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2 毫秒
1.
模因论的核心概念是模因,模因概念的核心是模仿。从模因角度看,翻译应遵循关联理论的翻译观。关联理论指导下的翻译过程是跨文化、跨语言为交流的三元交际活动:翻译的前提是源语模因复制到目的语为目标的语境翻译;翻译的对等是语用语言和社交语用为目的的语用等效。  相似文献   

2.
隐喻是从"始发域"向"目的域"的投射,始源域的意象图式和特征作为模因成为目标域的参照物模因。通过模因学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隐喻现象及其构建机制。本文运用模因理论,根据隐喻和模因论的理论特点,分析在模因论作用下隐喻的生成机制及在不同隐喻类别中的应用情况。模因论从一个新的角度揭示了隐喻不断复制、得以发展的规律,是我们进一步认识隐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模因是文化传递单位,也是文化复制因子,其核心是模仿。从模因论角度看,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模因。隐喻是从"始发域"向"目的域"的投射,喻体与本体的相似性是构成隐喻的基础。从模因论的视角来分析方位性隐喻,以空间概念意义UP和DOWN为始发域,向情绪、身体状况、社会道德等认知领域映射而获得抽象意义,有助于方位性隐喻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透过隐喻看模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方法,而且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手段.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本文首先从隐喻的角度解析了模因,而后又以模因论为基础,解析了隐喻的认知功能,并且探讨了模因机制在隐喻概念的形成、发展和传播的作用.文章认为隐喻是模因的表现手段,模因模式构成了隐喻的认知理据基础.  相似文献   

5.
等值,作为西方翻译理论的核心概念,一直以来为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争论不休。随着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等的引入,等值翻译的内涵不断地丰富起来。以模因论为基础,从形式、语义、语用等方面对等值翻译进行深入探讨,揭示了源语模因到目标语模因的复制和传播过程,有效地实现异国模因的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6.
模因是一种信息或文化单位,可以通过学习和模仿进行复制和传播。翻译模因论从模因论视角来研究翻译问题。提出习语中的文化意象也是一种模因,英汉习语中的文化意象模因翻译可以通过保留意象模因、改变意象模因和增减意象模因等方式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魏李隼 《丽水学院学报》2011,33(4):53-55,78
模因论是一门新兴的理论,其原理可以帮助解释包括文化在内的许多传播现象。作为探讨文化进化规律的理论,模因论与文化翻译研究息息相关。借助模因论从3个方面探讨文化翻译:模因是文化翻译的单位;文化翻译的过程就是文化模因传播的过程;模因的竞争有助于文化翻译策略的选择。进而给归化和异化翻译问题研究带来新的视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7,(57):39-40
模因是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复制、模仿、继承等方式加以传播,也是文化得以延续的基本载体。将模因与翻译结合不仅能够从新的视角探究翻译模因的演变和更迭,而且为翻译实践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从语篇模因与文化模因两个角度,剖析《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汉译本中模因的传播特点以及对源语文本、目的语文本和文化的影响,对翻译实践研究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9.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是帮助人们认识和感受外部世界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在翻译过程中,隐喻的翻译无处不在。本文从中英认知差异的角度对隐喻翻译作了阐述和解读,并以身体部位的隐喻为例,探讨了隐喻翻译当中共有隐喻的翻译方法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部分不同的隐喻和完全不同的隐喻的翻译方法。以此提高隐喻翻译的文化语用价值,达到翻译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回顾了英语隐喻的研究发展动态,运用理查兹和布莱克的互动理论,斯珀珀和威尔森的关联理论探讨了英语隐喻的解读途径和运行机制,认为隐喻为一种语用现象,并从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探讨了英汉隐喻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模因论角度对汉语公示语英译周期和过程进行分析,基于文化共性和差异,探讨公示语英译的相关策略.对一些常见汉语公示语可采取借用策略,直接引入目的语模因;对某些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公示语,则宜使用音译、仿译和创译,打造强势模因,或适度采用零翻译,以促进汉语公示语传播,并对目的语受众产生同等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刘欢 《海外英语》2012,(7):250-251
"××门"流行语的产生体现了一种隐喻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的的不断发展与广泛使用体现的是模因现象。隐喻生成过程中存在概念、心理、文化等模因的作用,根隐喻是基因型模因,派生隐喻是表现型模因,隐喻体系正是由基因型模因和表现型模因发展而来的复合体。该文将以"××门"类隐喻为研究对象,基于模因的相关理论,分析该类隐喻在生成、发展和传播过程中的模因特性,找出流行语背后的隐喻机制,探讨隐喻类流行语能流行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模因论的角度,分析了麦家《解密》中的文化缺失现象,并结合模因基因型和表现型传播方式及成功模因复制保真性、长寿性和多产性的特点,针对《解密》及其英译本Decode:A Novel中文化缺失现象,并结合不同类型文化现象,分析了译者的翻译风格及补偿策略,以期对文化缺失现象下的翻译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翻译模因论视角下的英文电影片名汉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传统翻译理论对英文电影片名的分类,并进一步以模因论的视角对这一社会语用现象进行了新的研究分析,提出了新的分类方法并且从翻译模因的角度重新解释了这一语用现象—源语模因感染宿主(译者)并被解码再重新编码为目的语模因的模因传播过程。  相似文献   

