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注汽开采过程中井筒内湿蒸汽和声波有机结合提高产量的方法,解决了热力开采过程中油井产量低的问题。这种方法在重油开采领域是一个崭新的工艺。 在常规蒸汽热采过程中,由于储层的非均质性造成径向和纵向深度地层处存在高渗透带含水分布的不均匀,注汽时蒸汽的推进面极易造成蒸汽向高渗透条带流  相似文献   

2.
单家寺稠油具有粘度大、密度高、地层胶结疏松的特点,在地层流体的不断冲刷下,岩石颗粒间的胶结物易遭到破坏,降低地层固结强度,造成油井出砂,油井出砂已成为制约其正常生产的主要原因.高温固砂剂具有成本低、见效快、施工简便的特点,并且不占据井筒容积,为后续措施的实施提供了方便,该项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见到了较好的防砂效果,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成为单家寺油田粉细砂岩的主导防砂工艺.  相似文献   

3.
针对单家寺稠油油田蒸汽吞吐后期蒸汽利用率低的状况,研制开发了石油磺酸盐蒸汽增效技术,该技术具有洗油、降粘的功效,可广泛应用于前置液和伴蒸汽注入及井筒降粘。不仅降低了注汽压力、提高了注汽质量,而且降低了油水界面张力、提高了洗油效率,达到降压增油效果。现场试验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压低渗油田频繁作业井作业原因进行了分析,对原因形成的机理进行探讨,从地层到井筒,从作业现场实际存在的管杆偏磨和腐蚀结垢等实际情况等不同层面进行了分析,找出频繁作业井的根本治理原因。从现场实际出发,采取配套工艺对作业井进行优化治理,取得较好的效果,对延长油井免修期,节约生产成本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初三化学课本第111页实验3-7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中,是采用酒精喷灯加热的方法。但按此法去做不易成功,教学效果差。 出现此弊端原因很多,主要原因在于反应要求高温,喷灯却只能对试管外壁局部(下面)直接加热,从而很难达到反应所要求的高温,并易造成玻璃管局部过热熔化,使实验失败。为解决上述不足,笔者找到了一种极为简单可靠的用电能加热的方法。仅用4分钟就能完成实验(要比课本上的方法节省大量时间),并取得很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油田开发过程中油井含水程度直接影响着开发效果的好坏和最终采收率的大小,而影响油井含水程度的参数是多元的,本次研究将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油田开发过程中油井含水影响参数的分析,量化各参数影响作用的大小及主次关系,从而可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开采效果。  相似文献   

7.
孤东油田八区从1997年8月开始注聚,到2001年底结束注聚。注聚期间注聚区油井明显见效,并且有规律性可循。通过调查研究,并对注聚前后单井产量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找出注聚区油井单井见效的规律。在实践中运用这些规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埕南油田属典型稠油出砂油藏,油田的开发面对油稠、出砂及部分油井因管外窜槽高含水的难题,导致区块采油速度和采出程度较低。针对开发中存在的问题,2001年以来,主要开展了三方面的技术研究与应用:即油井出砂预测的研究及封隔高压一次性充填防砂技术的应用,井筒空心杆掺水乳化降粘工艺的研究与应用以及笼统封堵工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场应用见到了良好效果:先后共实施防砂25井次,空心杆掺水降粘工艺22井次,封堵工艺5井次,累计增油37588t。  相似文献   

9.
在初三化学课本第111页实验3—7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中,要采用酒精喷灯加热法。但按此法去做常不易成功,影响教学效果。其原因主要在于反应要求高温,喷灯加热虽能达到高温,但难于控制,特别是喷灯火焰常使受热试管外壁局部过热而熔化,造成实验失败。有的同志设计用电加热法(详见《教学仪器与实验》1992年4期23页),笔者认为,该实验装置复杂,操作又不方便。为解  相似文献   

10.
正1传统铝热反应实验存在的不足1镁条不易点燃,需用酒精灯点燃,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2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对学生视觉造成暂时的伤害而难以观察后续的反应现象。3虽然纸质漏斗用水浸湿,但局部区域水蒸发后无法承受高温灼烧而被引燃,致使未反应的药品散落在反应台上。4由于滤纸的遮挡,部分学生无法观察到实验现象,特别是无法观察到熔化的铁水,造成学生对实验反应产生高温缺乏感性的认识。5纸质漏斗开口较大,熔化的铁水和灼热的  相似文献   

11.
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与北京出版社合编的科学第四册《热是可以传递的》一课中“实验与观察”内容安排 :准备长短、粗细相同的三根铜线、铝线、铁线及一根裹有塑料皮的铜芯粗导线 ,酒精灯、蜡烛、火柴等。把火柴用蜡液粘到这些金属线上 ,观察火柴掉下来的情况。使学生通过观察得到热是沿着一定方向由高温向低温处传递的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课前实验 ,我发现蜡液粘火柴效果不好 ,而且费时费力。后来我从《教学仪器与实验》中看到陈锋老师的《三个“热学”实验的改进》中提出用猪油脂代替蜡液粘火柴。试后 ,虽然用猪油脂效果好 ,但不便携带 ,且…  相似文献   

