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大学教育正在逐渐由“专业教育”和“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何为素质教育?这需要从人的素质谈起。人的素质包括三个方面:生理层面、心理层面和社会层面,即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生理素质是指个体神经系统、脑的特性及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等生理构造(形式)方面的内容。心理素质是指态度、认知、情感、意志、需要等心理品质以及个性心理方面的内容。社会文化素质主要是指个体适应、自学、创造、交往、沟通等方面能力的内容。这三个层面的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表现出种种复杂的发展状态。素质只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教育的和谐发展。在分析中西方和谐教育思想历史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和谐教育的内涵,包括人的心智的和谐发展、人的身心的和谐发展、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一致。真正实施和谐教育,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和谐的环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正确处理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之间的关系;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教育的和谐发展.在分析中西方和谐教育思想历史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和谐教育的内涵,包括人的心智的和谐发展、人的身心的和谐发展、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一致.真正实施和谐教育,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和谐的环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正确处理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之间的关系;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  相似文献   

4.
目前,大学教育正在逐渐由“专业教育”和“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何为素质教育?这需要从人的素质谈起。人的素质包括三个方面:生理层面、心理层面和社会层面,即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生理素质是指个体神经系统、脑的特性及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等生理构造(形式)方面的内容。心理素质是指态度、认知、情感、意志、需要等心理品质以及个性心理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和谐教育是指教育的各个构成要素相互协调、有机统一。和谐教育既指和谐的教育,又指以和谐的方法进行的教育,也指为了人的和谐发展而进行的教育。和谐教育着力追求教育诸要素的整体协调,“五育”的综合渗透,教育活动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与发展需求相适应,学生群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相结合,从而使学生在和谐的教育活动与环境中,基本素质和个性品质都能获得和谐、全面、充分地发展,培养和谐的人。要实现和谐教育,笔者认为应该主要从下列几个方面上实现其和谐。  相似文献   

6.
陈娟 《文教资料》2008,(29):92-94
审美教育是按照时代的审美意识,充分发挥审美媒介的教育功能.使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成为一个审美心理结构完善发展的人,从而达到个体与社会的自然和谐统一.本文从审美教育与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的关系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力求探讨重视审美教育对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素质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 ,这三个层次相互联系 ,相互渗透 ,相互依赖 ,相互影响 ,构成素质的整体结构。素质不仅仅是体质、知识、能力等人的发展中的个别属性或某个方面 ,而是人的整个内在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 ;不仅仅是指人的自然遗传素质或后天社会文化素质 ,而是这两者的组合 ,具有整体的、全面的性质。对个体而言 ,各种素质结构的因素统一存在于其中 ,相互影响 ,显示其整体性。为此 ,素质教育便对我们提出了使个体得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 ,不得有所偏废。对群体而言 ,素质的整体特点也显示了个体与个…  相似文献   

8.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类个体与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人的各方面全面、自由、充分的发展和人的个性的全面、自由发展。人的和谐发展是指人的身心和谐发展,人与自然、他人、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谐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当今时代的具体体现,人的和谐发展又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基础和条件。  相似文献   

9.
一、青年教师和谐发展的涵义人的和谐发展主要指的是人在发展过程中,自身各要素之间以及个体与外界之间相互促进、协调一致的理想状态。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人的身心和谐;第二,人与自然的和谐;第三,个体与类的和谐,包括人与人的和谐发展、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青年教师的和谐发展是人的和谐发展应有之义,是指青年教师在发展过程中自身各要素之间以及个体与外界之间相互促进、协调一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青年教师自身各方面素质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0.
和谐教育是指教育的各个构成要素相互协调、有机统一。和谐教育既指和谐的教育,又指以和谐的方法进行的教育,也指为了人的和谐发展而进行的教育。和谐教育着力追求教育诸要素的整体协调“,五育”的综合渗透,教育活动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与发展需求相适应,学生群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相结合,从而使学生在和谐的教育活动与环境中,基本素质和个性品质都能获得和谐、全面、充分地发展,培养和谐的人。要实现和谐教育,笔者认为应该主要从下列几个方面上实现其和谐。一、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和谐狭义地讲,教育活动的主体一般包括学生、教师和家长。因此,…  相似文献   

