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等职业法学教育是高等法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应用型法学人才的重要使命。本文在分析我国高职法学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职学结合、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构建高职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高等职业法学教育是高等法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应用型法学人才的重要使命。本文在分析我国高职法学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职学结合、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构建高职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法学的教育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法制建设的实现,而法学人才的培养是法学教育的根本。现今我国高校法学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与美国法学专业的人才相比其实际操作能力较低,因此如何培养出真正的法律人才是法学专业所面临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现今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法学专业人才教育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构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我国从事法学教育的高校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在分析现行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和定位,阐述了从人才培养方式、人才培养理念和人才培养效果三个方面进行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创新型法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好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支持。我国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人才培养模式选择的偏差、教学内容跟不上时代的节奏、课程设置难以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教学方法选择不科学等问题与不足,因此需要对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要素予以更新,从注重“师本模式”“接受模式”“文本模式”转向注重“生本模式”“探究模式”“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6.
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层次与学科知识结构合理组合的结果。现行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层次和学科定位两方面均缺乏规定性,因而不具有范式意义。正确理解知识产权人才的复合型特点,准确把握知识产权的法学与管理学"二元学科"定位,将知识产权人才初、中、高三个层次与理工科、法学、管理学三大学科领域进行有机组合,是优化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法学本科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的内涵和思想基础入手,对传统的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学术研究型人才、法律应用型人才、法律复合型人才进行分类培养的目标设计,讨论了适应我国国情的法学本科人才分类培养新模式,并从制度保障、教学设施保障和师资保障等方面论述了法学本科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目标实现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法学教育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法学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社会的需求后,出现了过剩与紧缺的矛盾问题,与传统的法学院相比,财经类院校必须建立有竞争力、有特色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在国家推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契机下,财经类院校从自身特色入手,认真研究新形势下适应发展的金融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将为我国法学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等法学教育培养模式的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正致力于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 ,故对我国法律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相应我国现行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越来越显现出来。本文在尊重教育规律和法律科学规律的基础上 ,对我国高等法学教育的现行培养模式进行了剖析和评价 ,并对其改进和调整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以期勾勒出一个科学、高效并符合时代要求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法学教育模式决定了法学人才培养的质量.传统法学教育模式在培养研究型人才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法律诊所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这一不足,在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方面具有优势.明确法学教育改革的内容、目标和关键问题,引入法律诊所教育模式,构建法律诊所教育模式体系是这一模式选择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