15.
从认知的角度来说,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饰的手段,更是人类认识和表达世界经验的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隐喻的翻译是源语篇章到目的语篇章的映射。当源语篇章和目的语篇章读者对隐喻具有相同的心理运行机制时,译者可采用映射对等翻译策略。但由于不同语言文化的隐喻具有异质性,当源语隐喻的源域和目标域在目的语中无法找到对应的源域和目标域时,应采用偏移的等效翻译策略和语用等效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6.
“模因论”和“认知隐喻”是外语教学中有关文化和语言不得不关注的两个重要概念。其特点、类型及其成因等方面有着许多相似之处。经过比较分析之后,了解“模因论”和“认知隐喻”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对语言文化学习和教学十分重要。模因论(memetics)是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研究。后进入到了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哲学等领域。模因(meme)源于生物学词汇(基因)。模因是一种信息单位,更是一种文化传播单位,通过模仿而得到复制和传播。模因是一种与基因相似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从隐喻的角度解析了模因,并以模因论为基础,解析了隐喻的认知功能,探讨了模因机制在隐喻概念的形成、发展和传播的作用.认为隐喻是模因的表现手段,模因模式构成了隐喻的认知理据基础.  相似文献   

18.
模因论是关于文化之间传承、进化与变异的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概念是模仿。翻译是一种文化传播与交流的活动,因而翻译理论遵循着模因论的发展轨迹。翻译模因论为中国旅游文本的英译引入了信息复制的模式,打破了不同译论之间的壁垒,为汉语旅游文本的英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以翻译模因论为基础,从基因型翻译模因和表现型翻译模因两个方面研究了汉语旅游文本的英译,旨在忠实、地道地译介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9.
隐喻是一种普遍的语言认知现象。英语和汉语都有着丰富的隐喻。本文从语用失误和语用等效的角度出发,在对英汉隐喻进行语用对比的基础上,探讨了英语和汉语中不同类型隐喻的三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即:归化法,异化法和意译法。  相似文献   

20.
隐喻能力培养是跨文化的语用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目前商务隐喻教学中存在着显性教学内容偏少、老师对通过隐喻教学提升学生语用能力的意识较薄弱、商务隐喻教学语料如何体现跨文化属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激活学生的隐喻意识、注重隐喻应用能力培养过程中的显性教学、指导学生把握商务英语中具有鲜明文化特性的隐喻、引导学生在商务语料的翻译中使用隐喻思维这四个方面提出了总体的教学策略,从而优化商务英语教学内容、提升商务英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