12.
采用含蜡模拟油和空气为实验介质,利用蜡沉积实验环道,研究间歇流流型下气、液相折算速度和温度对蜡沉积速率的影响,并结合高温气相色谱探讨沉积物碳数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如下:在间歇流流型下,沉积物分布在整个管壁内,且形状随气、液两相折算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平均蜡沉积厚度随着气相折算速度的增大而减小,随液相折算速度的增加先增后减;固定管壁温度不变,平均蜡沉积厚度随着油温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固定油温不变,蜡沉积量随着壁温的增加逐渐减少;气液相流速的增大均会导致沉积物的硬度增大(表现为沉积物碳数分布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胜利油田目前生产现状的调研,根据不同油井的井况对偏磨类型进行了统计,分析了造成油井偏磨的原因,得到了油井中管杆接触和井液腐蚀是造成油井偏磨的根本原因,提出在优化设计基础上,配套应用不同原理的防偏磨新技术,对胜利油田偏磨油井进行综合治理,达到增油上产、降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胜利采油厂6kV线路所带负荷主要是油井异步电动机,其负载特性为感性负载,电网功率因数低, 6kV线路损耗大。根据具体情况在适当位置安装电容补偿装置,就能有效减少线路的无功电流,使补偿后的总电 流减少,从而使线路的有功损耗减少,因此无功补偿技术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本文分析了无功功率对电网的影 响,并根据异步电动机特性和对无功功率的要求,给出了无功电容的计算方法,及补偿电容器的补偿方式。  相似文献   

15.
在初中化学课本中 ,演示硝酸铵溶于水的吸热现象时 ,采用溶解使烧杯和木板之间的水冻结成冰 ,拿起烧杯时不会掉下来的方法 ,而演示浓硫酸溶于水的放热现象 ,则是溶解放热使烧杯和木板之间的蜡熔化 ,拿起烧杯时木板会掉下来达到目的的。这两个演示实验成功率不高 ,效果欠理想。如果直接用温度计来显示溶液温度的变化 ,坐在座位上的学生又无法看到。为此 ,本文对溶解吸热和放热现象的演示实验进行了改进。图 1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 ,图中 1为一次性使用的废输液管 ,2为 1cm长的圆珠笔芯 ,将两根输液管连通在一起 ,3为稀释了的红墨水 ,以不超过…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分析活性炭的自热特性,确认所有蒸汽活性炭的自燃危险性很小。就海运目的而言,认定蒸汽活性炭在海上运输过程中不作易自燃危险货物运输;对化学活性炭和半成品,须要进行一个简单的“炭的自热试验”,从而确定其是否具有潜在的自燃危险性。  相似文献   

17.
初中化学第九章第一节“物质的导电性”中 ,硝酸钾熔化导电实验不足之处有两点 :一是硝酸钾熔化后插入电极要适时 ,否则可能导致实验失败 ,既浪费时间 ,又使知识的传授显得苍白无力 ;二是用加热坩埚使硝酸钾熔化导电 ,学生不能亲眼看到熔化的过程 ,只能凭教师一人观察 ,待熔化后告诉学生 ,同时插入电极 ,观察导电现象。这样 ,硝酸钾晶体的不导电到逐渐熔化导电的过程缺乏连惯性、直观性 ,结论具有模糊性。如果用试管代替坩埚 ,并解决固定电极这一难题 ,就可以克服以上弊端 ,弥补两点不足。1 实验用品硝酸钾晶体、试管 1支 (2 0mm× 2 0…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大部分油田处于高和特高含水期,研究该阶段的内在变化规律,对油田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推导出了产量与含水的关系,揭示了高含水期产量变化规律,该规律在高含水期具有普遍的适用性。该规律的提出为控水稳油提供了依据,对开发后期产量的预测具有指导意义。对注蒸汽开发的稠油油藏,通过该规律确定极限含水,从而使水驱曲线法预测可采储量的方法在注蒸汽油田得到运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油井完善指数的概念,给出了以完善指数来分析评价油井完善情况的童氏“7”的法则的理论依据以及相应的评价准则。  相似文献   

20.
参数优化对提高机采系统效率的重要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能源日趋紧张的今天,节能降耗也是企业降本增效的永恒主题。目前油田的抽油机生产系统配置不够合理、系统效率比较低、能量消耗比较大,大大增加了原油开采的成本,降低了原油生产的经济效益。在对抽油机井系统效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抽油机井参数优化设计技术”对抽油机井的地面地下生产参数进行分析计算,通过合理的分析对比,结合油井的实际生产状况,优选出一套最适合油井的生产参数,从而大幅度提高抽油机井的系统效率,达到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胜利油田在对现河一矿试验区块的62口抽油机井的研究结果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