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的书籍出版有着漫长而悠久的发展历程,其中书籍的装帧形式也随之时代的发展不断出现新的变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由于装帧材料和生产工艺的不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装帧形式。旋风装出现在唐朝的中叶,在其发展史上仍然存在不少争议。  相似文献   

2.
插图是视觉传达的一种形式,也是一种信息传播的载体。插图作为书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历经变迁,每一次媒介革命都对其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以纵向的历史为线索分析了我国各个历史时期图书中插图的特点以及发展趋势,并重点分析了当前读图时代下书籍出现了图像异化的现象,以引发人们对当前图文书籍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代书籍的产生与发展对于华夏文明的延续与传承发挥着重要作用,书籍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厚重的历史文化,同时书籍本身的演变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体现,因此本文深入分析探讨了古代书籍演变的重大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书籍大约已有3500多年的历史。书籍材料,形式和生产方式,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曾经发生几次巨大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两次是纸和印刷术的发明,由于这两次发明,书籍的材料和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使我国书籍制度的演变,发展形成三大阶段:简策制度、卷轴制度和册叶制度。  相似文献   

5.
我国书籍装帧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还没有发明纸以前,文字写在竹签和木板上,用绳子或牛皮串连起来,卷成一卷,这是我国书籍的最原始的装帧形式。后来,纸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使书籍形式逐渐由卷轴装向册叶装过渡,创造出旋风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装帧形式。从  相似文献   

6.
书籍编辑是个历史概念。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概念内涵也相应变化。我国古代编辑大多集编著于一身。近代以来,书籍编辑一改往昔编著合一的面貌,仅承担为出版书籍准备稿件的任务.成为从事传播信息的独立社会职业。本文阐述的角色定位,指的就是现代意义上的书籍编辑。  相似文献   

7.
王涛 《编辑之友》2016,(3):101-105
书籍是承载知识、思想、信息等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不同的地域和国家,在不同时代,书籍被赋予了不同形态,是当时的文化背景、科技水平、社会状况、审美需求等方面的反映.书籍设计艺术语言在当代艺术全球化浪潮下的冲突与融合逐渐加强,开始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文章探究了当代艺术环境下书籍装帧设计的新形态,阐述了实现书籍形态设计创新和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张秀 《青年记者》2016,(27):51-52
书籍形态及材料的发展变化
  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书籍形态是经过漫长的历程发展而来的。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审美观,不同时期的书籍,有不同的装帧形式与材质。在远古时期,人们在兽骨、石头上刻写,这些取材于自然界的现成的材料形成了当时的“书籍”。从原始的兽骨到如今各种新材料的运用,书籍形态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材料的运用也不断变化、不断丰富。  相似文献   

9.
蝴蝶装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装帧是书籍存在的形式。它随着成书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总是以别致、新颖的形式,把图书奉献给各个时代的人们。中国图书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其装帧形式因成书材料、成书方式和用书方法的不同而发生变更。书籍以竹木为质料时,  相似文献   

10.
刘光裕 《出版科学》2008,16(3):83-87
中国古代的出版概念,是复制和发行两要素说。编辑并非出版诞生的标志,它是出版成熟或趋于成熟的标志。没有编辑的出版活动普遍存在于古代。出版史的研究对象是历史上以公众传播为宗旨,以作者为起点、读者为终点的书籍传播。出版史的研究范围大致是历史上书籍传播过程与在这过程中出现的重要人物、重要事件,以及影响、制约书籍传播的社会历史环境。  相似文献   

11.
花家明 《图书馆论坛》2007,27(2):178-180,F0003
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书籍的民族。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古代书籍的流通经历了官书垄断、抄写传播和印刷传播等三种主要形式的演变。中国古代书籍的每一种流通形式,都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2005年10月15-16日在北京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召开了"中国和欧洲:印刷术和书籍史(八世纪/十五世纪-二十世纪)"国际研讨会。会议由法国远东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国家图书馆以及其他机构共同举办,旨在探讨印刷、书籍及阅读在中国和欧洲的历史发展。中法两国都有悠久的学术传统,在这些研究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成果。法国学者(特别是如马丁和费夫尔的名著《书籍的出现》,1958)在欧洲书籍史研究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他们注重从社会、文化和经济诸方面研究印刷和书籍的历史。会议分四个专题进行讨论。第一部分主题为东西方文化中书籍的涵义:中国国家图书馆李  相似文献   

13.
“小人书”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鲜明印记的一种书籍形式,在中国特定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的社会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小人书”却面临着边缘化的命运.文章从“小人书”的发展历程和艺术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数字时代背景下“小人书”发展创新的路径,试图寻找“小人书”与时代的契合点和突破点,以期为其发展创新寻找新的设计路径.  相似文献   

14.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传统影响深远,民族文化元素早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之中。书籍是记录人们思想和文化的主要载体,随着民族传统文化的全面复苏,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对书籍装帧形态的影响与日俱增。如何更好地认识、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开创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的新面貌,是现代书籍装帧设计面临的重要课题。中国古代书籍及其装帧演变古代书籍之美,体现在其从整体的编排设计、纸张材料的运用及整体书籍  相似文献   

15.
人类对于语言文字的有效运用是社会化的基本条件,因此人的阅读能力不仅在传统社会是必需品,在当代社会也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与传统社会不同的是我国国民的阅读习惯正慢慢从纸质书籍转移到数字化阅读领域,这是历史演进的必然,因此要求图书馆与时俱进,发展出更适合这个时代读者阅读习惯的移动阅读服务模式.文章详细阐述了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模式的具体内容、发展现状及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6.
作为我国近代社会法制建设的重大历史事件,清末新闻立法在我国历史上首次以法律的形式赋予国民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的权利,直接推动了报刊信息传播媒体的生成与发展,并成为推动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7.
我国确悠久的历史,有优良的文化传统。五千年来,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并把它用文字记载下来,编成各类书籍,借以表达思想、交流经验、传播知识。据资料统计,我国自汉代到清末,出版的各种书籍有18.1万多种,其中虽有不少佚  相似文献   

18.
所谓艺术档案,是指一种在社会文化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专门档案,涉及内容较多,主要包括对社会、对艺术类院校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音像等形式的艺术材料。伴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及人们艺术实践活动的不断开展,艺术档案历史源远流长,经过长期的历史积累及社会的进步,艺术档案被作为我国文化  相似文献   

19.
文章聚焦在民国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书籍插图上,联系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梳理和分析书籍插图的艺术形式,感受插图艺术家们的创作态度和创作精神,以期对现代书籍插图的创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照片档案以其独特的载体和记录形式,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举办展览、出版画册、提供证据、编辑书籍、产品宣传、再现历史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