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师者之境界     
教师是对社会上从事教育职业的人的称呼。不称从事教的人为教者或教民,而在教后面置“师”字称为“教师”,以与普通的“人”或“民”区分开,是整个社会对教者特意的、专属的尊称。“师道尊严”与“王道尊严”和“父道尊严”并列为三大尊严,而“师道尊严”的产生并不具有先天的社会条件,而是建立在“师者”具有知识丰富、精神高贵、智慧宽广深厚和风范优雅适度的前提下。同样作为师者,存在着教学能力上的层次之分,由低到高可以形象地划分为东西境界、房子境界、院子境界、田野境界、正反境界等五个层次。师者应该在做人、认识、教育三方面提高自己,以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尽量地上升到高层次的境界,以对得起“师”的尊称。  相似文献   

2.
学法指导摭谈喀喇沁旗四十家子总校刘国辉叶圣陶先生曾经说:“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是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不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练,就是为了要进入这种境界...  相似文献   

3.
教是为了不教,这是教师教学的最高境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这也是《数学课程标准》大力提倡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黄德元 《师道》2005,(5):21-21
如果说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是为了不教”,那么我要说语教学的最高境界便是两个字——“偷懒”。语教师在教学中适时“偷懒”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引航     
最好的教育是使学生变学习为自己的习惯,教是为了不教。张艺父母看似不管孩子的家教做法,实际上展示的是高超的教育艺术与境界。他们在为孩子人生的航路上的明智之举是———  相似文献   

6.
冯骥 《语文天地》2011,(1):36-38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是学校教育的至高境界。可是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呢?笔者认为,唯有要求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才能进行高效率的学习。然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的习惯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希望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不教而教”是教育哲学的著名命题,是教育工作者追求的最高境界。作为普通中小学教育工作者能达到大师们所期盼的教育境界吗?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我们学校隶属于“中国近代第一城”——南通,人文荟萃,依港临江,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与区位优势:大江东去,小河欢歌,呈现出一派迷人的水乡风光;  相似文献   

8.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各项活动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同时也是开展德育工作最直接最重要的阵地。把德育工作融入日常班级生活中,增强德育工作的亲和力,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以启迪和帮助,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培育民族精神、培养高尚情操的有效途径。班主任要善于捕捉一个个稍纵即逝的契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从而逐步达到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教而教”。  相似文献   

9.
“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叶圣陶语)叶老的名言发人深思。人们不难获得启示:“教”只是手段,“不教”才是目的。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之达到“无师自通”的境界,乃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在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新课改的实施与推广在全国部分地区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它的进一步推广仍进行得比较缓慢。要解决此问题,首先关键是新课改的实施者—教师从思想到角色意识都急需发生真正的改变,最终从"为教而教"达到"不教而教"的境界。  相似文献   

11.
从教者有三重境界,即教者、教育者和教育家。教者,主要是教书,有能教和善教两层次。教育者,是体现教育性的教者,需要更多优秀的个人品质。教育家,是具备教育精神和教育智慧的教育者,是从教者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2.
冯友兰先生界定了四种人生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作业设计如果停留在“自然境界”,则会增加学生的负担。进入“功利境界”,可以提升教师的原创设计能力;进入“道德境界”,可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进入“天地境界”,教师设计与学生设计同等重要。在“天地境界”,教是为了不教,设计作业是为了不设计。  相似文献   

13.
邢玉梅 《教育文汇》2005,(12):43-45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有着20多年的教学经验,创造了很多教学奇迹。他强调“教”的最高境界是“不教”。很多人知道魏老师教过的学生,无论起点怎样,哪怕是以前语文经常不及格的学生,作文都会写得很好。听了魏老师在深圳所作的《和谐教育,幸福人生》的主题报告后,感触良多。奇迹从来都不是偶然的。魏书生能唤起学生的潜能,调动的是一个人健康成长所有的激进细胞。这是他以人格魅力一步一步建构起来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4.
培养三种思维能力──《六国论》教法探微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许昭"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个充满辩证法的名言是叶圣陶教育思想的核心,也应是语文教师努力攀登的最高境界。为了达到这一境界,必须着眼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上来。或者说从教的立足点转换到学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15.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这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期望达到的教学境界."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不需要教"是叶圣陶先生为我们指出的一种教学境界.这两种境界是相通的,教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成为"善学者",当学生确实在学的实践中学会了学习,教师即可以逐渐放手,让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这就达到了"不需要教"的境界,彼时不仅"师逸",而且可收"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16.
[境界]在教学沙龙活动中,特级教师徐斌谈到了自己追寻理想数学课堂的三个阶段,也就是他经历的数学教育生活的三层境界。第一层境界:精雕细琢,完美无缺。1987-1993年,他教1-6年级数学。为了使课堂完美无缺,每一堂课他都认真审视,不断修改,使每一环节紧紧相扣、层层深入,上课时间都精确到秒。徐老师当时认为,一堂好的数学课应该天衣无缝、无可挑剔,但最终没有真正实现这样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有句话说得好.教是为了不教。这个不教并不是字面上教师不教知识的意思.而是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要达到这样的教育境界.就要靠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了.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本领.掌握通向知识大门的钥匙。可以说.学会学习是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考验。  相似文献   

18.
教学生会看书○马燕荣教师教课的根本目的不是教学生学会,而是教学生会学,教是为了不教。这是教师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思想政治》教材的编写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层次清楚,逻辑性强,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这就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学习依据。但是,《思想政治...  相似文献   

19.
“开放——互助”教学法打破教师主讲课的模式,让学生走出课堂,通过广泛的阅读,查资料,互相交流,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汇报学习结果,达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教”的境界。  相似文献   

20.
写诗文讲究意境,做学问有三境界,教学也有自己所要达到的境界。何谓语文教学的新境界呢?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是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认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