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讨论企业退休职工的养老保险金问题并提出改革方案。建立动态Logistic曲线模型预测职工年平均工资,利用某企业的工资分布数据测算职工缴费指数,进而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得到6种情况下的养老金替代率。通过公式计算养老保险基金的缺口和基金的收支平衡点,并为达到目标替代率和维持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提出了4种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养老金根据劳动者对社会所作贡献及其所具备享受养老保险的资格,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通过山东省职工历年平均工资数据及2009年山东省某企业各年龄段职工的工资分布情况。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养老金替代率问题。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际数据,作出1975年到2010年工资增长趋势图,合理预测出山东省职工年平均工资增长情况的数学模型(Logistic模型).同时,通过合理计算个人账户储存额,得出不同情况下的养老金替代率.通过建立养老金收支模型,推测出不同条件下的养老金缺口情况及收支平衡最优年龄.另外,通过调整个人账户缴费比例、社会统筹基金账户缴费比例、个人账户利率等参数,动态分析不同条件下的养老金收支情况,为我国养老金制度的制定和改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基于文献[1]中附件1提供的数据建立logistic模型,对山东省职工未来25年的平均工资进行了预测;接着结合附件2和附件3,利用替代率公式分别计算出职工从30岁或40岁开始缴养老保险,一直缴费到退休(55岁/60岁/65岁)这六种情况的替代率;最后建立养老基金剩余额模型,得出养老金出现缺口的年份和缺口资金。  相似文献   

5.
曾亮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31(5):117-121,129
以2011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C题为背景,旨在研究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制度问题.通过合理的假设和推理,建立了城镇职工的年平均工资增长模型、养老保险基金的目标替代率和收支平衡模型,从中分析出维持收支平衡的影响因素,根据这些因素提出几点有效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6.
有关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制度改革,建立模型T(养老金)=t1(基础养老金)+t2(个人账户养老金),算出在岗期间总缴养老金,再算出从退休领到假设年龄的退休工资,找出养老保险基金的缺口情况,兼顾目标替代率,建立养老保险收支平衡方程.达到收支平衡.  相似文献   

7.
一般来说,职工工资的增长会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而增长,但并不是无限增长的,它受工资容量K的阻滞作用,增长曲线呈现“S”形的趋势。考虑到阻滞作用的影响,结合题目所给数据,利用MathCAD的lgsfit回归分析函数,给出了某省职工的年平均工资额y(t)与时间序列t的Logistic模型,利用该模型预测了从2011年至2035年的某省职工的年平均工资。参考养老金的计算办法和替代率的计算公式,分别计算了某企业职工从30岁、40岁开始交纳养老金,一直到退休(55岁,60岁,65岁)时的替代率和养老金的缺口。最后,根据以上讨论,建议采用多种渠道增加养老基金,可以采用“个人缴一点,国家补一点,社会捐一点,企业掏一点”的养老基金筹措方案。  相似文献   

8.
本文建立了一个关于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职工工资的预测,养老金替代率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并进一步考虑了养老金缺口情况和职工缴存与领取养老金之间达到收支平衡的具体年龄。同时,对模型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9.
一个企业养老金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老金是一种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保障。建立养老金数学模型既要能达到目标替代率,又要维持养老保险收支平衡。本文通过合理的模型,结合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工资增长合理的预测,作出了最简化、合理的假设。并运用函数分析的方法,比较好的解决了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养老保险制度具有收入再分配的功能.在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省级统筹的过程,缴费基数由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变为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会对省内不同地区不同收入阶层的退休福利产生较大影响.本文以养老金替代率作为测算指标,对省级统筹后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收入再分配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省级统筹能进一步改善收入再分配的状况,提高欠发达地区所有人群的养老金水平,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会损害发达地区低收入人群的养老金水平.通过相应的法律规定、制度设计和基金管理的完善可以推动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的进程,并改善收入再分配.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中国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的逐步确立,基本养老保险中的替代率问题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根据中国现行基本养老保险的规定,提出并建立了测算养老保险替代率的模型和方法,并运用实际数据进行了初步的测算,最后由测算的结果得出以下结论:一、中国基本养老保险中由于男女职工退休年龄的不同,直接导致女性职工退休后替代率低于男性职工替代率;二、保险替代率随着工资增长率的增加将随之下降,且收入越高者,其退休后的替代率越低。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工资水平的不断提高,原先高替代率低保障的养老保险,必将为低替代率高保障的养老保险所取代。  相似文献   

12.
通过描述统计发现滁州市老年人的收入偏低,老年人平均退休金的工资替代率为仅0.37;滁州市老年人收入可以分为五个层级,收入分层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居住分级。滁州市老年人收入的主要来源是退休金和子女的赡养,消费以生活费为第一,医疗费第二;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影响老年人收入的因素有继续就业、户口所在地、受教育程度、退休前的工作、子女数、是否上老年大学和年龄这几个指标。  相似文献   

13.
关于人力资本参与企业赢余分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人力资源会计的新模式——劳动者权益会计出发,着重探讨企业盈余分配问题,提出人才工资性所得不是收益的分配,仅是对消耗的人力劳动的价值补偿的观点。由此在人才薪酬构成上,必须打破单一的工资形式,引入人力资本参与分配。承认人才人力资本产权的存在,并允许以其人力资本参与公司收益分配,这也是留住人才和解决人才激励不足的关键。在探讨了人力资源会计权益分配的理论依据之后,本文就人力资本参与企业盈余分配的计量模式及其构成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我国养老金计发经历了从退休工资制向社会养老保险的巨大转变。但是,面对跨统筹区域就业、个人账户保值增值压力巨大、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使现行养老金遭遇计发困境。根据《社会保险法》精神,对基础养老金计发方式进行再设计,提高个人账户养老金收益,创新养老金计发模型,以破解现行养老金计发困境。  相似文献   

15.
一种家庭联合保险的精算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建立了一种家庭联合保险的精算模型 模型包括夫妻终身寿险,子女早亡补偿保险,夫妻养老金及子女不足18周岁而父母早逝时给子女的抚养保险金等 本文讨论了多元生存函数,并在固定利率下给出了保额的精算现值及其均衡年保费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Due to the ever-increasing life expectancy rates worldwide, there has been an emerging need to conduct more research on older adults’ participation in the labor market after reaching the state pension age. This study aims to analyze th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ostretirement work in Chile, a country characterized by a strong persistence of a male-breadwinner model endorsed by deeply-rooted traditional gender roles, and at the same time characterized by a dual-earner model strongly encouraged by a neoliberal system. Relying on a gendered life course perspective and using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urvey, we conducted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es to explore how a number of cumulati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such as work trajectory, job satisfaction, and caregiving duties) shape working beyond legal retirement age and the intrinsic motivation to continue working among economically active older adults in Chile. One of the main findings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that intrinsic motivation to continue working was a remarkably significant predictor of postretirement work among older Chilean adults, especially among women. The results also suggest that even though older women are motivated to continue working, the national labor market is unlikely to offer such possibility.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have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 in the sense that they demonstrate the imperative need for organizations to focus on intrinsic motivation-related factors in striving to improve employees’ willingness to stay within the company after the state pension a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