ,而且通过精美的画面 ,优美的音乐、自然的音响、情真意切的解说、演员恰当准确的形体语言等 ,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文字散文在传达意境方面的局限 ,产生了 1+1>2的艺术效果 ,使观众身临其境 ,更直观地得到高品位的浸润心灵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5.
全球视觉文化、图像文化语境中的文学传播形态——电视文学是电视与文学的结合,是电视艺术对文学艺术的阐释和再创造。电视散文是电视文学的一种形式,也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电视节目形式,它充分运用电视技术和电视制作手段,将多种艺术形式综合在一起,通过多姿多彩的电视画面、声情并茂的朗诵艺术、丰富蕴藉的文字字幕,立体、多元、动态地阐释文字散文文本,形成其独特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6.
电视散文作为电视与文学的联姻,有着极大的艺术魅力和发掘潜力.但是,电视散文艺术毕竟是一门年轻的艺术,在发展中面临着诸多困境,如:有声语言的固定风格,音乐的创作与配置的不足,电视散文文本创作的不足等.只有发现这些问题,扬长避短,才能真正实现电视散文的繁荣.  相似文献   

7.
电视散文的特征研究有二种基本分歧:一种认为应从为文字散文服务(或利用文字散文“二度创作”)出发来归纳其特征;一种认为应从电视艺术(影像为主)出发来归纳其特征。本文认为这二种观点都有偏颇。电视文学应是一种新型文学,它实际上与网络文学才是一家。电视散文具有影像的意境独立性、声音的交错综合性、文字的中断跳跃性、主题的交集弥散性四大特征,电视散文特征的研究应从电视散文的自我本质“数字文学”出发。  相似文献   

8.
电视散文通过电视这门综合艺术手段的强化和扩充,进一步增强了散文原有的文学表现力和感染力,给人以情与美多方面的享受和更为深刻的感悟。伊犁电视台创作播出的电视散文《沙玛瓦尔——哈萨克印象》就是其中的优秀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9.
电视散文产生初期,受到很多赞誉。许多人认为它为文学散文提供了新的阅读方式,张扬了散文的美学特征,强化了散文的意境美和抒情性,使散文更具魅力。电视散文为散文这一古老的文体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在电视散文的诸要素中,画面与音响是其与文字散文相比最显著的两个特点。那么如何看待这两个方面呢?  相似文献   

10.
电视散文"印象中国"在题材、意旨上和文化散文相同,都对中国的地域文化作出描画和刻写;电视传媒艺术手段的特殊性使"印象中国"对文化散文在创作手段和行文方式、审美追求上有很多新的拓展,为文化散文的繁荣与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电视散文是电视和散文的结合,是一种集画面、音乐、解说为一体的电视表现形式。其他艺术形式相比较,其特征主要体现为音诗画相融合的诗意表达、深邃优美的意境创造和情感流动的结构形式几方面。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散文发展史上,《春秋》具有重要的贡献。它不仅开创了历史著作的新篇章,确立了叙事散文的基本规范,而且也确立了叙事散文特别是史传散文在叙事上的一些基本原则;它不仅叙事艺术特点鲜明,而且语言运用上的艺术原则和艺术技巧对后代亦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它既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也是我国叙事散文之祖。  相似文献   

13.
实用与功利揉为一体的杂文学观念使艺术散文在创作技艺和审美思维上得到锻炼,而散文家认识自我、追求主体自由则是散文自由与独立的标志。当散文家自觉地从自然和生命的高度进行诗意遐想与理性思辨时,艺术散文进入了它的鼎盛期。从历时性上看,赋、比、兴代表了艺术散文由方法向体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14.
电视散文因其以画面、音响消解传统文字散文的欣赏难度并借助传播速度快捷、受众广大的电视得以迅疾崛起并发展壮大;理论研究也随之迅速发展,涉及到了诸多问题:电视散文的产生及其阶段性、概念、特征、文体观、价值、结构、作品类型、创作方法以及对电视散文的盛赞与批评等八个方面。文章对近十年的电视散文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做了概括,最终目的是,期待电视散文的理论研究自成体系,并推动电视散文创作再现生机。  相似文献   

15.
古代艺术散文的界域及其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中国古代散文的形成和发展,首先面临的问题是散文是个极其广泛的概念。散文和骈文并存;再往前追溯,就是“文”的概念,文与笔、文与言对举。而我们所讲的艺术散文又与“大散文”的概念不同。艺术散文是文学艺术的一个分支,它的本质就是艺术性。当我们从这一美学特质出发,从艺术散文生成的三个主要历史阶段来进行考察和研讨时,就会大体上认识和把握艺术散文的界域及其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6.
意境的再创造体现了散文的高格调审美价值取向,是作者的理念跨越以实化虚的境界,探求“超以象外”的深层次的意象升华。它是散文艺术的至境形态,是作家精神境界、联想技巧、美学观点及艺术构思等方面的经验结晶,是散文思想的真谛及其艺术魅力所在。理解与把握散文意境的再创造,有益于散文创作水平的提升,也有益于散文鉴赏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电视散文是近些年兴起的一种独特的电视文艺形式。电视散文,是通过特定的屏幕声画形象,散点式地反映创作者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忆的生活情景和刹那间的思维活动,运用独特的电子制作手段,将散漫的思维碎片组合在一起,营造散文意境,具有浓郁抒情氛围的电视文学样式。是文字、摄像、音乐、色彩、灯光、播音、画面组接、构图等多种电视元素的完美结合统一。它以优美、形象的特点,给人以诗意的享受。  相似文献   

18.
陈中平 《文教资料》2005,(36):113-114
本文围绕电视散文及其创作进行研究与探讨:文章在概述了电视散文的基础上,对电视散文的美学特征进行了阐述,并从整体构思、题材选择、运用联想、注重文采、利用现代影像技术以及追求意境等方面就电视散文片的创作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散文文体发展及其文化蕴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散文文体发展路向与人的心灵发展是相一致的。它的总体格局是多元共生的。在散文的各种亚范式中,最充分反映其内在特质和艺术水准的是抒情性艺术散文;它的发展经历了几次较大的起伏,而这一过程又始终与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发展相伴随。  相似文献   

20.
电视音乐散文是一种新兴的电视节目形式 ,其特点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电视音乐散文具有特殊的情韵美和音韵美 ;二、电视音乐散文在意境上构成了特殊的画面美 ;三、电视音乐散文使作品的情感抒发的虚与实达到了互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