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巴金编辑生涯与编辑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蕾 《编辑学刊》2001,(3):7-12
巴金是享誉国际文坛的我国现当代著名作家.提起他,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及<寒夜>等著作.此外,他还翻译了许多外国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曾激励了几代人的成长,至今仍盛销不衰.巴金是勤奋多产的作家,他的文集多达26卷.  相似文献   

2.
林语堂(1895-1976)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卓有成就的双语作家.他一生致力于中西文化融合,可以说是学贯中西,著作等身.他创办、编辑有<论语>、<人世间>、<宇宙风>、<天风>等刊物.著有<开明英文读本>、<剪拂集>、<大荒集>、<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当代英汉辞典>等,具有丰富的编辑出版实践经验.他曾经留学美国哈佛大学和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受过欧风美雨的洗礼.因此,他在自己的编辑出版活动中,注重版权保护实践经验,并运用现代中国版权观念和法律制度,努力维护自己的著作权益,并成为著作者版权利益维系的一个实践典型.  相似文献   

3.
萨尔瓦多·达利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也是最伟大的超现实主义画家之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艺术成就.他恃才傲物,他偏激狂妄,他的反叛和挑衅像一把巨剑,将世俗斩得血肉横飞.无论其绘画、雕塑还是戏剧,他都于无声处扔给世界一个震耳欲聋的惊雷.其主要画作有<捕金枪鱼>、<圣约翰十字架上的基督>、<卡拉丽娜>等数百幅;此外,他还以<萨尔瓦多·达利的秘密生活>、<非理性的征服>、<一个天才的日记>等文学名作为人称道.  相似文献   

4.
刘师培是刘氏家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左传>学多承自家传.文章从清代<左传>学面临的挑战这一大背景下探讨刘师培<左传>学的动力与成就,指出他不仅理清了<左传>学史上许多疑案,进而论证<左传>传经的合法地位;而且吸取今文经学的义例方法,为<左传>学建立了完整的理论构架.刘师培在<左传>学史上的建树具有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5.
贺绿汀,是名满海内外的著名音乐家,他把一生献给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桃李满天下.他虽已于1999年辞世,但却留下<西湖春晓>、<游击队之歌>、<嘉陵江上>等许多经典作品.他的辉煌不朽的生命也因他的传世作品而延续.  相似文献   

6.
周恩来同志不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受人敬重的一代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也是一位兴趣广泛、才高八斗、触类旁通、德艺双馨的艺术工作的领导者和实践家.青年时期,他为<仇大娘>、<反哺泪>作过剧情介绍,演过新剧<一元钱>,作过感人肺腑的演说,写过<大江歌罢掉头东>、<雨中岚山>、<雨后岚山>、<四次游圆山公园>等多首旧体和新体诗.他对体现祖国民族传统的书法艺术更独具慧眼.他本人的书法艺术的创作,也是独具匠心,独树一旗.独步天下.  相似文献   

7.
夏衍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剧作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和政论家.从抗日战争开始到全国解放,他先后从事了12年的新闻工作,主编过<救亡日报>,担任过<新华日报>的代总编辑,参加过<华商报>、<消息>半周刊、<南侨日报>、<野草>等报刊的编办工作.在这12年中,他对当时的新闻媒体和新闻报道、新闻现象等进行的剖析,属于媒介批评范畴.本文对其媒介批评实践略作缕述.  相似文献   

8.
听说张瑞芳与我父亲住同一个医院,我马上找到写<张瑞芳传>的姜金城先生,请他带我去拜访张瑞芳老师. 我小时候看过不少由张瑞芳主演的电影,如<凤凰之歌>、<李双双>、<万紫千红总是春>、<母亲>、<南征北战>等.  相似文献   

9.
爱人与书     
我的爱人刘毓庆,是山西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他不抽烟,不喝酒,不打麻将不玩牌,除书之外,别无所好.上初中时,由于没钱买书,他就常到十几里地以外的村子里去借书,对特别喜欢的书,就手抄下来,像<古文观止>、<李白诗选>、<社甫诗选>、<陆游诗选>等较通俗的古典文学书籍,他当时都曾抄写过.时间久了,抄书便成了习惯.上大学时曾抄过<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上研究生时曾抄过<两周金文辞大系>、<新日本语>等.  相似文献   

10.
朱敏 《编辑学刊》2004,(6):51-54
姜德明,1929年出生于天津,1950年进入北京新闻学校学习,一年后分配至人民日报编辑部,长期从事文艺副刊的编辑工作,1986年离开这个平生热爱并工作数十年的岗位,主持人民日报出版社的工作,退休前担任该社社长职务.他痴迷于中国现代文学书刊的收藏,所藏甚丰,是继唐弢之后国内著名的现代文学收藏家.同时,他也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热衷于书话和散文创作,先后出版过散文集<南亚风情>、<清泉集>、<雨声集>、<寻找樱花>等十余本散文集,书话集有<书叶集>、<书边草>、<猎书偶记>、<新文学版本>等近二十本.此外,他还编有多种图书.在他的大量编著之中,我们可以领略到这位藏书家和编辑家的文化追求和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1.
在百孔千疮的旧中国,湖北省某农村一个破落知识分子家里还保存着一个书柜,书柜里保存着残缺不全的一些古典书籍,有<大学>、<中庸>等教科书,有<三国演义>、<镜花缘>等小说.一个对人生尚处混沌状态的少年视这个书柜为珍宝,每日盘点着.他刚刚在私塾里受过启蒙教育,读过<三字经>、<千字文>、<学而>(<论语上>),阅读那些大部头的书籍对于他是多么困难.他以逢人"问字"为途径,硬啃着那些骨头,毕竟所得不多.但是"求书若渴"这条根却埋在他的心底.后来,村里一直流传着这个少年"问字"的故事,成为乡下的一种美谈,也成为教育青少年爱书、读书的范例.  相似文献   

