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荀子》词汇总量丰富。其中,单音词占优势地位,复音词居次要地位,但复音词所占的比例也已比较大。其复音合成词的结构方式多种多样,有联合式、偏正式、附加式、主谓式、动宾式等,联合式构词法和偏正式构词法是合成词中最主要的构词方式。《荀子》词汇是先秦汉语词汇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地位比较重要。  相似文献   

2.
“汉语词汇史的研究,要建立在资料丰富完备的基础上。资料的来源,就是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专书,对各书中的词汇现象,要进行全面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比较。”(朱广祁《诗经双音词论稿后记》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复音词作为汉语词汇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殷商时代就已存在,但数量很少,而且主要是部族名和人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维日益精密,交际范围也日益扩大,已有的单音节词不能满足人们交际的需要,于是“单不足以喻则兼”(《荀子·正名》),复音词不断地产生和发展。战国末期是我国古代社会在动荡中发展的时期,也是复音词较前有了进一步发展的时期。活动于此时的大思想家荀子所著的《荀子》一书中的复音词正反映了这个时代的情况。分析《荀子》中的复音词,将为我们了解战国末期汉语词汇的概貌,研究汉语词汇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料。但是,从目前来看,尚无人对此进行过全面深入地研究,因此,笔者不揣陋昧,试从词性和构造方式两个方面分析其复音词,从图窥见汉语词汇发展之一斑。  相似文献   

3.
《荀子》是一部富有语言特色的先秦传世典籍,为研究上古汉语词汇提供了难得的重要语料。我们可以从语义、词性和语序三方面,对《荀子》中的联合式复音词作全面系统的考察。  相似文献   

4.
《晏子春秋》是记述春秋时期齐国人晏婴言行的一部书。其内容多为君臣对话,语言生动活泼,保留了当时的一些口语和齐国方言,具有较高的语言研究价值。《晏子春秋》的复音词在词汇中所占的比例相当多,并已具备了后代主要的结构方式。考察《晏子春秋》中的复音词,首先界定复音词的判断标准,然后对该书复音词作穷尽性的分类。在此基础上,考察这些复音词的概况及其结构方式和特点。  相似文献   

5.
孔敏 《现代语文》2015,(3):28-31
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词汇是最活跃的要素。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复音词为主。古代汉语的复音化现象丰富了词汇系统,提高了人们的交际手段,对汉语内部的结构也有重大的影响。本文探求复音词的发展脉络及复音词的判断标准,并以《孙子兵法》中的合成复音词为例证。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意义标准对《论语》复音词进行了比较严格的判定,运用定量统计的方法对复音词结构、词性和语义进行描写,分析认为《论语》复音词在以上三个方面均有一定特点,并用词汇化和韵律模块理论对其双音化特点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7.
从《阅微草堂笔记》中穷尽性地搜集了12 952个双音节复音词,并以此为讨论对象和讨论范围,首先根据构造方式系统地考察了《阅微草堂笔记》中双音节复音词的类别,然后详尽地分析了双音节复音词所呈现出来的特点.《阅微草堂笔记》中双音节复音词的类别和特点,折射出了汉语词汇发展至清代中叶时汉语双音节复音词的发展概貌.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坛经》中的复音词进行了定量与定性分析,历时和共时描写,并按照构词方式对所有复音词进行了分类和阐释,以期对其复音词的概貌有一个明晰的了解,从中观察词汇复音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判断复音词,主要就是如何鉴别古汉语中一个双音形式是词还是词组的问题。一个短语到底在什么时候开始演化为一个复音词,其间是没有绝对界限的,这就给我们在确定复音词时增加了新的困难。以《荀子》一书为例,阐释判断复音词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碧岩录》是研究近代汉语特别是唐宋时期词汇的珍贵材料,尤其是复音词,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通过对《碧岩录》中的联合式复音词进行考察,主要从语义、词性、词序三个方面对联合式复音词的结构特点和发展情况进行描写和分析。通过研究发现:《碧岩录》中的联合式复音词内部结构与前期相比有了很大发展;存在众多的同素异序词;产生了一批新词新义;有些复音词传至现代汉语,词义、词性、词形方面有了一些变化。  相似文献   

11.
《荀子》一书共留给今天71条成语,对后代汉语词汇的丰富和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其成语源远流长,结构形式多样,语法功能丰富,且含义稳定。本文对《荀子》成语的源流、结构、语法功能、意义变化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2.
《景德传灯录》是研究唐至宋初,特别是晚唐五代汉语的宝贵资料,考察其中补充复音词的使用状况,可以发现;《灯录》所反映的晚唐至穴初汉语中的动补结构已日渐凝固,逐渐词化,并因此产生众多补充式复音词。这从一侧面反映出这一时期是汉语词汇复音化进程中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13.
《孟子》一书中的偏正式复音词数量多,特征鲜明.文章拟从词性角度,对《孟子》中的偏正式复音词予以全面考察,并通过与《论语》的比较分析,探究偏正式复音词在先秦时的细微变化,以期为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词义始终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研究词义发展变化的规律是词汇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对《抱朴子》复音词词义的发展概论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以期为词汇交的研究提供点滴参考。《抱朴子》成书于东晋初年,在词汇史上,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历史阶段。因此,《抱朴子》复音词在词义方面.既有对上古的继承性又有其自己的发展演变特点。一、承古《抱朴子》夏音词绝大部分是从上古汉语继承来的。如:弥纶、包罗、统括义①《易,系辞》:“《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内·释滞》“九圣共成赔经》足以弥组阴阳,不可夏加也。”《内…  相似文献   

15.
本文全面论述了《颜氏家训》复音词的构成方式.并从汉语发展史的角度考察了它们的特点,指出多时复音词已相当丰富.尤以双音节词最突出,构词方式也丰富多样、日臻完善、并形成了以并列式和偏正式为主的新格局.这些都反映了六朝词汇的组成及词的构成方式已有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帛书《五十二病方》是具有很大研究价值的医学方剂类出土文献。本文从语言学角度,对其联合式复音词作了分析,可知该文献时期的联合式复音词数量比前期有了变化,反映了这个时期的词汇已经从语音造词发展到了语法造词的阶段。  相似文献   

17.
《释名》释语中的复音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释名》释语中的语词颇具特色,一是复音词数量多,在25000字左右的篇幅中,有不计重复的复音词1069个;二是复音词在构造、意义和使用上,完全符合汉代书面语复音词的一般特点,也能反映出汉语词汇中各种构造法从先秦到汉代的发展规律;三是在大量使用两汉产生的复音词的同时,还有300多个新词为本书所首用,其中又有200来个被后代书面语所沿用,为丰富汉语词汇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8.
《列子》中的偏正式复音词语义构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传真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20(10):106-107,126
《列子》是一部富有争议性的道家思想作品,历来也是进行语言史研究的重要语料。通过考察《列子》中偏正式复音词的语义构成状况,可以发现《列子》中的偏正式复音词的语义构成关系比较复杂,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语词汇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汉语词汇复音化是汉语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先秦时代最具代表性的语录体散文著作——《论语》,是体现先秦汉语复音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重要文献。本文以《论语》的复音词词义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同义词、反义词、与《现代汉语词典》比较三个方面对论语复音词词义作了定量定性描写分析。旨在从专书词汇的研究做起,为汉语词汇史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材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20.
《五十二病方》是具有很大研究价值的医学方剂类出土文献。该文从语言学角度,对其偏正式复音词作了分析,可知战国时期成书的《五十二病方》的偏正式复音词数量比较前期有了变化,词汇发展已从语音造词发展到了语法造词的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