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3 毫秒
1.
据说“反思足球”来自中央领导对足球现象的忍无可忍,吃足球饭的人不得不坐下来号召大家来做“反思”。曾经热闹过几天,以后就没有什么消息。不信你现在问问球迷,问问满大街关心足球的人,谁还听说过“反思足球”?答案好比梦幻,前段时间反思过。反思了点什么?谁也不知道。反思远没结束,印象却恍如昨日,令人三思而不得其解。  相似文献   

2.
有谁知道第二个夺得奥运冠军的中国人是谁?估计能回答这个问题的人不多,这个老二就是举重运动员曾国强。这枚金牌也是中国在奥运会举重项目中的第一枚金牌,而唐灵生夺得的举重第二枚金牌则让我们苦苦等待了整整12年。曾国强的这枚金牌颇为幸运,首先是苏联等国家抵制奥运会,一些  相似文献   

3.
球迷病人     
中国球迷整体有疾患我是来自曾经是“金牌球市”成都的一个球迷,我曾经以为我们的球迷是全世界最执着、最可爱、最没有私心的球迷,我能做为其中的一员而骄傲。但是几年来的职业联赛在印证着我们差得好远。我们昔日球市从半夜排队到近年的门可罗雀,已经唱出中国球迷的一曲挽歌。很多人已经不愿为“假球黑哨”充斥的足球捧场了,很  相似文献   

4.
在广大球迷热切盼望中国足球尽快打翻身仗之时,我们却常常不得不停下脚步,来谈一谈本来不该成为话题而又恰恰不得不直面的假球问题。在1991年春季昆明海埂训练基地,当时的中国足协主席年维泗曾有过一番精彩而又是痛心疾首的讲话:“我们这些人,搞了这么多年足球,为什么总上不去?痛心哪!为什么我们有些人,就热衷于搞交易,踢假球?要是把这些精力用在训练和比赛中,比什么都强。“4月召开的中国足协工作会议上,这位权威人  相似文献   

5.
世界杯大赛已降下帷幕,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它不仅对我们搞足球的是一次几载难逢的观摩学习的好机会,就是对足球爱好者也是很好的宣传。很难想象,在一个没有中国队参加的比赛中竟能引起那么多中国人如醉如痴的关注。除去足球,还有什么运动具有这样的魅力呢?有关资料表明,观看这次盛会的电视观众,要远远超过奥运会所有项目的总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足球这块金牌的影响,绝非其它项目可以比拟。想到这些,更增加了我们的焦虑和紧迫感。  相似文献   

6.
奥运会足球金牌不管有多轻,都是所有项目的金牌中份量最重的;因为足球比任何项目都能代表一个国家的荣誉;但这块金牌不管有多重,都是足球世界中二流或三流的冠军,因为足球至高奖赏的竞争退三步讲也轮不到奥运会。 比方说,一个真正的球迷能将历届世界杯冠军倒背如流,但是他未必记得1988年奥运会足球金牌倒底挂在哪支国家队的脖子上了。  相似文献   

7.
奥运会铜牌,这块铜牌使巴西人感到羞愧,而罗纳尔多则至今仍不相信这会真的,想起他们赛前的狂言,那简直令人啼笑皆非。 足球文摘的记者(以下简称SD):在亚特兰大发生的事是否令你不堪回首? 罗纳尔多(以下简称R):确实太糟糕了。我们从上到下都非常自信,这也是我们巴西人的性格,我们就是为金牌去的。但是,看来我们太自信了。 SD:首战输给日本就是这个原因吗? R:我们有点轻敌。日本队对我们很熟悉,他们的防守很成功。后来我们久攻不下有点急躁。我们输了球,这对我来说是个教训。 SD:你如何评价对尼日利亚队的比赛呢,他们后来获得了金牌。 R:他们让我非常吃惊。我在荷兰时就知道卡努的厉害,他那天比我踢得好。不过我真希望比赛重新来过。哎,我们是在3比1的情况下被打败的。  相似文献   

8.
如果问问任何一个有实力问鼎世界冠军的世界一流强队的球迷,或者是很多虽然本国足球水平孱弱,但敢于意淫而且很有玉碎气节的足球不发达国家的球迷,他们也一定会告诉你,他们更想要大力神金杯,而不是奥运会金牌,也许有且只有中国足协是在这个问题上抱着不管金杯金牌,只要能升官就行的务实幻想吧。同样都是24K金铸造,做冠军奖品的差别咋就那么大呢?也许要从两个冠军所代表的赛  相似文献   