11.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那么,该如何唤起学生的健身意识,培养他们自我锻炼的能力呢?唤起学生的健身意识加强体育教育,明确锻炼目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心智的全面发展、人身心的全面发展、个体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这三者都是人的基本素质,它们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因此,要切实把体育摆在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改革体育教学法的创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的时代需要更多创新的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要靠创新教学。体育教学改革,要体现在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的思想内涵上,应以增进大脑为核心的学生身心全面和谐、主动发展的综合水平上,全面指身心整体,和谐指结构的协调,主动指身心活动的自我调控,三者有机结合来,构成人的素的全部,也包含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三个方面的完整组合,才能体现创新思路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心理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被教育界所重视。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少数民族院校在此方面的工作还很落后,笔者试图通过本文引起民族院校教育工作者对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视,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一、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心理素质教育是为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而进行的教育工作。心理素质是指个体所具有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模式,它反映了人的身心潜能的开发与利用程度。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心理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心智的全面发展,人身心的全面发展,个体和社会的和喈发展。如果不把音、体、美教学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以重视和研究,不将其作为德育、智育、美育的基础来抓好抓实,素质教育则难以抓到本质。那么如何使新课改精神真正贯穿音、体、美培养的全  相似文献   

15.
李东生 《吉林教育》2005,(11):21-22
1989年国家教委的一份报告:对全国12.6万大学生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心理疾病患病率达20.23%。上海的一项调查表明,34%的中学生有心理问题。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过一个响亮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并解释:健康不仪是指一个人没有疾病,而且是指一个人有良好的身体和精神以及社会的适应能力。也就是说,健康与否应从身体和精神以及社会的适应三个方面来评价。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在使受教育者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上和谐发展,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也可以说它是整体优化教育。这种教育以受教育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形成健全的个性为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16.
论和谐发展对我国学校教育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长期追求并为之奋斗的美好理想。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全面和谐发展理论”的提倡者,他提出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他认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是高尚的思想信念、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健全的人格与体格发展等融为一体、和谐统一的人。和谐发展离不开学校教育。因为学校教育的本质就是为人的身心发展服务,也是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过程。本文所说的“和谐发展”是指符合学生身心成长规律的、体现时代要求的发展,是协调的、生动活泼的发展,是结构合理、富有个性的发展。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应是学…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的发展 ,已由单纯依靠自然资源的开发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上来 ,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实际上就是人的身心发展诸种综合素质的提高。心理素质是人身心综合素质的重要构成方面 ,因此 ,有关人的心理素质培养的问题已成为社会发展战略研究的主题 ,也是学校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这里 ,笔者就小学生心理素质培养问题谈点粗浅认识 :一、分析特点 ,因材施教所谓心理素质 ,是指在个体先天生理素质基础上 ,在个体与客观外界相互作用中产生、发展起来的个体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小学生的心理素质 ,主要表现在意志力、情绪、情…  相似文献   

18.
和谐德育,指的是德育以满足社会需要和受教育者个体发展需要的统一为出发点,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调控构成德育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发生和谐共振效应,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一种德育模式.和谐德育是对全面发展教育理论的继承和创新.笔者认为,农村的小学和谐教德育,其内涵主要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社会和谐离不开个体的和谐。个体身心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在社会发展和社会实践的进程中,工作者面对矛盾丛生的社会环境,必须有效地排除工作心理上的种种障碍和问题,始终保持身心的和谐,才能有效促进社会的和谐。创造身心和谐,首先要坚持自我心理的和谐,培养积极的心理素质,才能保障具有和谐的工作环境;其次是人际交流的和谐,只有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做到人与人之间的无障碍沟通和交流,才能创造一种工作生活的和谐氛围,使“以人为本”的思想成为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最强音。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全面实施职业素质教育应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提高受教育者的职业素质为重点,将社会和个体的现实需要与长远需要统一为素质本位论.实践素质本位论,要抓住职业道德素质教育、职业技能素质教育、职业审美素质教育、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和职业劳动素质教育五个方面的内容,全面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