12.
杭州日报报业集团编委、杭州网总编辑姜青青,在新闻业务上颇多建树.自从2001年进入网络媒体以来,他的新闻作品已经获得了十多项浙江新闻奖.诸如<抗击超强台风"罗莎'>、<不让绝技绝迹>、 <岳飞坐像推倒重来,是耶非耶?>、<关爱"在水一方">和<于谦史迹万里寻踪>等.即将出版的"当代浙江记者丛书" (第二辑)中,就收录了他的新闻作品集<写意之旅>.  相似文献   

13.
沈从文报刊编辑思想与艺术探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从文(1902.12.28-1988.5.10),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小说大师,同时也是一位成绩斐然的报刊编辑家.他一生创办、主编过<红黑>、<人间>、<新希望>、<诗与文>等多种报刊,积累了丰富的报刊编辑经验.由于他的小说家之名太盛,故他在编辑领域的贡献长期不为人注意.其实,沈从文的编辑实践不仅丰富多彩,而且在中国现代报刊史上有一定的地位,特别是他20世纪30年代起,通过执编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成为北方京派作家群体的组织者之一,并由此培养和推出一批青年作家.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他对报刊编辑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追求.  相似文献   

14.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统计,到那时为止,茨威格是作品被翻译成其他语种最多、发行量最大的德语作家.最近,由于徐静蕾改编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得奖,茨威格再次受到中国观众和读者的关注.在中国,茨威格最为读者熟知的作品是他的中短篇小说,<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象棋的故事>,<看不见的收藏>,<马来狂人>等都是读者耳熟能详的名篇.除了小说,茨威格还撰写了不少传记作品和历史著作,如<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昨日的世界>、<异端的权利>等.读茨威格此类作品,可以得到与他的小说不同的享受,概括起来说,就是同时感受他思想的魅力和文字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尤金·史密斯1918年出生于美国堪萨斯州维琪塔市.他以摄影伴其一生,除了在<生活>杂志任过职外,许多世界著名图片社也留下了他的足迹,如美国的<新闻周刊>、玛格南图片社等.他十分擅长专题摄影报道,并进行了多组诸如<乡村医生>、<助产妇>、<一个慈悲为怀的人>、<水俣>的报道,这些都堪称其专题摄影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6.
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我国现代著名学者.他一生的成就主要不在新闻事业,但他主办过多种报刊,如<竞业旬报>、<新青年>、<每周评论>、((努力周报>、<独立评论>和<自由中国>等.作为一位将报刊视为实验主义和自由主义"试验田"的思想启蒙者,胡适对新闻事业有着独到的理解.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他的新闻思想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鲍德里亚是西方后现代主义的领军人物,他的著作<物体系>,<生产之境>、<消费社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以及<象征交换与死亡>等,包含和反映了关于当代西方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大量新问题.本文主要讨论的是鲍德里亚的广告学思想.根据鲍德里亚的观点,广告主要有以下三种不同层次的逻辑方式.  相似文献   

18.
<四库全书总目>集部楚辞类存目有山东栖霞人林仲懿的<离骚中正>一书,是督察院副都御史黄登贤进呈四库馆的.黄登贤与他的父亲黄叔琳都作过山东学政,估计是他们在山东做官时得到该书的.查<四库采进书目>,山东巡抚第二次进呈书目有"<离骚中正>一本、<南华本义>二本",可见当时除黄登贤外山东巡抚也进呈了林仲懿的两部著作.不过其他各省,尤其是献书较多的江、浙两省的进呈书目都没有这部书.估计林仲懿的著作在他的家乡山东以外很少流传,在<四库全书>纂修以后的两百多年间,<离骚中正>、<南华本义>就更鲜为人知了.在<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出版以前,引用过<离骚中正>的大约只有游国恩先生的<离骚纂义>.  相似文献   

19.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一生为我国新文学的建设和传统文化的整理作出了巨大贡献,对我国古典文学和历史著作做过很多整理、研究工作.当年,鲁迅在故乡绍兴,通过对大量的历史档案挖掘、编研,存其精华,去其糟粕.其中他辑录发表的第一部学术专著<会稽郡故书杂集>中就收有谢承<会稽先贤传>、虞预<会稽典录>、钟离岫<会稽后贤传记>、贺氏<会稽先贤像赞>、朱育<会稽土地记>、贺循<会稽记>、孔灵符<会稽记>、夏侯曾先<会稽地志>等八种,前四种是史传,后四种系地志.  相似文献   

20.
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原名是<红星照耀中国>.红星照耀中国,1938年.能有多少人相信是中国共产党最终带领中国走向革命胜利,走向民族独立和国家发展呢?但是埃德加·斯诺相信.他之所以相信,并不仅仅因为感情上对中共的偏好.我认为,更多的是理性说服了斯诺.因为他的所见所闻,尤其将"根据地"和.国统区"对照,使得他得出这样的判断--中共一定会胜利.现在,我读<西行漫记>,除了赞叹他卓越的洞见以外,更多的是产生了一些怀念和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