9.
谁能想到尼日利亚队能夺得亚特兰大奥运会足球金牌呢?在此之前,还没有一支非洲球队跻身过奥运会足球比赛的冠亚军决赛。又有谁能想到尼日利亚队击败巴西和阿根廷两支夺标大热门球队夺冠,而且这两战尼日利亚队都是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反败为胜的呢?不管你相信不相信,也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来自非洲大陆的“非洲雄狮”尼日利亚队,在奥运百年华诞之际写下了神奇的一笔,威振了亚特兰大!  相似文献   

10.
“即使外国选手吃,我们也不吃;即使吃了查不出来,我们也不吃;即使拿不到金牌,我们也不吃。” 吃什么呢?吃违禁药物,也就是兴奋剂;为什么违禁药物还吃?自然是为了金牌。去年有30多瓶“阳性尿样”,就是为了金牌而玷污了金牌。所以国家体委上述的三个“即使”,三个“不吃”,是对金牌上的秽物的清洗,也是对多年来蒙蔽在金牌观念上的污垢的清洗。  相似文献   

11.
不知为了什么,在这些日子里,身边总有那么多不快乐的球迷朋友。在他们眼中,我们的足球似乎就是假球、黑哨、失败和绝望的代名词。作为千千万万中国球迷中的一个,我想问一句:“难道足球真的不能让我们快乐起来吗?”每当我谈出一些“足球游戏论”的观点时,经常被球友们抢白得无地自容。在许多球迷眼里,似乎足球真的关系到国计民生,真的代表一个国家的兴衰荣辱,历数中国足球几十年的悲壮家史,无不捶胸顿足、呼天抢地。可我不这么想,我也是个痴心不改的球迷,也盼望着中国足球能早日冲出国门。但话说回来了,冲不出去又怎么了?中国足球一直上不去,可咱中国体育不照样步入辉煌,成为世界四强之一吗?巴  相似文献   

12.
AMERICA not Argentina ——美国队而不是阿根廷 如果在本届世界杯开赛前,有人拿这两个队作对比的话,你一定认为他是一个疯子或是一个“球盲”,但现在将这两个队相提并论,我们不但不觉得有什么好笑,反而有一种茫然与悲怆的感觉。美国队打进了韩日世界杯的八强。而阿根廷连小组都未能出线,在评论足球时,我们一直都说不要以成败论英雄,但没有足球传统的美国人却会反问,竟技体育成功的标志是什么?阿根廷人不正是因为他们在最近20年来在世界杯上取得了伟大的成绩才受到世人尊敬的吗?美国人不知道他们是否与阿根廷人一样优秀,但他们知道在最近三届世界杯上,他们的成绩一点也不比阿报廷人差,两队都是一次进入世界怀的八强,一次进入16强。一次小组未出线、阿根廷人可以说美国从初没出现过马拉多纳,现在没有巴蒂、克雷斯波和贝隆,甚至没有足球的灵魂,但美国人可以这样回答:我们只要有对体育运动的无比热爱和对工作的严谨态度就足够了。也许这也正  相似文献   

13.
血染的足球     
谁说足球是黑白相间的精灵?本来是的,可是你可知有多少人曾为他付出过血的代价?2005年4月15日,距发生在谢菲尔德的著名"希尔斯堡球场 惨案"整整16周年,一个多月后,和利物浦与尤文图斯有关的另一段血泪史"海瑟尔惨案"就发生在20年前,红军与"老妇人"又恰巧在冠军联赛1/4决 赛相遇,是历史的轮回还是宿命的注定?我们能做的就是缅怀那些为足球而献出生命的人们,并回望那些浸染在红色中的往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日本足球的发展突飞猛进,2010年南非世界杯上,日本男足首次在本土之外闯进16强,而且很多日本球员活跃在欧洲足球强国的联赛中,大有一发不可收拾的势头. 为什么日本足球能在不太长的时间里有这么大的进步呢? J联赛问世之初,并未吸引更多的观众涉足足球场,当时日本人更热衷于棒球,可以说大多数日本人都有儿时和父辈玩投接球的记忆.在学校各类俱乐部中,棒球俱乐部的人气也远运超出足球俱乐部.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关心体育的人群和关心足球的人群肯定会有交叉,但在亚运会这样一个洲际级综合性运动会面前,体育迷和球迷的心情肯定是截然不同的。从1990年亚运会开始,中国便彻底确立了自已在亚洲体坛的巨无霸地位,除了类似泰拳、藤球这种极偏的项目,也不包括足球。 今年的釜山亚运会是我们第8次州击足球金牌,也是我们为第8次冲击世界杯作准备,这一次又会怎样呢?  相似文献   

16.
读者绿地     
《新体育》2000,(1)
作为一个中国人,看到中国足球一次次的失败,既痛心又着急,因此,我想对失败的中国足球说几句话。 第一、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中国足球却近乎于原地打转儿,至今连亚洲门槛都迈不出去,最根本的症结究竟在哪儿? 第二、改革后的中国足球,球员的薪水很快就上了档次,而素质却不见提高,平时违纪泡吧行为不检点,国内比赛不尊敬裁判、打架斗殴;在国外蹋球的因不尊敬裁判和违纪而遭处罚和禁赛,当国家需要时不能上阵;这样素质的人组成的队伍,能代表中国足球改革的成果吗?  相似文献   

17.
提起田震,她早已是声名远播的歌坛宿将。从“好大一棵树”的枝繁叶茂,“执著”地唱到遍地开满“野花”。歌迷为之而狂而痴而激情万种。96年以来,“执著”的“野花”雄踞排行榜前列经久不衰。 早就耳闻,田震酷爱足球。那么,这位被成千上万歌迷所簇拥的偶像,做为球迷是否心中自有钟情的球星呢?她为自己独爱的球星球队的进球输球而狂呼而落泪吗?激情的足球之火,是不是同样点燃过她的歌曲,她的演唱呢?记者带着一连串的疑问,约到了田震。我们开门见山地从足球开始了如下谈话。 记:听说你特别喜欢足球是吗? 田:非常喜欢。足球带给人刺激。 记:能说说你钟爱的球队球员吗? 田:我喜欢德国队和德国队的全体球员。德国队那种整体协作和顽强拚杀的精神,无懈可击的精  相似文献   

18.
如果体育战线靠这种服兴奋剂欺骗手段,靠这种不道德的行为去骗取金牌——我现在讲是骗取金牌!靠欺骗手段获得荣誉,能维持多久?一个人能维持多久?一个项目能维持多久?一个国家可能不可能靠这种行为成为体育强国?可能不可能靠这种行为为国争光?这样的金牌有多大意义?这样的荣誉我们能要吗?!  相似文献   

19.
雅玛古齐透过金牌看到了什么? 当奥运会上的竞争成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金牌竞争时,对于运动员来说,金牌意味着什么?当奥运会已成为遥远的过去,在当年参加竞争的运动员的记忆中,留下的是输赢?还是竞争的体验? 奥运会对伊藤绿来说,就象是从地狱里走了一趟。伊藤是88年冬奥会和89年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的第五名。她也是在比赛中第一个做前外三周跳的女运动员。在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上,伊藤是日本的“梦之队”。在冬奥会上,日本女运动员从未赢得过金牌,自从1972年以来,男队员也没取得过第一。人们等着她,同  相似文献   

20.
“金牌战略”的诘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城奥运会留给中国人的回忆是苦涩的.被认为是中国人的优势项目多数都"阴沟翻船"了,中国选手所获金牌数目只是人们料想的一半,区区五枚.而"亚洲第一强国"的殊荣也被南朝鲜掠去.百姓因为这与"十亿大国的地位太不相符了"而大骂其娘.官员们因事先夸下了海口而惶惶然不可终日.运动员则如哑巴吃黄莲.够惨重的.有人称之为"龙年天灾",使中国体育受到了最致命的冲击.此言不虚.早就有人就中国体育的状况向世人及当局者发出过警告,说中国体育的现行策略,亦可称之为"金牌战略",已注到了穷途末路;即使中国选手在汉城能获取聊以自慰的金牌数目,"金牌战略"也应当翻新.不幸言中.我原以为汉城悲剧会使人反省的,至少会使一些幕内人士重新审视"金牌战略"的.然而不然,不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